首页 > 建筑设计 >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2023
10-27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最近,由于COVID-19疫情,笔者在家工作期间,收到了大量来自建筑设计公司领导的悲观消息。 在房地产雷雨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建筑设计行业似乎面临着至暗时刻。 不可否认,不少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建筑设计行业也再次经历了深刻的调整。

建筑设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每年4月,是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年报的时期。 建筑设计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可以窥见建筑设计行业的经营状况。 目前,沪深两市已有11家建筑设计公司上市。 按上市顺序依次为:中恒设计、华建集团、华图建筑、启迪设计、汉嘉设计、华阳国际、筑博设计。 、友安设计、希望有限公司、华兰集团、建研设计。 截至笔者发稿,启迪设计、华阳国际、筑博设计、建言设计等四家建筑设计公司已率先发布2021年年报。 此外吉祥物,佑安设计与希望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中恒设计、华建集团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

在发布业绩报告的8家建筑设计上市公司中,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指标来看,有4家公司2021年利润出现下滑,分别是中恒设计、华阳国际、希望有限公司和建研设计。 其中,中恒设计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亿元至-4.2亿元。 主要原因是由于恒大集团存在财务流动性风险,中恒设计计提的坏账准备大幅增加。 同时,按照审慎性原则,中恒设计拟对其子公司中恒卓创、华造设计合计4.21亿元至4.81亿元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其他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也类似。 大部分是由于房地产雷雨后损失大幅增加。 例如,华阳国际计提坏账准备1.01亿元,建研设计计提坏账准备4300万元,希望有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3300万元。

营业收入指标来看,公布2021年营业收入数据的六家上市建筑设计公司中,除筑博设计外,其他五家建筑设计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同比放缓。 其中,建筑研究与设计营业收入出现下降。 主要依靠建筑设计收入的筑博设计、佑安设计、希望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均在10%以下,分别为6.9%、3.2%、7.2%。 启迪设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其中设计咨询营业收入增长13.8%,新能源及节能板块营业收入增长85.7%,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华阳国际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1.9%,其中建筑设计营业收入增长24.7%,工程总承包营业收入增长137.4%,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来看,发布年报的四家上市建筑设计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应收账款增加所致。 、客户付款周期变长等。

建筑设计上市公司是建筑设计行业优秀企业的代表。 从目前数据来看,除少数企业外,2021年上市建筑设计公司经营情况较之前均出现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现金流不理想等问题。 预计2021年大部分建筑设计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加不乐观。

此外表情包设计,上海华建集团、友安设计、希望有限公司也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华建集团提醒,2022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下降5.6% % 去年同期。 友安设计、希望股份提醒,2022年一季度将出现较大亏损,亏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房地产调控导致新签合同和营业收入减少;二是房地产调控导致新签合同和营业收入减少; 二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合同委托、设计交付、货款催收等工作出现批量延误。 预计,受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规模疫情影响,二季度位于上海的建筑设计企业经营状况将变得更加糟糕。

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房地产行业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市场来源。 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2022年1月至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 %,投资增速再创新低。 从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新开工商品房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四大指标来看,2022年1月至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 房屋施工面积806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 房屋新开工面积298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 土地购置面积13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8%。

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建房屋施工面积作为先行指标,自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这意味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萎缩。 2022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说明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全国多地区房地产销售仍受到从紧调控政策影响,购房门槛较高; 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者信心不足,房价预期偏空。 ;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对长三角、大湾区、东北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叠加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年一季度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0.9%、28.8%,远高于其他地区。

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的描述来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总基调没有改变。 提出要为房地产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房地产行业过去高杠杆、高周转的商业模式需要调整。 可能的探索方向包括“租购并举”、“加快长租市场发展”。 政府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保障; “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购房需求”,通过“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两会前后,多地政府针对需求端推出宽松政策,如昆明降低首付比例、郑州降低房贷利率、贵阳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青岛放宽限购等。 80多个城市出台各类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复苏发展。 政策的适度宽松将对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郑州出台政策后,新房销售明显回升,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这一趋势。 本轮COVID-19病例数量多、影响面广。 全国不少城市采取静态管理方式,极大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COVID-19疫情变化已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变量。 全国主要城市实现动态出清还需要一段时间。 乐观估计,下半年房地产行业销售形势将会好转,这也将带动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逐步复苏。

对于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无需过于悲观。 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4.7%,城镇化进程仍有10%以上的增长空间。 人口流入的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存在住房短缺和配套设施需求。 大量老旧小区和既有建筑也需要改造。 房地产行业仍有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21年,房地产全产业链直接和间接贡献约30万亿元,占GDP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在高杠杆模式下控制金融风险。 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是“稳增长”的必要条件。

中长期来看,后城市化时代,房地产行业销售总量将逐步下降。 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市场份额日益向龙头企业集中。 随着中小房地产企业加速退出,将推动建筑设计行业整合,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将朝着二元结构发展。 优秀的建筑设计公司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大量的小型建筑设计公司成为行业的补充力量。

坚定信心、果断行动,努力化危为机

2008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美国建筑设计行业遭受严重冲击。 短短几个月,大量设计公司裁员降薪、关闭办公室甚至破产。 该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下降了近20%。 管理专家杰克·里格尔调查了度过危机的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总结了这些公司的成功,并撰写了《建筑与设计公司的定位》一书。 作者精选了书中列出的一些技巧,希望对建筑设计企业有所启发。

重新定位

所谓定位,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明确自身的相对优势,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 建筑设计行业可能的企业定位包括创意公司、细分市场设计专家、全方位市场合作伙伴、全流程项目管理服务商等,不同的企业定位需要不同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比如创意公司需要明星设计师,细分市场设计专家需要在细分产品领域有大量的业绩和技术积累,全方位的市场合作伙伴需要强大的营销和综合能力。 服务集成能力,要求全流程项目管理服务商具备开展全流程咨询乃至工程总承包服务的资源和能力。 定位是企业战略,需要长期坚持。 当前,房地产投资已进入存量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建筑设计公司已经不能跟上发展的潮流了。 他们需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找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大多数建筑设计公司的资源有限,最好的选择是确定一种主要定位类型,坚决推广,谨慎而多元化。

加强营销

加强营销是满足企业短期生存和探索新机遇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定位、树立品牌特色的长期需要。 短期来看,加强营销,一是加强管理团队的实力; 其次,我们要拓宽我们的产品和业务范围; 第三,我们要拓展更多的客户和市场。 从风险分散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住宅为主要产品的建筑设计公司需要拓展产品和客户范围,构建“人居建筑+公共建筑+城市更新”的产品组合,形成“优质房企+政府平台“+合作伙伴”客户组合。2021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3.9%的筑博设计在年报中披露,“公司积极加大开发力度非住宅项目。 2021年非住宅项目新签合同比例为45.7%,较2020年提高13.1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医疗及养老建筑设计、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设计领域。 在住宅项目领域,公司在与战略客户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大客户资源。 2021年,来自保利,万科总营业收入约30%。”从长远来看,加强营销,首先要根据客户分类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分类增加客户粘性;其次要以定位为抓手,加强市场化宣传,讲好公司的品牌故事。

培育未来

人才和技术是建筑设计公司的未来。 面对危机,建筑设计公司可以采取裁员、降薪等必要措施,但必须坦诚沟通,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设计方案,尽可能保持员工士气,保留发展能力。 面对生产任务不足的情况,要积极把业务的“空期”变成难得的学习期,加强内部培训和交流,加强经验总结和知识管理,加强技术标准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员工的专业素质。 在技​​术发展方面,建筑设计企业需要认识到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是工程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加强储备、持续推进,不由于区域市场暂时不成熟而耽误了自身能力的提升。 培育。 结合公司业务特点,选择产品针对性突破方向,可围绕优质住宅、医养建筑、产业园区、城市更新等加强产品研究,为未来业务打下坚实基础扩张。 立足企业实力,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

优化组织

危机往往是组织变革的最佳时机。 优化建筑设计公司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完善公司治理。 目前,一些建筑设计公司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当公司发展良好时,这些问题很难解决。 当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或许可以彻底改革,真正建立一个有利于奋斗者、携手共创未来的制度。 责任共担的合伙人机制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调整管理模式。 建筑设计行业最常见的管理模式是基于经营承包制和综合设计院的院院两级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些企业造成了诸侯割据的格局。 短期行为较多,缺乏协同效应,存在恶性竞争和“内卷化”现象,需要以提升公司平台能力、加强内部协作、提高资源效率、培育核心能力为目标进行调整; 三是优化组织布局。 建筑设计行业很早就展开全国布局。 过去,它更注重市场布局。 近年来,人才布局逐步加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反复爆发,加大了人才布局的重要性。 多地点生产中心和远程办公管理平台建设对于企业稳定运营势在必行。

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2022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四个关键是房地产行业软着陆、科学防疫和复工复产、新旧动能逆周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信心恢复。 目前,加大新旧基建投资力度已经落实。 2022年一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水、电、气)同比增长8.5%,重回上升通道。 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行业依然有未来。 建筑设计企业需要坚定信心,果断行动,努力化危为机,不能在黎明前倒下。 (本文作者郭刚,科斯顿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