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形象 > ip形象有哪些知乎-网络写作的未来属于知乎吗?
2023
07-03

ip形象有哪些知乎-网络写作的未来属于知乎吗?

本文来自:互联网指南北,题图来自:IC photo

网络作家去哪里? 这可能是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行业话题之一,原因很直观:

227事件和55大变局让人们看到了网络文学行业的困惑和焦虑,也让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了隐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全貌——原来“网络文学”文学”不是一个小众爱好,而是一个足够庞大、足以涵盖影视、动漫、文学IP等关键词的完整生态?

对于饱受流量高峰之苦的行业玩家来说,这显然是难以抗争的。

但这个问题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我在知乎上看小说

知乎和网文,这两个词背后的刻板印象非常清晰。 前者就是中国互联网界众所周知的“人均985”、“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而后者则几乎渗透到了中国互联网界。 电影里的所有片前广告都在告诉你“那个被娘家人瞧不起的穷小子,竟然是最强的战士”、“结婚的时候,会有一个神秘的管家说:‘少爷’。” ,该上车了’”。

用行业媒体比较通俗的话来说,相对下沉的“阅读网络文章”的互联网使用场景和知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观众群像”确实没有交集。

但事实上,这两种矛盾元素的融合不仅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是经典表情包“在知乎上,分享你刚刚编造的故事”的原型,这是一种知乎用户经典实用场景一:

在很多开放式问题下,相当多的受访者会将自己的个人经历改编成故事作为答案,有的创作者甚至会敞开心扉,直接开始写章节式小说,这让问题本身更像是一个“非小说类写作大赛”,评论区成了“追剧现场”,没人关心问题本身。

(知乎大V评论区几乎都是跟进的,很少看到讨论)

而且这种使用场景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受众,相关领域的受访者给予的创意反馈也远高于其他领域的受访者。

以我在知乎上读到的第一本小说《鸳鸯锅》为例。 它由知乎创作者川哥于 2018 年 9 月完成,迄今为止已获得 14 万个点赞和 14000+ 条评论——作为参考,知乎排名第一的张家伟目前好评率最高的答案《你觉得马云怎么称呼 996》 4月11日直播《秀来的祝福》点赞10万,评论4500+。

而这样的成就在知乎众多小说创作者中只能算是中等。 在那些较为集中的小说议题下,优秀的作品获得好评并不难。

热点问题“你写过或听过哪些“神奇”的故事?”已有超过7万粉丝,总计1100+条答案,吸引了近900万的浏览量。 其中,最著名的“工匠”故事被知乎圆桌和知乎日报收录,获得超过9.5W点赞,

比较典型的是“后宫嫔妃为什么要争宠”的问题。 借助近年来宫斗剧的火爆,这个原本更多讨论历史文化的话题开始“提文化”。 截至目前,该问题已有13.4万关注者,累计浏览量超过1.2亿,下方答案总数已达6064条,其中大部分属于小说内容创作。

也类似于#如果通过去母文女拍怎么办##如果你是甜文女主,你会做怎么办#等等,你甚至可以在知乎里搜索#以开列写一个故事#这个关键词同类别……总之,与知乎的使用时间成正比,“小说”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每个知乎用户的时间线上。

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甚至让这种使用场景的来源变得不可考——比如,经典故事话题《What X》诞生于2012年1月,知乎开放注册之前,但密集的编辑却发生在2016年11月之后——这5年时间间隙显然包含着许多错综复杂的交织趋势,足以让我们称“知乎追文小说”为“源远流长”。

然而,越是“历史悠久”,就越是吊诡:与起点、锦江、七猫等专业小说平台相比,知乎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小说创作”和“小说阅读”的平台。

例如,从产品功能来看,知乎只支持有限的“断点续读”,即基于缓存系统的“断点续读”——一旦程序在后台被杀死ip形象有哪些知乎,用户只能完成再来一次。 输入答案,找到断点”的行为——这对于“假后台”的手机用户来说显然不够友好。

而这种“问答产品”的“挪用”也给创作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例如,通过主题中包含的标签,可以定义用户的兴趣领域,但却很难匹配用户的风格偏好——这使得小说创作者常常因为“答非所问”而得到“反对+无帮助”的套餐。主题”,导致账号权重降低; 包括在线文章更新所需的分类排名、索引目录等辅助功能,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作者的排版来间接实现。

如果要比较的话,“知乎追”其实更类似于早期的百度贴吧“直播贴”:虽然有足够的体量,但更像是用户在开放平台上自主探索的结果,而不是由产品团队策划。 意外之财。

谁知道的小说更多?

事实上,如果将“知乎小说热潮”细化为“网络文学作者和爱好者在开放平台上的自主探索”,不难发现这几乎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 。

例如,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虽然人们有《榕树下》等专业网络文学论坛可供选择,但许多更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作品来自于天涯、摸谱等开放社区,包括《鬼吹灯》《明朝那些事》等超级IP都是这种“求远”的产物。

与之类似的还有后来的百度贴吧。 尽管在贴吧进入蓬勃发展期(即2006年左右)之前,起点、锦江等网站就已经成立,并为创作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上升通道,但网络文化仍然在贴吧中形成了一种现象。 D8的三大经典《小张和小李》、《网管》和《长岛雪》的存在,几乎就是屌丝文化(包括后来的JRs文化)的完整定义。

把“知乎网”的崛起放到时间轴上来看,这种漫长的历史几乎是一种标准意义上的“双轨”实践:在同一领域形成了两条独立完整的路径,并且能够给予足够的积极正面影响。反馈给参与者,使他们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不过这是豆瓣评分9.0的佳作)

这或许是对“知乎网络热潮”最合理的解释。

首先,双轨制的原因通常被解释为“现有的解决方案缺乏通用性,因此为了适应需求的复杂性,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具体在网络文学领域,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天涯、贴吧、知乎等开放的内容社区,满足了起点、锦江等专业网络文学平台无法满足的需求,或者帮助创作者避免了生存困境。专业平台所需的费用。

例如,创意强度的问题。 虽然早在2003年,起点中文网等平台就建立了付费阅读体系,开始将稿费制度从传统精英文化中解脱出来,连接到每一个普通的网络创作者身上,但一系列“创作”的量化。

以2005年《钱点中文网》图书馆征集标准为例,创作者提交的网络文章必须有三章或已写的字数5000字以上。 同时,栏目开通后,在2万字作品完成之前,不得再添加作品。 同时,开设专栏后,如果一周内未上传作品,该专栏将被取消——而拥有专栏是网络文章作者能够获得稿费的重要前提。

(当时有很多这样的“教你如何融入”教程)

知乎和天涯的作者几乎采用了相反的创作流程:他们往往在选题开始后立即得到读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决定是否继续写作或进行调整。 写作方向。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前者的量化策略无可非议,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后者所呈现的创作过程更符合创作规律——即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行为,受创作者智力、情感、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通过量化来加速——而考虑到社交网络时代的兴起,流量价值的实现变得更容易、更平民化,而“专业”垂直平台的“优势”正在迅速磨平,开放平台的“自由优势”正在迅速凸显。

当然,也有“双轨制”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价值判断。

在第55条中,舆论曾盛赞“千字10元”的概念,以证明网络作家的廉价劳动力以及这种廉价制度必然导致的不良文章泛滥——但知乎、天涯、贴吧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显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命题。

尤其是在新环境的推动下,当网络文章的价值判断不再局限于“作者费”,而是开始成为涉及IP开发的巨大命题时,创作者似乎需要一个大型、专业、完整的平台。生态。 “运营”您自己的内容。

或许我们只能从争议中去推论:围绕“霸王条款”和“行业霸凌”主线的55集,似乎在告诉我们,对于受不了麻烦的小个体创作者来说,“不,还不如比起“乱解决”,“解决”或“未解决”——所以坚持“站着赚钱”、走得很慢的知乎,就成了合适的选择。

知乎能受得了吗?

知乎肯定有办法消化这波热潮,但问题也很直观:“问答”的产品形态适合开题ip形象有哪些知乎,但对于网络写作和网络阅读来说并不是理想的产品形态。所有——要真正激活这波热潮的潜力,知乎必须进行从产品到运营的系统化发展——这显然会对知乎原有的产品氛围产生影响。

而“对知乎原有产品氛围的影响”几乎贯穿了知乎商业化的全过程。

2016年4月,知乎在“这里是广告”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用户的问答信息流中插入广告,但这种尝试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反感,大家纷纷涌向应用商店,给知乎一星,并且首次使用大量“日经式名言”:

知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

据传,当时周元内部回应称,“如果连广告都做不了,就不用考虑其他事情了”,但知乎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后,知乎每次的商业化尝试几乎都选择了“尽量不给原有的产品氛围带来影响”,以及硬核垂直的“知识”和“问答”。

2016年4月1日凌晨,知乎正式上线,这是知乎首次尝试知识付费。 最早的时候,需要绕道公众号才能使用。 用户通过知乎公众号工具将自己的想法编码并分享到朋友圈,让感兴趣的朋友付费查看。 此后,知乎于6月份进行了付费改版,并推出了知乎APP。 产品模式也从内容输出者主动分享的方式转变为付费问答的方式。

2016年5月,知乎在知识付费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元素,推出知乎LIVE。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完成直播,并以“入场券”和“奖励”的形式获得收入。 。

推出之初,知乎和知乎LIVE很受欢迎。 但现在看来,知乎“起了个大早,赶上了晚间剧集”。 现在来看,“付费问答”的亮点似乎不在于问答,而在于“谁来回答”、“你付了多少钱?”等娱乐需求。 还没有成为高频业务板块。

知乎也用“问答”的方式改造信息流广告。 同年7月,知乎推出组织账号,为品牌在平台上进行公关铺平道路。

以华为在知乎的组织账号为例。 进入知乎以来,共回答了100个问题。 其中,仅2019年6月和9月有关华为Mate 30和5G商用牌照的两则点赞数就破万。 回答。 但在其他答案中,获得过千点赞的答案却寥寥无几。 这也从侧面说明知乎用户并不购买组织账号。

(如何评价这样的公关效果?)

这种“快迭代、小步快跑”的商业状态直到2019年才开始被打破。

2019年3月,知乎正式上线全新会员服务体系“严选会员”。 与B站大会员类似,用户经过官方甄选匹配后,可以获得知乎筛选出的“咸选内容”(如“咸选栏目”)。 同时卡通人物,知乎官方也会通过PGC、定向扶持等方式,推动一些“选盐”内容的制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知乎上写小说的最大诱因之一。 阅读门槛低、兴趣导向强、小说体量长的特点,天然适合作为“咸内容”,促使用户形成持续付费习惯。

数据也证明了“小说”的商业化能力。 知乎官方给出的数据中,知乎作者齐月里的20W字作品《洗铅:恶毒女配的生存记录》于2020年4月上线,作为盐选专栏。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总共获得了近40万的收入。

拥有足够吸引眼球的流量和合理的变现渠道,再加上知乎的版权保护和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知乎自然成为了更多网络小说创作者的新阵地。

同样,“大会员战略”仍然引发“知乎不再是以前的知乎”的讨论。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着知乎的商业化,网文等弱文化、强娱乐的内容开始增加权重,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用户的时间线,随之而来的是年轻化、娱乐性更强的内容。 逐渐取代高知识、理性成为知乎的主流标签。

对比百度指数上的用户画像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到2020年,知乎用户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0-39岁的人群比例开始下降,20-29岁的人群比例现在已经成为知乎的主流。

与年轻人的涌入不同,那些最初在知乎成名的大V正在慢慢逃离知乎,这也造成了知乎短时间内专业内容创作者的缺口。

2018年5月(左)和2020年5月(右)知乎用户在百度指数上的搜索画像

因此,在很多老知乎人看来,娱乐性内容驱逐专业性内容已经成为现在知乎的主流。 作为一个专业知识问答社区,知乎的氛围已经变得非常浅薄。 诸如“顺丰从大理到上海需要多少天”、“大学生64G手机够用吗”、“好男人都在哪里?”等问题。 充满了生活化的问题,直接导致专业的答案越来越少。 然而,精明和编造故事却成了博取关注的主要方式。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我在美国,刚下飞机”逐渐流行起来,成为调侃知乎人的标准老梗。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新人的涌入,知乎也呈现出更加真实的互联网环境。 评论区已经成为常规操作,越来越多的争论、争吵、挂机也开始反馈到答案中。 因此,在很多用户眼中,知乎正在变成微博表情包设计,知乎问答正在变成百度知道。

面对这样的环境,如果说什么样的人感受最深刻,那么早期的知乎用户或许最能感受到撕裂。 他们置身于这种娱乐氛围中,却依然怀念知乎,知乎的纯粹、专业、理性,而且大部分问答都能开阔人的视野。

只是能放手的人已经放手,放不下的人还会挣扎。 他们对知乎如今的生态环境感到厌恶,却因为长期的用户情怀而执着、留恋。 知乎的“药丸”言论,其实只是商业时代一群知乎“优质内容时代”元老的一种精神安慰。

或许就像哔哩哔哩终究不拘泥于二次元,拥抱年轻人一样,虎扑也终于不拘泥于体育迷,开始拥抱中国男孩了。 或许知乎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像“网络奖励”一样承受“意外”。

按照投资者期望的方式生活

4月底,后来就有这样的报道,“阿北不是老板,豆瓣不是公司”。 这份报告中,在阿北的带领下,豆瓣被打造成一个更加文艺、高尚、理想化的平台。 当大家都在努力赚钱的时候,豆瓣不紧不慢地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安静而陌生。

豆瓣似乎是一个理想化的平台。 在物欲横流的新商业时代,豆瓣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节奏。 就像班上那个不引人注目的学生,优秀但不合群。

知乎曾经的气质和豆瓣一样,高贵而充满理想主义。 很多人希望这种气质能够保留下来,但事实上,知乎永远无法像豆瓣那样活下去。

毕竟人在江湖上身不由己。 经过6轮融资,知乎已经成为资本的一部分。 在市场环境下,知乎别无选择,只能逃跑。

因此,网络文章带来的高概率违抗还只是一个开始。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然会为知乎的变化感到遗憾。 我们可能会继续抱怨、批评,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曾经的知乎离开后就不会回来了,未来属于一个全新的知乎。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