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素材 > 国外设计类app-这款外国英语学习APP有很多设计值得借鉴。
2023
11-25

国外设计类app-这款外国英语学习APP有很多设计值得借鉴。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回顾了这款软件,并拆解了一些对产品设计有帮助的设计参考。 欢迎产品经理们一起阅读~

高水平的竞品分析是产品理念的借鉴和应用。

景这段时间一直在学英语,很正规,主要是他实在看不懂那些国外的产品说明书和英文视频。

于是我打开应用商店,搜索关键词“英语”,根据下载量和评分排名一下子下载了几个应用程序。 令我羞愧的是,他们没有一个让我满意。

可能是因为我当产品经理时间长了,所以对每一个功能都是挑剔的。 我总是喜欢拆解背后的逻辑和业务立场,也总是习惯关注用户体验、ROI、用户效率等。

我体验了近十款英文软件,功能良莠不齐国外设计类app,各有所长。 但总体感觉是流量运营思维太重,超越了产品思维:产品设计太偏向于收割用户。

井静并不反对让产品盈利,而是认为作为工具应用,首先应该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工具服务,然后根据服务价值进行适当合理的运营。

收取回报是自然的,但至少要有点对点的服务,否则就不合适,道德不符就会产生后果,过渡性的流量运营必然会自食其果。

例如,如果您在草稿中只写了两句话,它将作为专家报告出售。 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当我打开很多英语学习软件时,我感觉就像走进一家商店,被导购员催促购买一样。 我什至还四处走动了一段时间。 他们都显得非常不耐烦。

你可以看到“限时优惠”、“促销卡”、“折扣券”、“划线价998元”、“分享免费体验邀请链接”、“一天仅需1元”等,但产品引导是稀有的。

可见,PMF(产品市场契合度)普遍不适应中国当地气候,属正常现象。 我还想起一篇热门文章:为什么中国软件公司做不出产品?

璟并不想抱怨这些产品,却发现了一款​​不错的国外软件:Cake。 我觉得这个软件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本质,我也找到了太多产品经理的参考。

当然ip形象,您可以放心,本文绝不是软文广告。 毕竟我们峡谷的影响力还没有传到国外,国内的产品我们也不会看太多。 我们只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待Cake这个软件。 回顾并拆解一些对产品设计有帮助的设计参考。

1. 基本需求驱动的PMF

PMF是Product Market Fit,即产品与市场达到最佳契合点。 你提供的产品正好满足市场的需求,让客户满意。 这与底层的本质需求驱动密不可分。

英语学习产品也不例外。 本质是提高用户学习效率。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对用户需求的定义并不是很清晰。 这个学习效率太模糊了,需要进一步拆解、拆解。 解决可量化的基本需求。

有什么办法吗?

是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四个字:函数定义。 我最近招聘了两个初级产品经理,他们对需求的理解不是很深。 我告诉他们的第一个方法是弄清楚函数定义。

英语学习的功能性定义是什么? 或者说,用户学习英语到底需要学什么?

显然最核心的就是以下几个: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写作能力。 (读、听、写)

那么,产品定位应该聚焦于“提高用户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产品设计(课程内容、学习逻辑、交互设计等)和商业模式都要围绕产品定位。

之前也有朋友问我,产品定位优先还是商业模式优先。 我认为对于产品驱动的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必须遵循产品定位。

换句话说,所有的产品设计都应该符合产品定位。 这是一个例子(下面将给出更多细节)。 我们以商业模式为例。 这一点与国产软件相比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Cake是我从用户协议中了解到的一款软件。 应该是韩国的软件。 其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广告和会员制。 这没有什么特殊的特征。 大多数国内企业也是如此,但有一个微妙之处。 区别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否是由产品定位驱动的。

与大多数国产运营软件不同,Cake的赚钱欲望非常内敛:日常学习仅仅看广告就够了; 广告和会员弹窗都比较克制,强制弹窗很少,几乎都是你自己主动拿的。 点击跳转至会员购买页面。

我们很难猜测开发者的初衷,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Cake确实是一个学习工具。 他让你购买会员的欲望完全被本质需求所压抑,而且似乎在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学习工具。 提高英语阅读、写作和听力技能的学习工具。

克制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2. 几种可供参考的产品设计

除了产品定位之外,Cake还有很多功能设计值得借鉴。 比如内容层面丰富的学习渠道、更周到的学习逻辑、更简单的交互设计、更友好的动画等等。

由于篇幅有限,我只挑选了一些来启发产品设计思路。 也希望大家在使用产品时能够学习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先进的竞品分析。

1.内容丰富,学习渠道多元化

内容服务一直是教育工具软件的核心。 刚进入产品行业时,Jing就在K12。 当时,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内容中心”,有近300人制作内容服务。

最让我欣赏的是Cake拥有丰富的内容渠道,包括:

视频学习:通过经典电影的对话片段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看电影、美剧等方式快速学习场景化的英语内容。 推荐渠道:这个也比较新。 Cake对接第三方内容频道国外设计类app,如YouTube、BBC、商务英语等频道,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快速学习。 短视频学习:这个特别让我觉得很有创意。 内容学习一旦与UGC(用户生成内容)结合起来,学习效果将会非常丰富。 其实我在钓鱼的碎片时间里也经常看一些。 短视频对于场景学习非常有效。 音频学习:可以通过音频课程内容来增强听力学习。 巩固多元化的内容渠道,意味着用户拥有兼容的学习底层基础。 这也是我认为学习工具类APP所具有的用户诚意。 与一些APP只有一种功能,急于让用户刷卡相比,它是一个由用户设计的产品。 这个概念更加令人眼花缭乱。

2.学习逻辑因地制宜,创新贴心

Cake在功能设计上非常有创新,尤其是学习逻辑的交互设计,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学习。 在设计产品时,我们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价值,还要考虑提供需求的效率,B端产品设计尤其如此,因为B端客户往往更注重业务效率。

比如下面的例子,在使用视频学习英语时,在学习逻辑设置上的如下功能设计就值得点赞:

字幕可切换显示:可以选择定时显示,方便初学者学习; 可以选择不显示,方便练习听力; 另外,您还可以按住字幕卡暂时显示。 (这确实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可以双倍速度播放。 关键词短语自动播放三遍,并可记录为笔记,方便复习和学习。 单击屏幕左右区域可播放上一个/下一个句子,或单独循环播放一个句子。 您可以直接调用词典查看关键词、朗读语音、记录笔记。 这些功能性设计只是冰山一角。 事实上表情包设计,在Cake应用中,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学习逻辑,都是指向学习效率和用户体验。

3、交互设计更加灵活,体验高效友好。

除了在本质需求和功能设计上表现出色之外,Cake在交互设计上也很出色。 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影响用户效率和持续的用户体验。

Cake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图标按钮的可点击区域很大,提高了用户访问的效率。

我见过一些英语学习应用程序,用户抱怨其中一些按钮设计过于精致,变得非常小,可点击区域太少。 这实际上是反用户体验的。 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设计。 学习按钮应该有更多的可点击区域,方便用户学习,就像蛋糕一样。

又例如,可以对某个单词使用隐藏提示(Hint)。 当用户忘记时,可以方便地提醒用户,唤醒记忆。

还有很多小设计,但是积累的用户体验非常友好。

3. 需要优化的地方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款软件非常适合系统学习英语,主要是因为它是一款基于本质设计的产品。 不过,作为一款国外APP,它还需要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 地方。

例如,短视频(零食)的设计中没有收藏按钮,不利于重复观看和学习。 这也说明,不同地区的用户在使用不同的产品时,要尽量适应当地的使用习惯。

尤其是我们在设计B端产品时,需求往往存在地域差异,产品设计也应尽可能高效地满足不同用户的深度需求。

由于篇幅有限,暂时分享到这里。 以上,希望这些函数拆解能给大家一些思考。

井总认为,产品设计要有敬畏感,多一些产品思维,少一些运营思维,更多基于本质需求,设计出用户认可的好产品。

希望它对您有所启发。

专栏作家

产品大峡谷,公众号:产品大峡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七年B端产品经理,供应链物流、金融领域,擅长需求设计、业务指导、业务观察等。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