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idjourney > AI创作工具-绘画不靠“笔”而是靠“算”AI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2023
07-03

AI创作工具-绘画不靠“笔”而是靠“算”AI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你可以想象? 说出几个关键词,比如“心形灯塔、汹涌的大海、光线、黄色配色”,就能快速得到一批风格独特的画作。 充满想象力的构图、丰富的色彩、精致的笔触,无一不展现出作者的艺术审美,但却是由AI制作的。

最近,一种名为Disco Diffusion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设计师中流行起来。 用户可以随意说出几句话,人工智能就可以生成不同风格的画作。 一些设计师将这些画作为自己作品的背景,或者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虽然AI绘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AI这次画画的方式却让人大吃一惊:直接给出想象中的画面的关键词,它就能生成对应的图像,就像它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一样。 一个“用嘴作画”的时代似乎已经悄然到来。

人工智能绘画经历了哪些阶段? 如何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画作? 如何平衡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的关系?

AI艺术已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AI艺术是由计算机自动创作的艺术的总称。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逐渐看到了计算机艺术创作的潜力。 时至今日,AI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重要形式。

事实上,第一批探索计算机绘画的人并不是艺术家,而是计算机专家和工程师。 示波图是早期计算机绘画的主要形式。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生成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更多的计算机专家和艺术家进入了这个领域。 发展到21世纪,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了智能绘画的快速发展。

AI艺术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化,并逐渐被机构和个人收藏。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术馆才被纳入其展览和支持计划。

“艺术创作的某些过程可以自动化,这已经是艺术家和学者们共同的观点。现在人工智能艺术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在今天的各种当代艺术展览中,我所能做的就是看到这样的作品。” 四川大学计算艺术研究组成员之一说道。

人工智能画作的认可度在收藏领域尤为突出。 2018年10月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幅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轮廓模糊,神情迷幻,意境十足。 乍一看,这幅画似乎出自一位著名艺术家之手。 最终,人工智能画作《埃德蒙·贝拉米肖像》以43.25万美元成功拍卖。 佳士得表示,这“标志着人工智能艺术品将进入世界拍卖舞台”。

在设计领域,生成具有一定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一直是近年来图像处理和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这个热点中,人工智能绘画似乎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计算机生成的创意图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大众所追求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满足客户对个性化的追求,实现工业产品的个性化。”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数据智能与计算艺术实验室从事智能绘画创作研究的李茂副教授认为AI创作工具,AI绘画的商业“蓝海”之一可能主要用于装饰应用。 例如,人工智能的产生方式可以使一些工业产品如领带条纹、床单图案、潮流服装印花等独具特色,市场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绘画是“计算”的

当人工智能潮流远未像今天这么火热时,国内第一批从事AI艺术研究的团队就出现了,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AI艺术组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前,在中国著名艺术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程丛林和时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张毅教授的倡议下之后,学校开始专注于智能艺术领域的创意研究。 随后,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数据智能与计算艺术实验室负责人陆建成教授在实验室成立计算艺术研究组,探索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创作。

“我们团队依托实验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基础,结合深度学习等前沿计算机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诗歌、人工智能音乐的创作研究”。 陆建成表示,实验室人工智能在中国画、写意画、抽象画生成等方面都做了尝试,包括效仿艺术家用素描和参考图片进行创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理解参考的色彩与数学关系图像,并创建; 让计算机学习一些形式美的传统规则,如画面视觉元素的平衡、密度、韵律、韵律、黄金比例、三分法则等,形成抽象绘画的生成模型,并整合以最纯粹的点、线、色彩、纹理等元素创作为抽象绘画等的表现元素。

与四川大学计算艺术研究组的研究不同,Disco Diffusion 根据描述场景的关键词渲染相应的图像。 Disco Diffusion强大的图像生成功能依赖于其背后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 该模型并不是简单地将一堆图片拼接在一起,而是根据关键词迭代地渲染图像,直到机器判断渲染结果与给定关键词匹配度最高时才会最终确定渲染结果。

原则上,AI只是根据关键词对应的图片信息“计算”出这样的图片。 “近年来,在诗歌、音乐、绘画等人工智能艺术领域,大多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AN)’,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四川大学计算艺术研究组的一位成员解释道,GAN算法通过“生成”和“辨别”的相互博弈来学习输出结果,就好像模拟艺术品造假者和艺术侦探之间的互动一样。 “伪造者”模仿并生成新的图像,“侦探”判断这些图像是生成的还是真实的表情包设计,直到“侦探”不再分辨为止。

它可以突破限制,给人类带来无限惊喜

只需按一下按钮,人工智能就可以生产绘画,或复制或创新,不再需要产业工人AI创作工具,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会将手工画家赶出工作场所吗? 人工智能绘画的到来是否标志着传统绘画的消亡,还是意味着绘画将走上更广阔、无限的可能性?

“事实上,人类的想象力往往是有限的,很难不受到现实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可以突破传统美学和社会心理对视觉艺术创新的障碍。” 在李茂看来,计算机由于技术和工具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可能性。

在AI艺术首次起航的当下,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很多人都在想,人工智能绘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李茂解释道,一方面,它通常会模拟特定艺术家的风格或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本身或许有发展成为独立艺术体系的潜力。 李茂认为,人工智能绘画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绘画,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绘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AI的画作呢? 对于人工智能绘画的认可度,基本上有两个评价体系,即专业领域的认可度和大众的认可度。 “目前,这种绘画形式在艺术机构、学术评价等专业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大众评价领域,将人工智能绘画与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相结合是常见的做法,让观众能够匿名鉴别和品鉴,大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画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李茂说道。

吕建成认为ip形象,人工智能艺术目前还主要处于利用计算机工具表达人类创新、思想和情感的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AI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艺术的创造力、思想和情感部分或全部由AI产生,即AI具有“灵感”。

“科技的发展往往不是线性的,我们很难预测人工智能绘画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我们认为它有趣、有意义,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李茂说道。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