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形象 > 上海迪士尼ip形象有哪些-《易读》迪士尼:你看到的是冰雪奇缘,我看到的是权力的游戏
2023
07-03

上海迪士尼ip形象有哪些-《易读》迪士尼:你看到的是冰雪奇缘,我看到的是权力的游戏

民间智慧讲座

黑白迪士尼:一手童话,一手金钱。

本周五,《冰雪奇缘2》将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

时隔六年,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续集终于与大家见面。

2013年,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大获成功,打破了当时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主题曲《Let It Go》传唱大街小巷,并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这一IP已成为迪士尼流行文化输出的重要元素,在世界各国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影片的各种周边产品也获得了巨额版权收入。

六年过去了,片中神奇的艾莎公主成为了迪士尼这个时代最新的公主形象代言人。 孩子们很喜欢她,家长们也很乐意赠送“艾莎公主裙”等周边产品。

无疑,这些打着“艾莎公主”品牌的衍生品再次彰显了迪士尼帝国的市场力量。

1. 迪士尼帝国是如何形成的?

(一)发展历程

迪士尼的成立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下面截取迪士尼帝国建立和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

1923年,“迪士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成立,后更名为“华特迪士尼公司”,娱乐帝国初具规模。

1928年,《疯狂飞机》上映,米老鼠诞生,迪士尼名声大噪。

1955年,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士尼乐园成立。

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进一步拓展动画内容。

2009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收购美国漫威,收购了5000多个IP。

2012年,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进军科幻领域。

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

2019年,迪士尼以713亿美元收购福克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跻身前五。

尽管起步不顺利,一路上也经历过低迷和挫折,但它现在显然已成为电影业的主宰者。 未来,迪士尼帝国的版图还将不断扩大。

(二)现有实力

也许你知道迪士尼很伟大,但事实上,它的真正实力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迪士尼市值超过2600亿美元。 简单换算一下,它也是一家娱乐公司,迪士尼相当于13家万达影院。

成立近百年的华特迪士尼公司已成为多个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2018年全球授权品牌150强榜单中,迪士尼以530亿美元授权产品零售额位列第一; 在2018年全球媒体品牌价值25强榜单中,迪士尼位列第一。

在品牌领域,迪士尼也颇具竞争力。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迪士尼排名第23位。

迪士尼打通了电影、电视、主题公园、衍生品全产业链,形成了“内容+渠道+衍生品”的商业模式,被众多文化产业公司视为标配。

这种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就是内容IP,这也是迪士尼衍生品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正是因为他们深知IP的重要性,并购成为迪士尼打造娱乐帝国的重要手段。

1961年,获得小熊维尼的版权; 2006年以来,迪士尼先后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三笔收购总投资157亿美元; 2018年,它斥资713亿美元重磅收购了福克斯。

迪士尼的收购总是在进行中。 通过并购媒体产业链上的公司,整合渠道和内容,覆盖不分性别和年龄的受众,不断扩大自己的帝国。

2.迪士尼:这真的是梦吗?

“笑声永不停止,想象力永不衰老,梦想永不停止”上海迪士尼ip形象有哪些,这是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一句名言。

对于迪士尼来说,孩子当然是孩子,但大人也是长大的孩子。

迪士尼乐园为“孩子”打造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梦想王国。 无论是有公主梦的女孩,还是有英雄梦的男孩,迪士尼先生都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然而,现实中,卡通世界的梦想家们真的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吗?

(一)“双重标准”事件——文化歧视、态度傲慢

前段时间上海迪士尼ip形象有哪些,上海迪士尼乐园因禁止外带食品入园而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起因是今年3月5日的一起诉讼: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称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自带食物的规定不符合规定。违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事件一发生,就引发了各界对这一“霸王”条款的攻击和斥责。

特别是,迪士尼在欧美国家允许游客外卖卡通人物,但在日本和中国不允许。 这是否构成歧视性待遇?

这种差别待遇成为引发民族情绪的转折点。 对此,人民网发表《上海迪士尼四问:翻包与“双标”,为何?!》初稿登上微博等热搜榜。

根据游客密度和游览习惯制定差异化管理规则。 如果出发点是保证游客的安全和高质量的观赏体验,这就是文明和理性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这种区别对待也过于直接和生硬。 做人。

重新包装行李入园的安检过程,造成游客不适,让人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园区外食品被禁止,园区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降低了消费者效用。 这些都与优化游客体验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最可怕的是,如果迪士尼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游客在园区内消费昂贵的食品,通过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来维持正常运营,这样的伎俩是不能上演的。表实在对不起它的《梦想王国》的人性化设计和亿万孩子们寄托的美好向往。

面对舆论冲击,上海迪士尼“亚洲一致”的回应显然缺乏说服力,更谈不上侵犯个人隐私、限制个人合法权利的说法。

事实上,这一事件之所以在中国人民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情绪,并被央视和人民日报相继点名,就是因为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人格尊严和情感。

这一次,拥有超强造梦能力的迪士尼乐园,并没有对消费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真诚,也没有实现其一贯秉持的人性化服务。

如果迪士尼真想改善园区环境,保证游客良好的体验,可以采取更加委婉合理的调解方式,而不是发布简单粗暴的禁令。

我们不反对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只是不喜欢利用民众的宽容、为一己之私得过且过、歧视中国人民的立场和观点。

(二)版权制度霸权史——以版权为“霸权”与“瓷器式维权”

版权,即法律意义上的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隐藏的是一条巨大的利润分配链条。

迪士尼公司被誉为“版权狂人”。 在保护版权方面从来没有含糊过。 甚至有人嘲笑迪士尼得了“版权癌”。

到处打官司的迪士尼对版权有着一种幽灵般的痴迷。 迪士尼的维权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

今年,日本某小学的106名毕业生在学校的游泳池里画了米奇作为毕业纪念,当地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

迪士尼以“侵犯版权”为由,要求学校撤销这幅画。

无独有偶,2008年,迪士尼再次在美国起诉一对夫妇,

理由是他们购买了盗版的迪士尼人物服装,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商业宣传视频中,从而侵犯了迪士尼的版权。

更离奇的维权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您使用迪士尼角色图像作为您的微信头像,不保证有一天您会被贴上侵犯版权的标签。

迪士尼采取商标注册等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但滥用版权保护,一旦发现可疑侵权行为,起诉法院,以诉讼为牟利工具,获取赔偿,就是“版权流氓”。

太多了就是太多了,知识产权保护要有界限。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创新和传播,无限制的保护、越界的维权、以商业的方式传播一个东西,不利于创造和传播。

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边界,既要打击“拿来主义”侵权行为,又要尽量避免权利本身的滥用,避免误入“版权流氓”的歧途。

3、迪士尼的做法只是跨国公司的惯常操作

迪士尼当之无愧地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之一,在产品创新、服务水平和营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娱乐帝国的成功背后,无非是跨国公司,特别是文化产业公司的惯常运作。

(一)打造创意品牌

强大的品牌是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关键资产。

纵观迪士尼近100年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品牌生产史、品牌传播史、品牌生存史。

数十年对IP的深度经营和对文化创意的独特运营,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成为“巨人”。

正如迪士尼本人所说:“只要世界上还有想象力,迪士尼就永远不会关门。”

在动画创作方面,迪士尼坚持打造精品的原则,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创作了米老鼠、贝尔公主等经典卡通形象。

该品牌在设计之初就打上了“欢乐”的文化理念,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此类品牌产品的反复积累投入,附加值不断积累,衍生品不断扩散,最终形成迪士尼无处不在的文创印记,渗透到更大的产业布局。

(二)并购增强竞争力

跨国公司并购不仅仅是输出资本、整合市场资源。

对于迪士尼这样的文化产业来说,百亿美元收购漫威、皮克斯等更多的是为了坐拥广受好评的IP形象,垄断领先的制作技术,深度捆绑这些影响力巨大的公司关于“未来”。 创意,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建设版图,保证了在动漫领域的绝对优势。

通过各个领域的收购,迪士尼在各个领域创造了更好的协同效应。

(三)延伸产业链,发展衍生品

跨国公司往往试图向产业链下游整合资源表情包设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渠道,让产业链更有生命力。

迪士尼以影视娱乐为主导产业,围绕各类经典IP开展游戏、主题公园、出版物等多种形式的衍生业务,通过与各家合作,成功打造了“电影-电视台-衍生品-迪士尼乐园”。其他。 产业价值链,不断将优质内容投入产业链滚动升值。

(4)建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意识对于迪士尼这样的跨国公司在经营全球业务时非常重要,处理文化差异的态度和方式的调整将直接影响营销模式和效果。

华特迪士尼公司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发现能力。 非常善于结合当地本土文化,打造具有迪士尼特色的IP形象。

比如来自中国文化的《花木兰》,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

这样设计的IP能够唤起观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向世界传播,拓展世界市场。

四。 结论

从动画起步,迪士尼通过不断创新和跨界,逐步打造出基于动画、影视、主题公园及众多特许经营产品等文化创意领域的商业帝国,成功成为世界文化企业的标杆。

这个帝国的构建和扩张远远不是商业模式的价值,更多的是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通过经典IP及其衍生产品的传播,迪士尼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符号。

构建系统的文化价值链,融入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人类共性的“集体记忆”,中国也迫切需要一个承载自身文化特色的“迪士尼”。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更好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和实践交流。 来自中国数字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专家学者成立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由著名青年学者黄日涵、褚寅领衔。 政治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