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设计 > 设计师是干什么的-我是一名30多岁的设计师,焦虑离我越来越远。
2023
10-30

设计师是干什么的-我是一名30多岁的设计师,焦虑离我越来越远。

编者简介:设计界有很多传言称,企业不招30岁以上的设计师。 也有人认为,UI设计到了30岁就需要转型。 面对如此尴尬的年龄,设计师到了30岁,出路何在?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能力有复利。 30岁以后,正是收获复利的年龄。 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见解。

对年龄的焦虑笼罩着所有 UI 设计师。 我,34岁,想分享我的看法。

很多人都听说过公司不招聘30岁以上设计师的传言; 有些人坚信UI设计在30岁以后就会进入瓶颈期,除非有转型,否则就没有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中年人思维固定,可塑性差,因此在企业中不受欢迎。 除了这些,还有结婚后的琐事,以及体力和精力的下降。 30岁以上的设计师面临重重劣势,在与年轻人争夺职位时似乎没有胜算。 设计师们不禁焦虑起来——当设计师到了30岁,出路在哪里?

百度关键词联想 别担心,我抗焦虑,讨厌鸡汤。 我只是和大家讨论如何面对焦虑并摆脱它。 回到上面的问题:

焦虑是由现实因素引起的情绪反应,但强度与实际威胁没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你我也许不需要这么着急。

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忽视超出我们个人认知的真正威胁。 引用我的一位导师的话: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个人认知付出代价。

以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 年龄焦虑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大环境:现在UI设计工作很难找。 由于供过于求,雇主为了提高简历筛选效率,在一些条件上设置了硬性壁垒:比如学历、专业、比如年龄。 学历和专业的门槛不会影响到所有人。 但年龄是一个谁都无法逃脱的障碍。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下图来自拉勾网2020年春季招聘报告:

竞争最激烈的前10个职位中包括三类设计——UI设计、视觉设计和平面设计。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UI设计,有118人争夺一个职位。 视觉设计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另一种设计类型,紧随其后。

注意备注中有一句话:“最容易招聘的职位集中在设计类,尤其是1-3年或3-5年的设计人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 也就是说,就业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初中级年轻设计师,这加大了整体竞争强度。 初步推测,这是由于新的初中级设计师不断涌入市场,导致这一体验群体的人数持续激增。 但这些人并没有晋升为高级设计师,而是离开了这个行业。

相对而言,从初级到中级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晋升到高级设计师,跨度更宽,周期更长。 为什么初级和中级UI设计师大量涌入? UI设计是前几年的热门职位。 大多数从业者来自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其他设计领域。 人才相对稀缺,互联网公司可以提供不错的薪酬。

因此,UI 速成培训课程随处可见。 这些速成班的培训周期通常只有几个月,教授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的设计要领和软件技能。 与开发岗位相比,UI的专业门槛“低”(有人认为设计就是艺术),大量非设计专业毕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互联网行业。 但这种培养方式并不能打下坚实的底层框架,也不能保证学生基于这个框架实现3-5年以上的持续进步,除非设计者自己刻苦学习、勤奋实践。

阻碍设计师晋升高级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从招聘UI时收到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的一些共性:同质化严重,只堆砌作品数量,缺乏深入思考。

采用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是综合考虑产品定位、公司战略、客户群体和场景后的选择。 除了外在因素外,设计风格也是设计师内在气质的体现。 尽管他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模仿、发展和变化,但他的自然气质和审美倾向将决定他的具体表现风格。 因此,同质化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抄袭”,是一种懒惰。 善于偷懒的设计师能走多远?

像素级抄袭发生在设计作品展示网站上。 有些作品集积累了大量的作品,或者追求个人眼花缭乱的技巧,但很难看出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多少心思。

事实上,设计的本质是解决用户问题。 资深设计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思维从宏观出发,走向微观。 最终呈现的设计细节是对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 年龄焦虑到底是什么?

不可否认,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确实存在病态,存在针对应聘者年龄的歧视。 但这种企业不应该成为设计师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选择。 更多的雇主会评估这个年龄段的申请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无论是设计能力还是其他工作能力,问题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力与年龄不匹配。

2. 超出认知的威胁有哪些?

讲一个关于你自己的小故事。

九年前,我从工业设计转向GUI设计。 在一个大型的设计项目中,我剪了几万张图片,至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那两个月里,我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剪图机器人。 我每天都做机械的、无脑的但要求很高的“体力活”。 我很容易犯错误,一旦失去理智就必须重新开始。

但现在,任何 UI 软件都可以一键导出多种格式和尺寸的剪贴画。 我很想安慰自己,这两个月的剪图一定给我带来了一些价值。 但事实上,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以前,一些公司的一些岗位是专门做图纸切割的。 这些人的工作被零成本的设计工具取代后,在职场中经历了怎样的挑战?

Figma的自动布局功能和约束功能将设计师从低级劳动力中解放出来

我很羡慕年轻UI设计师所处的技术环境——设计工具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没必要再受困于低级劳动力。 然而设计师是干什么的,科技的发展给设计师带来了解放,也带来了挑战。

人工智能带来降维打击 说起挑战,设计师们可能很熟悉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来自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的鲁班。

2016年,鲁班发布了4.1亿张广告图片,相当于200名设计师不吃不喝工作了200年。 非常震惊对吧? 但别忘了,鲁班是人工智能,而且它还在快速学习。 无论是表演能力还是风格转变,都在快速进步。 如果设计师还在努力加班、争夺产能,你总会面临比你更努力但价格更低的竞争对手,甚至会受到工具和人工智能降维的影响。

我曾经面试过一位来自一家大公司的候选人。 我问他卡通人物,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 他说自己是一个像素迷,他会找出设计稿中任何不精确的元素。 或许与不那么严肃的设计师相比,她的设计态度值得称赞,但如果与能够智能纠错的工具相比呢? 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是未来不断涌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还有人工智能超乎想象范围的碾压。

因为鲁班是从大规模数据中抽象出来的具有设计能力和设计执行力的产品,这就决定了它的上限——它的最好水平和人类最好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但机器的下限,或者说最坏情况的水平,比人类设计要好得多。

因此卡通人物,我判断人工智能设计将处于中上水平。 不会达到顶峰,但会比很多刚入行的设计师更好。 这可能是刚从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社会初创阶段的压力会比他们的前辈高很多。 你将无法在低水平停留太久。 ,我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设计执行能力。

对于高水平的设计师来说,我认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如果你知道它的原理,你就会知道哪些事情可以由机器完成,哪些事情应该由自己完成。 我认为未来的高级设计师永远是稀缺的。

——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负责人乐成

3、30岁以后设计师的未来在哪里?

换句话说设计师是干什么的,30岁以后的设计师应该打造哪些核心能力? 我试图从别人可以感知的角度来描绘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1.作品的商业价值

国内外设计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设计师的飞机草稿。 图片很漂亮,但只是飞机草稿,还没有客户付款。

这些作品其实是“不成功的”——炫酷的效果没有成功解决问题,没有打动客户,因此没有商业价值。 另外,B端字段的设计与C端有很大不同。 很多设计师都把“用户体验”视为政治正确,但“用户体验”本身并不等于“用户需求”,更不等于“商业价值”。 虽然注重用户体验并没有什么错,但只注重用户体验只会是杯水车薪,越走越远。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B端的场景——用户体验集中在一段路。 例如,如果小张从某个地方回家,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让他闭着眼睛从起点瞬移到目的地。 用户需求是一个城市的宏观视角,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用户,包括乘客小张、司机小王、交警小李,还有他们的上级、城市管理者……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

这里,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存在协作和利益冲突。 如果你试图取悦所有人的“用户体验”,你只会迷失方向。

作为一名资深设计师,设计视角必须能够在宏观和微观观看距离之间灵活切换。 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核心价值,从微观上打磨可用性,才有可能输出具有商业价值的设计方案。

2、给团队带来积极的影响

初级和中级的设计师需要注重磨练自己的技能。 但到了高级阶段,仅靠视觉表达还不足以“可玩”。 你还需要考虑它能给团队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

比如输出方法论提高团队的设计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 设计师的视野必须广阔。 他不能只看手头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看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环节,延伸到团队的产出效率和质量。 甚至可以尝试给需求方或者开发方赋能,让整个团队更加敏捷。 总之,只有将个人能力输出到团队成果中,个人价值才能得到验证甚至放大。

3、开拓能力是稀缺资源

一些设计师抱怨产品经理给出的原型图不够详细,甚至不够美观。 如果设计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根据原型放置图标、按钮等元素,那么他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 不满足于已知的东西,洞察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在别人停下来的地方继续探索、深入挖掘,在约束范围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这种敏锐性、好奇心和自我驱动力是开拓能力的基础,也是区分优秀设计师与普通设计师的关键。

4.最后

想要获得个人竞争力的护城河,你需要不断拓展你的认知边界,重新定义你的能力范围。 知识有复利,能力也有复利。 30岁以后,正是收获复利的年龄,而不是在舒适区感到焦虑和恐惧。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