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通形象 > 模仿属于卡通形象的表现手法吗-国产动画能否“再现”童年?
2023
07-03

模仿属于卡通形象的表现手法吗-国产动画能否“再现”童年?

文字| 瑞英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别宣传片。 众多从小到大的经典动漫人物来到冰雪世界,一展英雄风采。 影片勾起了属于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中国动画独特的风格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和传统。

孙悟空、哪吒、阿凡提、葫芦娃、二郎神等加入战斗。 不少网友直接给叶清晖打电话。 可想而知,他们的童年有多少人属于他们。

但现在,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除了这些经典的动漫人物之外,我们还能给中国的孩子们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呢? 为什么诺大影视市场上的中国动画作品这么少? “中国动画怎么了?” 这是很多关注国产动画发展的人提出的问题。

照亮童年的光芒

动画片在我国发展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1926年卡通人物,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片《画室大闹》拉开了中国动画的序幕。 随后他们于1941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打响了中国动画片出口国外的第一枪。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进入“黄金时代”。 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流砥柱,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动画人才,创作了许多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 在“走国风之路”口号的启发下,艺术家们努力寻求漫画艺术风格的突破,京剧、剪纸、水墨画等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漫画活跃起来。屏幕上。 以《三和尚》、《鹬蚌相争》、《大闹天宫》等为代表的动画片多次在各类国际比赛中获奖,赢得国际同行的好评。

以动画片《大闹天宫》为例,它是中国动画片的经典之作。 其造型独特、不拘一格、包罗万象。 它挖掘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古代绘画、寺庙艺术、民间年画的特点。 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精湛的表演艺术技巧,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搬上银幕,使动画艺术完全达到了审美的高度。

其主题鲜明深刻,基调明快昂扬,以独特的电影手法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神话意境。 影片展现了奇花异果的福地花果山、巨瀑飞流的水帘洞、气势磅礴、烟霞缭绕的天国世界、地动山摇的仙境战场。 奇幻多变的意境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紧密结合,虚实结合的神话氛围极大地感染了观众的情感,倍增其艺术魅力。 国外影评人表示,《大闹天宫》不仅具有普通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还具有迪士尼式艺术片无法做到的艺术性。 它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国产动画的里程碑。

随着市场的开放,一大批具有资本背景、市场运作经验和先进制作技术的国外动漫公司涌入中国市场。 面对国外已经成熟的动漫运营模式和全新理念,仍沿用传统运营机制和过时理念的中国动漫产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文化发展的战略思维,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制作人流失海外,让本就人才匮乏的中国动画雪上加霜。 一批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盲目模仿国外的动漫作品相继问世。

如何端正观念,保持优势,扭转劣势,学习国外发展经验,探索中国动漫发展道路,重振中国动漫往日辉煌,已成为对产业生存和文化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紧迫命题战略意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首先,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 如今,动画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育、启蒙、思考、希望和梦想,从文化层面提高生活的品味和质量。 从商业角度来看,动漫以及动漫带来的周边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并且拥有不断增长和扩大的市场。

美国、日本等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像形式的定义与我国对动画的传统理解存在较大差距。 在我国,动画片仍被视为“儿童电视”,特指面向3岁至15岁观众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电视或电影节目。 将动画与幼稚、年轻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这种概念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市场定位。 但在很多动漫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动画的定义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 他们相信动画不仅仅适合孩子。

“让3岁到80岁的人看动漫”是日本动漫界的口号。 宫崎骏将成人童话发挥到极致,井上雄彦将《灌篮高手》传遍全国。 国外优秀动画作品的整体风格清晰细腻,背景绚丽模仿属于卡通形象的表现手法吗,人物丰富,表情生动,主题包罗万象。 艺术效果不亚于真人电影。

二是原创性和故事文本的创意问题。 故事创作缺乏创意和幻想的同时,人物造型也缺乏独创性。 中国传统动画片依赖于视觉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民间音乐、剪纸、皮影和年画等传统艺术。 民族传统艺术与动漫的结合是中国动漫的传统和优势。 也是繁荣的源泉。

国产动画发展的基础是具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原创文本和具有民族审美特征的原创造型。

比如《大闹天宫》的动画就有中国京剧脸谱的符号,甚至还可以看到敦煌壁画、民间木刻的痕迹。 独特的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表现形式构成了动画视觉表现风格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然而,自从美国、日本等动画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缺乏正确认识和市场导向的引导下,中国动画出现了以模仿代替原创的行业现象,抛弃了优秀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特色,逐渐与国产动画的初衷有所不同。 彼此相反。

没有现成的,但有传承

最后说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如德行之心、平和和谐精神、尊重自然、诗意人生态度等,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合”的思想。人与自然”。 这些东方文化精髓对于动画的设计理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980年的国产动画《三和尚》由著名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饭,两个和尚挑水吃饭,三个和尚没水吃饭”发展而来,讲述了三个和尚在一起的故事,从有水吃,到没有水吃,最后遇到危机时互相帮助,最后回到有水吃的故事。 该片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 影片中的人物都是在中国传统故事中展开的。 故事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符合人们传统的欣赏心理。

日本动画师手冢治虫认为,《三和尚》是一个民主化的题材,具有国际化的表现手法,无需翻译即可理解。 蜚声海外影坛的《三和尚》、《鹬蚌相争》等动画片,都是成功借鉴传统文化哲学理念后创作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动画作品。 内容要高度统一。 因此,当前的国产动画应该积极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

长期以来,谈到国产化、本地化,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动漫相关软件的成熟运营处于时代前沿,这种普遍看法是不全面的。 技术的运用在动画创作中只起到辅助作用,动画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创作者的想法。 从《大闹天宫》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民族的,越是全球的。 中国动画有很多借鉴传统造型形象的有利条件。 几千年来形成了充足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

没有捷径,但有策略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动画制作方法。 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放在故事剧本和情节安排的编写、动画人物性格和人物造型的创作、创意主题表演场景的创作上,力求忠于原著,深化主题卡通人物,创新再次; 准确把握故事本质、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而音效,包括人物对话和配音,都下了功夫,坚持标准,注重实效。 不要片面追求配音演员的人气而忽视自己的声音和声音是否符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加大画面造型、故事情节的投入,满足观众的视听审美和艺术欣赏标准,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纵观近年来国产动画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的诞生、发展和转变。 国产动画的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新发展道路,将一些中国传统元素和民族文化融入到动画中。 同时,还需要学习国外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运营模式和优秀表现技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吸收其他先进文化元素,对我国动漫产业整体进行重新定位。

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产业,更是一种文化推广和宣传的方式。 只有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把握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创造中国动漫产业的新辉煌。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谭飞、剧评人李兴文、编剧王海林、宋方金、施航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首个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 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影评人、制片人等前来发言,或脱口秀模仿属于卡通形象的表现手法吗,或对话。 意见不一定要一致,但要发自内心。 “说话”就是负责、自我负责,心怀诚心。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