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形象 > ip形象版权注册-写在米老鼠生日那天:迪士尼明年可能会失去IP版权。 这就是我们的“福利”吗?
2023
10-01

ip形象版权注册-写在米老鼠生日那天:迪士尼明年可能会失去IP版权。 这就是我们的“福利”吗?

这种影响力超出了美国总统的IP形象。 版权应该继续属于迪士尼还是进入公共领域?

文字| 王子金

编辑| 郭佳佳

今天是米老鼠的“生日”。

1928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前夕ip形象版权注册,美国首先受到影响。 对失业和破产的恐惧几乎笼罩着每个人。 这时米奇老鼠随着电影《强力汽船》出现在屏幕上。

那时的米老鼠还是黑白相间的,没有戴白手套,眼睛里有两个小黑点。 电影中的他足够俏皮,总能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化险为夷,给当时郁闷的美国人民带来安慰、快乐,甚至是面对危机的勇气。

这种情感价值赋予了米老鼠巨大的吸钱能力。 1933年吉祥物设计,濒临破产的老牌手表制造商英格索尔与米老鼠的创造者沃尔特·迪士尼合作,将米老鼠的形象印在手表上。 结果,开售首日就卖出了10000多只手表。 《华尔街日报》曾评价米老鼠是拯救危机的经济学家,其影响力比罗斯福总统还要大。

《强力汽船》中的米奇老鼠

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 Disney+ 今天推出了纪录片《米奇:老鼠的故事》。 但对于迪士尼来说,兴奋的背后也隐藏着隐忧:根据美国版权保护法,一旦2023年结束,第一代米老鼠的版权将不再属于迪士尼,将进入公共领域。 这意味着,即使有人私自下载播放《强力汽船》,或者借鉴或二次创作米老鼠原作,只要不涉及商业用途,迪士尼就不能承担侵犯知识产权的责任。

除了米老鼠之外,一大批迪士尼经典IP形象也将陆续“过期”。

“这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迪士尼说。 图片来源| 迪士尼+

保护原创IP版权,保障创作者收入,是当前主流的“精神权利”。 然而,过度保护似乎对文化繁荣和消费者权益构成威胁。

#多次推动美国修改版权法,因为IP太暴利#

一个IP的吸金能力能有多强? 2021年,精灵宝可梦通过游戏、影视作品、衍生品等渠道总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当年最具商业价值的IP。 根据 Statista 2021 年数据,自 1996 年神奇宝贝形象首次出现以来,全球消费者在这一 IP 上花费了约 1000 亿美元,相当于超过 6000 亿元人民币。

有媒体列出了2022年最具商业价值的IP,《米老鼠和朋友们》排名第三,年总收入829亿美元。 星球大战、迪士尼公主、哈利波特等也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份榜单上的许多IP来说,“衍生”收入占IP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精灵宝可梦》约占75%,《米老鼠和朋友们》约占99%。 %,以礼物形象“出道”的Hello Kitty,其所有收入均来自衍生品。 对于创造Hello Kitty的日本公司三丽鸥来说,其赚钱方式之一就是开发IP,然后广泛授权。

2023年至2027年ip形象版权注册,阿里影业旗下IP交易平台“阿里鱼”将获得包括Hello Kitty在内的26个三丽鸥角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生产和销售权。 图片来源 | 三丽鸥

一些相对年轻的IP也有自己的成长渠道。 在国内盲盒经济的带动下,泡泡玛特迅速吸引资金,上市时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KAWS这位靠街头涂鸦成名的艺术家,他的同名玩偶几乎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随后在二手市场上价格翻倍。 无论是奢侈品牌迪奥,还是平价连锁品牌优衣库,都与KAWS有过合作。

KAWS最初在街头“恶搞”品牌海报,逐渐出名并得到品牌认可。 早期作品曾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举办个展。图片来源 | 知乎@SoPlan

以中国和美国法律为例,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原创作品可以受到终身授权的保护。 但当知识产权成为公司财产时,公司依靠授权谋生的能力就受到了限制。 面对米老鼠这个“老”又赚钱的IP,迪士尼始终不舍得放弃自己的版权。

米老鼠早期,美国版权法对知识产权的总保护期限为56年。 在那段时间之后,第一代米老鼠将被转移到公共领域。 但每当米老鼠的版权即将丧失时,迪士尼就极力游说,要求延长版权保护期。

美国国会确实多次延长版权保护期限,甚至于1998年通过了《版权期限延长法案》:对于企业创作者来说,原创IP的法律保护期限为95年或从创作年份开始。 120 年,以先到期者为准。 由此,迪士尼对米老鼠的版权被延长至2023年底。这项法案被戏称为“米老鼠保护法案”。

#正元洁停刊呼吁关注盗版,但愿意花钱买版权的人不多#

国内对盗版、山寨的谴责从创作者开始。 2021年底,作家郑渊洁宣布《童话王》杂志将于2022年1月停刊,希望唤醒更多民众和相关部门关注商标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舒克、贝塔、路西西都是郑渊洁打造的著名IP。 它们最早在《童话王》中上映,后来被改编成动画等。

“有一次,我在商场里看到一家叫鲁希希的红烧肉店,服务员拿着牙签肉说,请尝尝鲁希希(鲁希希)的胸肉。我说我不能吃,他说你不吃。”不喜欢。你可以吃陆熙熙(陆熙熙)的胸。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郑渊洁曾对媒体表示。

泡泡玛特十大涉案案例图片来源| 七叉叉

2017年,宁波一家超市擅自在商品上使用泡泡玛特商标,泡泡玛特起诉法院,要求赔偿3万元。 直到今年4月,法院才判决超市赔偿泡泡玛特9000元,与要求的3万元相差甚远。 这主要是因为侵权产品销量较低,对原告商标影响力的损害相对有限。

虽然使用了泡泡玛特商标,但超市销售的产品与正品相差甚远。 来源 | IT时报

消费者对于版权问题和山寨产品的态度如何?

某版权交易平台2019年调查显示,51.19%的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关注版权信息,96.1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付费版权。

事实上,消费者为版权付费的意愿在2015年网易云音乐推出数字专辑时就可见一斑。 2015年,陈莉在网易云发布数字单曲《艾若》,售价1元,月销量10万张。 2016年,周杰伦发行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售价20元,不到两个月销量就超过36万张。 数字专辑模式推出半年多来,网易云音乐的付费会员数量增长了两倍。 时任网易市场部总经理袁佛宇认为,这表明消费者对数字音乐产品支付方式的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

10月19日,泰勒·斯威夫特新专辑在网易云预售。 迄今为止已售出超过310,000册。 有网友评论“35元就能买一件艺术品”。来源| 网易云音乐截图

潮流玩具圈、手办圈里也有支持正版的强烈呼声。 甚至有圈内玩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新手避坑指南》,提醒新玩家不要支持盗版。 还有人分享了如何通过产品细节来区分正品和盗版。

至于支持正版的原因,国内外玩家都提到了两点相似的点。 一是正品质量好,保存时间较长。 二是他们希望支持那些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角色。 以及创造它的个人或公司,甚至支持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小红书,网友称盗版为“祖国版”

#当版权收得太紧时,保护会变成垄断吗? #

对于消费者来说,真实性通常意味着高品质。 律师在分析盗版对消费者的影响时,主要提到盗版产品的质量问题。

但当正品品控难以保证时,消费者该怎么办?

今年3月,泡泡玛特旗下IP骷髅熊猫推出了新系列。 当一群消费者将有缺陷的盲盒寄回总部时,却被告知退回的产品“与原品不符”,拒绝退货或换货。 有消费者收到快递退回的商品时,发现娃娃与寄来时不一样。 有些人甚至没有收到装有娃娃的盒子和随附的卡片。

据媒体调查,消费者纷纷猜测:要么是泡泡玛特内部有“内部人士”偷偷调换包装,导致发出来的产品是假货,要么是该系列是由两个不同工厂生产的。 两家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异过大,导致检验人员误认为其中一家工厂生产的盲盒是假货。

无论哪个原因属实,都指向泡泡玛特的管理问题。

正品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例子有很多。 近日,有网友晒出了自己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看到的Lina Belle吊坠。 娃娃五官严重变形,网友称“哪里都缝不正”。

“放进夹娃娃机里,绝对是盗版。” 网友评论道,“但如果说到正品的品控,那就失去了正品的意义——粉丝不是韭菜。”

像韭菜一样收割大众——这就是为什么当迪士尼多次延长米老鼠的版权时,很多人提出质疑。 知识共享组织创始人之一埃里克·埃尔德雷德曾指责《米老鼠保护法》违反了版权法,甚至违反了美国宪法的初衷:促进科学和有用艺术的进步。

事实上,当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于 1710 年在英国颁布时,其全称是“一项鼓励学习的法案,在有限期限内向印刷书籍的作者或购买者授予权利”。 企业的过度保护,影响了创作者对经典形象的二次创作,或者影响了大众对文化的传播和吸收。

自2017年起,个人字幕翻译家、动画学术党副主编马小贵在bilibili上上传了各国动画作品的中文翻译,但经常因版权问题被平台拒绝。 不过,根据当地法律,这些作品已经进入公共领域表情包设计,可以用于非商业传播,有的甚至可以出售。

“如果给予作者专有权,读者的利益自然会受到挤压,他们将无法自由地分享知识。” 马晓义说道。 他认为,视频门户下架字幕组翻译的公有领域作品,是试图“将公共利益锁回内阁”。

一直不愿让米老鼠进入公有领域的迪士尼,竟然推出了自己的电影《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些电影均改编自已进入公有领域的经典儿童文学。公共领域。 甚至电影中使用的一些配乐也是公共领域的音乐作品。

“当版权延伸到世界末日时,文化的终结也将到来。” 马晓义写道。

题图来源| 互联网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