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示设计 > 展示设计的分类方法-作为设计师,您如何在整个项目中体现设计价值?
2023
11-10

展示设计的分类方法-作为设计师,您如何在整个项目中体现设计价值?

如何理解设计价值 设计师的基本价值分类 设计价值案例体现设计价值 具体表现方向 1、如何理解设计价值

很多招聘帖子都说,能够插画和制作动画会获得加分,但这个加分只有在满足必要条件后才会被考虑。 如果公司对剪辑和插画的需求量很大,自然会招聘插画师和剪辑师(我上一家公司有专门的插画师和视频剪辑师)。 过去几年,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这些差异化优势获得不错的薪资,但在寒冬里,企业更多地思考如何生存,更感兴趣的是设计能为产品开发带来的价值。

商业设计本质上是为商业服务的。 公司需要用户参与盈利,所以每个部门的业务目标是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分配的。 项目组根据当前部门任务制定相应的项目目标,然后层层分发给设计。 他们的关系总结如下:

因此,判断设计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帮助业务解决问题、帮助实现业务目标。 换句话说,设计价值是设计师通过设计思维/策略/方法帮助企业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根据设计价值,市场上衍生出各种设计师职称,分为更贴近产品的UXD(用户体验设计)和基于UXD的更贴近业务的UGD(用户增长设计) 。 最后,更多的是VD(Visual design),更纯粹的视觉。

我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 公司里的设计师不再只是界面输出。 虽然职称没有变,但是公司对我们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你正在向体验设计师或用户增长设计师迈进。 教师发展。 今天读完我的文章,开阔了视野,前面的路会越来越宽。

2、设计师价值分层

设计师的价值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设计协作、体验优化、成长设计、横向赋能、设计作为业务方,建立业务部门或团队。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前三个很容易实现的。 相信很多人一开始选择设计师的时候都认为设计不需要和太多的人打交道,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然后他们慢慢地将热情消耗在无休止的修改中。 他们开始大喊设计没有前途,想转行很难找到工作等等。然而,真正懂设计的人往往笑而不语。

第一级:设计协作

不知为何,模样被再现。 设计协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收到需求后高效、完美地实施。 这就是我们刚入行时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事情:产品打出原型,设计开始落地,然后进入研发,然后演练等等。很多人甚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设计系统及各装置的功能。 规范差异…

做好这个阶段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需要良好的专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参与产品探索和构思。

第二层:体验优化

之前我在小红书分享过很多关于设计优化的内容,设计前VS设计后。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设计。 只有多积累,多学习,你才能运用自如。

第三层:增长设计

这一阶段的设计师将能够比上一阶段更好地体现设计价值,并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我们需要开放景观,而不是局限于设计本身。 这并不意味着忽视设计,而是基于日常设计界面来考虑设计的意义及其对产品和业务的影响。 它能够以用户为中心提出体验级的优化建议,促进业务增长,因此这一阶段的设计也称为UGD(UserGrowthDesign)。

这时候对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比如用户洞察、数据分析能力等,从这些维度出发,熟悉业务,分析业务,寻找设计机会,制定设计策略来推动业务。 这个阶段的设计师是市场最需要、最稀缺的。

第四层:设计驱动的产品

知其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 产品PRD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它更像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第二个参考视角。 现阶段设计师在团队中的价值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他们从被动的需求接收者转变为能够主动提出需求、整合业务/产品目标、挖掘用户的原始需求、提出当前最优解决方案的战略层面的一方。 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前期不断练习,慢慢积累,等到合适的机会时才能积累。

3、设计价值体现案例

在讲改版案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业务目标。 设计目标源自它们。 这个推导过程并不直观,需要我们进行用户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来推导。 ,最后总结出可行的设计目标。 推导过程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为了让大家理解,我在网上查了很多案例:

1. 经营目标

一般业务目标由决策者在会议上共同决定。 它只是某个阶段的一个大方向,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公式:

以我目前正在做的项目为例,其中一部分可以合并为业务目标,例如:

Q4:通过增加中介岗位曝光度、引导中介参与(上传社区信息),增加社区内容的丰富度

阿里巴巴“五导设计法”中对业务目标和设计目标的定义是:

商业目标 – 利用【某种策略】给目标用户带来【某种价值】,实现【某种变现方式】 设计目标 – 利用【某种设计策略】给目标用户带来【某种价值】来辅助【某种货币化方式]

一开始这会很难理解,因为很多项目实际上只有一个总体目标,并没有细化到这样的粒度。 于是上网查了一些设计师的分析内容,整理了一下,发现大致信息如下:

业务方提出需求,往往伴随着业务指标。 设计师需要将量化指标分解为具有设计执行导向的目标。 简化上图中XX功能的操作路径,需要将整个操作过程的数据拉出来,观察同级功能和子级功能的影响,在哪一步用户流失,有哪些优化方法……可见卡通形象,这几个字背后的工作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2.了解产品的业务场景

此次设计修改也是随着业务的发展而进行的。 为了让设计贴近业务目标,在项目前期,我们深入了解了产品定位和底层业务逻辑,并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用户从我们的产品中得到什么? 为了便于理解,我先介绍一下项目的背景。

项目背景:随着平台买卖、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房屋周边环境越来越关注。 单个房屋的详细信息无法满足用户对整个房屋周围环境的了解,因此推出了社区住房搜索平台。 产品的主要定位是提供社区真实有效的房源信息,帮助用户省时省力地选择优质房源。

问题:由于第三方合作平台的房源信息更新不及时,C端用户(买、卖、租)线下看房时发现房产已经出售、出租。 他们逐渐对平台产生不信任,并可能最终放弃它。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平台引入“社区专家”概念,通过提高中介职位曝光度来引导中间商介入。 落户需要上传小区平面图/平面图/内景图等。也就是说,中介介入后,就会被称为社区专家,APP端的曝光度就会增加,吸引C端用户点击、互动,从而增加房屋交易量(即业绩)的可能性。

这样我们现阶段就明确了为什么这样做:中介通过上传房源信息获得一定的曝光度; 而买卖、租房的用户则利用房屋信息,省力省心,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房产。

3、洞察目标用户特征

产品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 不同的产品面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因此,在前期,我们深入了解用户,了解他们的诉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聚焦设计策略,将产品的核心价值和服务价值传达给用户,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然后我们对这个需求的目标用户(中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我们目前的中介用户特点是:4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73%左右,整体年龄不高,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很高。 工作绩效与住房交易金额直接挂钩。

4. 梳理用户入门流程

社区专家结算流程看似简单,就是上传社区信息图片,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化的决策过程。 整个关键路径从了解结算优势(信息获取)到如何上传(上传图片)再到上传成功(结算成功)。 经过几个关键节点后,开始出现漏斗状的情况,转化率越来越低。

因此,在产品设计之前,我们梳理了用户决策的关键路径:主要是入驻前、入驻中、入驻后三个阶段。同时,我们重点关注每个环节,强化用户的内心感知。并探索设计机会。 观点。

在这些阶段,我们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入驻前:如何让中介机构快速找到入驻入口,明确入驻优势。入驻期间:如何让用户更顺利入驻。 入驻后:如何提升用户对入驻后效果的感知,促进再次入驻。

5.设计目标的推导

至此,产品的整体设计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了。 如果我们前期没有对业务进行宏观层面的拆解和分析,后期的设计可能就找不到设计的重点,导致设计与实际业务场景不契合。

基于这些背景,经过多次沟通,最终设计和产品同学达成了一致。 本次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提高用户信息读取效率,提高用户结算决策效率,提高用户对结算后效果的感知。

6、设计方案实施

明确了设计目标后,最后一部分就是设计的实现。 正确的设计总是围绕产品策略来执行,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方案为用户打造优质的服务体验,那么我们会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来设计视觉方案。

6.1 提高用户信息读取效率

(一)注重传达信息内容

当谈到权益时,设计师的眼光往往体现出一种荣誉感,会让人联想到黑金权益的比较。 但无论是哪种视觉表现展示设计的分类方法,最终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清晰地传达信息内容,让用户能够清楚地明白这是做什么的。 是啊,对他有什么好处。

如果用户无法理解,即使有效到达了信息,最终也会认为广告不明确而关闭。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 产品提供的交互原型有问题。 整个画面并不让人明白这是基本权利和顶级权利的对比。 拿到原型后,一定要提前沟通。 当交互式原型不确定时,不要开始设计。 这在《设计如何提高工作中的发言权》中提到。 待交互评审各方达成一致后开始设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效益展示

对于用户入口的好处,从运营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展示的越多越好。 但为了降低用户跳出率,产品期望查看任务在当前页面的弹框中承载。 由于弹出框携带的信息有限,我们尽量在电脑的一屏上显示当前的任务和主要的好处点。 因此,我们不能在用户能够清楚了解的前提下,无限地增加权益点的数量。

(3) 留存弹框优化

无论使用什么类型的弹框,文案一定要简洁。 不要让用户读了很长时间而不明白你要说什么,然后毫无选择或漠不关心地点击“确定”或“取消”。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单击取消或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对于一般的弹出按钮来说,右侧是主要操作按钮,是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的按钮。 此次优化之前,按钮文案难以理解吉祥物设计,确认的操作与用户自己的理解存在歧义,很容易导致误操作。

6.2 提高用户进入决策效率

(一)统一结算后的视觉效果

结算前后中介状态分为:结算前、结算中(审核中、未通过、通过)、结算后(免费续费)。 其中,红色警告色用于未通过结算。 为了加强结算后中介的视觉效果,还使用了红色,与结算成功的绿色不一致。

颜色的使用在视觉上很混乱展示设计的分类方法,那么后面的红色是不是既表示警告,又表示强调呢? 那么下图中红色的“1笔交易”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解决后视觉效果统一为绿色,使得后续的色彩感知更加清晰,这样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用户都不会感到困惑。

(2)优化进入路径

中介登录后,会员中心立即弹出免费入场任务弹框。 1.0版本完成了整个任务流程:自由进入→进入成功→做任务→自由顶。 灰度推出第一版1.0设计稿时,本以为该产品能与中介实现双赢,但灰度数据显示,中介用户占用率较低。

优化之前,结合后台数据以及和部分用户1V1,我们发现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例如,在与用户沟通时,用户表示不知道成功入驻后是否还需要做任务; 为什么他们在完成任务并将其置顶后仍然需要执行任务; 再次做任务有什么作用等等。

免费入驻 → 成功入驻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即入驻成功有权利吗,或者完成任务有权利吗? 有什么不同? “坚守巅峰”这个词是有歧义的。 他们理解,粘在顶部意味着整个流程完成,而产品方理解“粘在顶部”意味着粘在前端页面的顶部。

(3)如何关闭任务弹出框

一般来说,为了方便用户关闭弹出框,点击遮罩层或者点击关闭。 中介进入后强制弹出结算任务弹框。 1.0版本的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遮罩来关闭它。 在2.0版本中,有一个新的上传社区模式图。 您需要填写过滤模式信息。 关闭过滤器框的最常见方法是单击过滤器框的其他区域。 由于任务原本弹出的显示区域有限,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点击遮罩层。 这时候上传可能会中途中断,体验很不好。

处理方法:添加关闭按钮点击区域。 弹出框只能通过点击关闭按钮来关闭,而不能通过点击遮罩层来关闭。

6.3 APP优化专家入口

买卖租赁用户与中介机构的互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介机构的留存和重入意愿。 进入后,中间用户在APP展示中至关重要。

由于品牌色是饱和度比较高的橙色,所以前期整个页面的可点击区域基本都是品牌色占主导地位,各个强调在最初的视觉上都更强。 当专家位置的视觉强调为橙色时,可能在视觉上不突出;

使用其辅助色蓝色时,存在两个问题:

蓝色辅助色视觉感强(新项目的品牌色不能随意修改)。 当用作按钮时,它更像是主按钮。 后续的设计可能会与其他业务线使用的颜色混淆,用户可能无法区分这两个业务。 关系

设计方面如何解决?

优化之前面对这样的僵局,必须要改变思路。 超越纯粹的页面设计层面来看待转化,我们到底应该设计什么?

这时就需要对模块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明确产品诉求要突出什么,根据产品诉求重新梳理内容优先级,在视觉维度上重新输出设计优化。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