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迪士尼IP授权商-谁能成为动漫品牌授权中的“中国迪士尼”?
2023
07-04

迪士尼IP授权商-谁能成为动漫品牌授权中的“中国迪士尼”?

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带动了众多下游产业的发展。 这一次,以影视内容为主的品牌授权产业占据了先机。

10月19日,继今年8月宣布以9亿元收购《妖气》母公司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后,奥飞动画授权部门陈万灵向记者透露《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授权市场规模已位居亚洲第二。 以本土最大的品牌授权公司奥飞动漫为例。 今年,奥飞动漫品牌授权终端零售收入或达20亿元迪士尼IP授权商,其中热门动漫IP(知识产权)“喜羊羊”品牌授权终端零售收入或达12亿元。 从资本、授权模式、市场反应等变化来看,中国授权市场已占据领先地位,“动漫IP”带动的授权产品泛娱乐消费将爆发。

国漫崛起推动本土授权市场“井喷”

这个夏天属于国产动画。 《蜜蜂宝宝》、《大圣归来》、《捉妖记》、《巴啦啦小妖精之箭公主》……一系列登陆荧屏的国产动画作品吸引了众多关注,国漫IP也火了。 中国动漫品牌授权产业由此蓬勃发展。

当地授权市场的火爆程度也体现在展会上。 最新一届亚洲最大的专业授权交易会——上海国际品牌授权展上,近百家国内外动漫企业、700多个动漫品牌参展。 参展企业中一半以上是中国本土企业,这与往年授权展上外国动漫企业扛起大旗的情况截然不同。

据尼尔森统计,2014年畅销玩具前十名几乎全部是影视动画作品的授权衍生品。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动漫品牌授权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品牌授权市场规模为61.4亿美元,占动漫品牌授权市场规模的2.5%。全球品牌授权市场。 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其中,以动漫为主的形象授权市场规模为34.2亿美元,占中国授权市场的55.6%,发展空间巨大。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静乐表示:“随着国内优质动漫IP的不断产出以及全民娱乐时代粉丝经济的爆发,动漫形象的授权价值将不断扩大,在中国,价值就像滚雪球一样增加。”

此外,品牌授权目前正在扩展到所有年龄段。 陈万灵表示:“奥飞动漫拥有多年K12级别(14岁及以下)IP运营经验,相关品牌授权市场日趋完善,下一步计划将业务拓展至K12以上。” “它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原创动画平台之一,其动画针对多个年龄段,这将有助于奥飞动画布局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虽然我国整体体量比较大,但除以13亿就非常低了卡通形象,与美国、日本相比ip形象,还比较落后,动漫品牌授权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 中国动画学会研究部主任宋雷指出,“相对落后的现状也说明我国动画品牌授权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卖形象”到“一站式”专业授权

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中国品牌授权市场呈现“两高一低”的特点:“两高”意味着国漫的崛起让动漫形象授权产值再上新高,中国品牌授权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通道。 “一低”是指授权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 下一步,要不断提高授权市场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推动市场不断发展。

“授权其实是一次深刻的商业体验。”陈万灵告诉本报记者,授权不仅仅是卖卡通形象,而是简单地将其“贴”在文具、服装等消费品上。 这种粗放的动画授权1.0时代即将结束。

“中国动漫授权产业真正崛起的机会不在于动漫形象的数量,而在于品牌商与授权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上海持牌人刘先生说。

如今,国内品牌授权市场已经升级,过去粗放、简单的贴牌生产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授权方提供一站式授权服务,包括产品设计、渠道拓展、营销推广、品类管理等支持,是品牌授权的新趋势。”陈万灵说。

对于未来授权行业的发展趋势,陈万灵表示,一是“动漫IP”带动的授权产品泛娱乐消费将爆发; 一站式”专业授权;第三,竞争将加剧,市场也将巩固并催生“中国迪士尼”。

谁能成为“中国迪士尼”

虽然中国品牌授权已经开始走在前列迪士尼IP授权商,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014年,美国迪士尼在消费品和主题公园两个相关领域的总收入达190亿美元,创造利润40亿美元。 而其影视制作部分,即票房和电视动画,仅贡献了73亿美元的收入和15亿美元的利润。 动漫的授权收入是其制作本身的两倍多。 某动漫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品牌授权做得不错,影视公司的品牌授权仅占营收比例很小,品牌授权市场尚不成熟。

授权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但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位长期关注品牌授权的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我国授权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画廊设计、产品策划、营销、渠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操作,人才严重短缺。 其次,授权行业是一个多边跨境行业。 文具、服装、快速消费品等授权品类不同,相应的分销渠道和生产链也有很大差异,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最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授权产品支付的价格仍然较低,市场有待培育。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能成为“中国的迪士尼”呢? 陈万灵认为,能否成为“中国迪士尼”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持有IP的潜力; 二是品牌授权方与被授权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洞察中国授权产品的消费情况。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