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半导体ip授权服务是什么-《2023年中国半导体IP产业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
2023
10-24

半导体ip授权服务是什么-《2023年中国半导体IP产业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

九层平台从疲惫的泥土开始。 半导体IP作为半导体产业精细化的成果,以可复用的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系统,让用户专注于自身优势和价值的创新,让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

半导体IP作为半导体产业精细化的成果,以可复用的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系统,让用户专注于自身优势和价值的创新,让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

近年来,半导体国产化的紧迫性已成共识,而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一环,半导体IP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告将介绍中国半导体IP产业发展概况、分析细分领域特点、展示优秀企业案例、推断未来趋势,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半导体IP产业,助力发展。半导体IP产业的发展。

中国半导体IP产业发展概况

半导体产业高度垂直差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驱动力的变化催生了对IP的需求。

半导体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通常也称为IP核,是指芯片设计中预先设计并经过验证的功能模块。 位于半导体产业链的顶端,为芯片设计厂商提供设计模块。 按产品类型可分为处理器IP、接口IP、其他物理IP和其他数字IP。 本报告主要分析前三类半导体IP。

半导体IP是半导体上游供应的关键环节,已逐渐成为芯片设计的核心产业要素和竞争力。 半导体IP作为垂直分工程度较高的行业,是产业分工精细化的结果。 在轻设计时代,设计公司可以通过购买成熟可靠的IP解决方案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形成了一个可复用模式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系统。 圈子,让用户专注于自身优势和价值的创新半导体ip授权服务是什么,让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

在摩尔定律下,先进的工艺节点不仅提高了芯片单位面积的性能、降低了单位成本,同时也显着增加了芯片的设计成本和设计风险。 为此,芯片设计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分担风险和加速产品上市的考虑,正在使用更成熟的半导体IP。 近年来吉祥物,随着下游市场主导力量更替,在消费终端市场疲软、消费电子芯片库存堆积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汽车、AI、工业等领域芯片供大于求。 下游市场驱动力的变化也催生了新的驱动力。 IP 要求。

行业格局中,大的永远是大,小的永远独存。 IP完备性和生态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因素。

IP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 行业主要参与者几经更迭。 当前市场竞争格局逐渐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和CR10分别高达66.2%和79.3%。 但由于IP核的定制性,小公司在获得部分细分市场的核心知识产权和应用后,可以迅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保证其正常运营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因此,亿欧智库对IP厂商的评价主要基于三大指标:IP完整性、生态能力和差异化特征。 其中,IP完备度越高、生态能力越强,厂商竞争力越强; 但后来者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半导体ip授权服务是什么,抓住差异化特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迎头赶上。

据EO智库研究显示,半导体IP与专注于芯片设计的下游客户的杠杆比为1:100。 预计2022年中国半导体IP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8.8亿元,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0%,增速超过全球半导体IP市场规模。

虽然2022年后半导体行业将进入下行周期,但不会造成上游IP的过度波动。 一方面,IP本身的营收模式意味着授权产品的利润空间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市场的新兴需求不断提升IP价值。 尤其是中国市场,背靠广阔的下游市场和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要求,中国半导体IP的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半导体IP产业细分分析

从产品衡量要素来看,半导体IP衡量要素除了衡量IP完整性、生态能力和IP厂商差异化特征外,还涉及四大分析维度:技术能力、量产能力、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由于国内IP产品种类较少且分布不均,竞争格局尚不明确,难以进行详细的指标评估。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IP在自主可控性、技术水平、工艺节点覆盖范围、行业标准等方面均弱于国际厂商。 随着本土化需求的推动,依托广阔的本土市场以及人才水平、技术水平等优势,国产IP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收入模式来看,IP收入模式由早期许可(License)和后期版税(Royalty)组成。 海外领先企业均采用收取IP授权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的收入模式。 除了采用类似的营收模式外,国内半导体IP公司还提供基于自主设计IP的芯片定制服务。 海外龙头企业商业模式成熟,客户稳定,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特许权使用费; 而国内IP厂商尤其是新兴厂商进入市场较晚,其业务收入仍主要以授权费为主。

从产品细分来看,近十年来,由于智能手机/手机的爆发式普及,处理器IP的IP份额出现了快速增长。 未来,预计处理器IP仍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其占比将逐渐下降。 目前,处理器IP被海外龙头垄断,主要是ARM,特别是在CPU IP和GPU IP方面,国产IP占比很小。 究其原因,国产IP主要面临三大发展痛点:技术壁垒、生态壁垒、产品壁垒。

就市场份额而言,接口IP现已成为第二大IP类型。 据IPnest预测,接口IP的市场份额有望在2025年超过CPU,成为增速最快的IP类别。 主要增长来自与数据中心高度相关的PCIe IP、DDR IP和Ethernet/D2D。 目前,国内IP中,接口IP布局、产品类型丰富的企业不少,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可跻身全球前三。 但由于部署较晚、技术壁垒较高、生态链不成熟等一系列原因,国产接口IP的发展面临着协议标准化、工艺移植能力、量产验证等困难。 但在产品快速增长和本土庞大市场的支撑下,国产接口IP的曙光已经显现。

此外,物理IP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物理IP被集成到芯片中。 其性能和成熟度也在芯片产品大规模量产中反复验证和优化,不断提升。 商业价值日益凸显。 IPnest数据显示,2021年其他物理IP市场规模将达到8.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17%。 一方面,随着芯片功能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级芯片中物理IP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 此外,物理IP也越来越受到芯片设计公司、系统级厂商等用户的关注。

中国优秀半导体IP企业案例

本报告立足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和要素,涵盖公司规模、团队背景、技术水平、营收能力、发展潜力、知名度等几个核心维度。 它还结合了专家访谈、深入研究等方法。 最终确定入选本报告优秀企业案例。 作为在半导体IP各个细分领域既有实力又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吉祥物设计,入选企业不仅树立了标杆进行奖励和激励,也为行业及相关技术的部署和应用提供了参考经验。 具体企业如下:

辛耀辉

作为中国领先的专注于先进技术的IP公司,鑫耀辉致力于先进技术国产半导体IP的研发和服务,突破“卡脖子”技术,完善国产先进半导体技术IP的生态链。 凭借高质量、高稳定性、强兼容性、跨进程、可移植等IP产品的独特价值和技术优势,以及强大的本地支持服务,服务于高性能计算、数据等广泛行业。中心、智能汽车、5G、物联网、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数字社会的各个重要领域。

中银卫

中银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先进工艺技术IC设计的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IP自主研发和服务,赋能芯片设计和SoC定制解决方案,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 、5G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企业级领域。

赛方科技

StarFiv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提供全球领先的基于RISC-V指令集的CPU IP、SoC平台、开发板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是中国RISC-V软硬件生态系统的领导者。

芯原科技

芯原微电子是一家依托自有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 在芯原独特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PaaS)商业模式下,通过基于公司自有半导体IP的技术平台,芯原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从定义到测试封装的完整产品。 半导体产品,为包括芯片设计公司、半导体垂直集成制造商(IDM)、系统制造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在内的各类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半导体产品替代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周边、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行业应用领域。

以下为报告摘录:

扫描二维码加入社区并获取完整报告

文章不错,点击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