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idjourney > midjourney ai创作工具-AI在哪里撞击商业艺术创作者?
2023
07-04

midjourney ai创作工具-AI在哪里撞击商业艺术创作者?

3月底,一则消息让姜玉婷紧张不已。 据称,某数字雕刻软件最新测试版接入了AI(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一键建模”。 测试过程中,软件仅用了2分钟就根据用户绘制的2D草图生成了相应的3D模型,完成度很高。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辟谣了,这只是一个恶作剧的假新闻。 作为一家设计公司的美工,姜宇廷对这个早先的愚人节玩笑笑不出来:“如果AI可以轻松处理3D建模等相对复杂的任务,那我们这些当美工的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科技话题。 横空出世的ChatGPT引发的全民狂欢余波尚未消散。 国内外科技巨头最近也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此外,人工智能已经在商业艺术和设计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关于“机器换人”的担忧甚至恐慌。

人工智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还是一个无情的对手? 人工智能的“创造”如何定义其价值? 人类创造者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 在商业艺术设计领域,这些问题早已被摆上桌面。

咒语和魔法

去年3月,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发布。 8月,一名游戏设计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艺术竞赛中使用该工具“创作”了“太空歌剧院”。 中途通过此战名声大噪,成为艺术界的热门话题。

出于好奇,姜玉婷去年年底尝试了这个工具。 他将自己的经历描述为“极其害怕仔细思考”:“一开始,我自然感叹AI绘图的强大,不仅绘图速度极快,而且效果也远远超出想象。我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越是害怕,商业用途上,AI完全可以取代人类艺术家。”

英国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没有什么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用MidJourney的过程就像魔术师念咒语一样神奇:只需用自然语言输入文本,MidJourney只需要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就能根据描述生成相应的图片。 理论上来说,文字描述提供的信息越准确、越丰富吉祥物,最终“成品”的质量就越高。

经过多次版本迭代,今年早些时候MidJourney推出的版本拥有更强大的性能。 之前被诟病的光源不一致、字符走样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今年3月,中行“创作”的一组“中国情侣”图片引爆中国网络。 这组电影摄影风格中的画面几乎与照片相同吉祥物设计,尤其是作为画面主体的人物高度写实,无限接近真人,表情和动作也非常自然。

江宇霆感叹道:“一开始我以为画师会失业,后来又觉得修图师也会失业,现在觉得连摄影师都可能失业。”

同事和合作伙伴

人类的工作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尽管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有些人已经开始尝试与人工智能和平共处。

事实上,虽然面世才一年时间,但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AI绘图工具已经逐渐渗透到国内商业美术设计行业。 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使用AI绘图工具早已为业界所熟知,一些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公司也在大规模使用此类工具进行设计方案和效果图。

张迪龙是一家游戏公司的3D美术总监。 他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所在的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绘图工具,协助美术师进行游戏角色和场景的概念设计。

张迪龙举例说,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涉及现实世界中女装的穿着。 然而,他手下的设计师们却都是“钢铁直男”,对时尚缺乏了解。 以前,在设计的起草阶段,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作为参考,但现在可以求助于AI绘图工具,直接生成相关图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细化。基础。

但纵观整个艺术设计制作流程,人工智能目前只能承担配角。 张迪龙表示,虽然各种AI绘图工具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它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材料,远不是最终的产品。 对于平面设计或原画等工作,AI绘图工具确实表现不错,但仍需要手动调整,在3D艺术制作中的作用更加有限。

“以前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 张迪龙说,“在我看来,人工智能还不是我们的同行,但它确实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多、更快、更好,否则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

厨师用刀

如果把艺术设计比作烹饪,那么AI绘画工具就像厨师的得力助手,能够高效、准确、孜孜不倦地完成食材的切割、预处理等前工序。 按照这个逻辑,厨师似乎并不需要担心被这个助手取代——毕竟真正做菜的是厨师,而不是菜刀和炒勺。

青年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体与交互研究所所长余同舟认为,目前业界和业界对于“创意”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公众:“现在我们在讨论AIGC。(人工智能制作内容)经常被拿来与PGC(专业制作内容)工具进行比较。面对AIGC,我们需要思考创作者在哪里。事实上,无论是AIGC也好,PGC也好,创意永远是使用工具的,是不可替代的。”

以去年获奖的AI绘画《太空歌剧院》为例。 是它的“创造者”MidJourney,还是使用MidJourney的游戏设计师? 虽然答案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为这项工作提供动力和创造力的“创意者”显然是人类,而不是人工智能。

另一方面,张迪龙认为,艺术工作者的经验、审美情趣、个人风格短期内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而这些也正是人类艺术家赋予设计额外价值的关键点:“中行制作的图片只是图片,当然可以是徐悲鸿的风格,也可以是萨尔瓦多·达利的风格midjourney ai创作工具,甚至可以是徐悲鸿的风格与混合的风格。”大理的风格,但我们毕竟不能说这是MidJourney自己的风格。”

但人工智能对基础艺术工作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一些从事单一劳动的基础岗位确实可以被人工智能部分替代。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对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有传言称,一些互联网巨头要求旗下艺术家学习AI绘画相关技能并进行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列入“优化”名单。

蒋玉婷觉得这样的要求很合理:“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现在工厂引进了一套新的机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就只能被下岗。 ”

培训师和艺术家

当然,姜宇廷并不想被裁,他开始进一步研究AI绘画工具的使用。 3月28日,MidJourney宣布关闭免费账户通道,他立即付费购买服务,成为付费用户。

张迪龙认为,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方式乃至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人的工作岗位确实可能会被人工智能砸碎,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种也会被创造出来。 例如,人工智能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喂食”和训练来实现迭代甚至进化。 因此,专门从事AI绘画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将是可预见的未来大概率出现的新职业。

与目前依靠人工信息标注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不同midjourney ai创作工具,在张迪龙的设想中,未来艺术领域的人工智能训练师首先需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被训练出独特的风格和风格。独特的价值观。 人工智能。

对于每一个学习艺术的人来说,内心深处或许或多或少都有一个艺术家的梦想。 然而,在键盘上敲下“咒语”,等待人工智能施展“魔法”,这能叫“艺术创作”吗? 这样做的人能称为“艺术家”吗? 在这样的“创造”中,创造者的价值在哪里?

于同舟依然以《太空歌剧院》为例。 他认为,判断现代艺术价值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创作技巧和投入的精力。 相反,原创性和突破性才是衡量艺术品价值的重要依据。 正如杜尚依靠购买的小便池成就了现代艺术经典《喷泉》一样,《太空歌剧院》的价值也在于其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绘画创作和竞赛:“如果有另一个人拿着一幅画作用人工智能来参加艺术展览只是一种模仿。”

厨师与菜刀、机床与工人的神话或许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怀揣着艺术家的梦想,姜宇霆现在更迫切的需求就是成为一名培训师,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