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间设计 > 多维度空间设计-浅谈儿童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
2023
11-21

多维度空间设计-浅谈儿童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

一、浅谈儿童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 摘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笔者设计的一所幼儿园为例,阐述儿童空间设计如何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空间感知沟通 摘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笔者以某幼儿园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儿童空间设计。

2. ywords: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空间意识交流 中文分类号:S6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无论是心理事实还是生物事实,都始于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接触 H Wallon Children's Space Due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设计师无法凭自己的感受来创造出成年人喜爱的空间环境。 因此,在设计中,充分了解使用者即儿童的心理特征,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儿童心理发展与空间的关系 1、儿童心理发展 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 Wallon将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时期,即运动的发展期(出生至3岁),主观

3、人格期(35、6岁)、客观期(5、611、12岁)和青春期(12、14岁及以后)。 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者是37岁的学龄前儿童。 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发展的阶段。 在孩子入学初期,即从小班到中班,孩子还处于主观世界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对自我世界比对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摆脱无法了解自己的困境; 在后期,即从中班到高级班,孩子的主要兴趣从自身转向外部事物。 这主要是由于儿童交往的扩大以及学校教育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观的、片面的、孤立的,而是形成了客观的、相互联系的认知系统。 2、儿童心理发展与空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卡通人物,孩子们

4、幼儿园阶段的成长主要体现在感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感知包括对颜色、光影、声音、形状、材质等具体存在的感受和反馈; 以及逻辑和客观性等抽象存在。 对接触等方面的认识加深。 沟通技巧包括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以及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儿童空间设计对儿童心理的满意度总结成下图: 表1: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与空间之间。 发展特点、满意度、构图、空间营造手段、前期主观、自我意识、安全感、儿童尺度、软空间、单人游戏、室内游戏空间后期,主观向客观转化,感官体验丰富外部环境、多维丰富的空间体验交流空间(趣味公共空间)、团体游戏的户外游戏空间和大型室内活动空间、自然环境感知、

5、自然环境(室内外空间的对话) 3、挪威特罗姆瑟幼儿园儿童空间营造案例——五彩奶酪(图1),从外观到内部多维度空间设计,就像一块诱人的奶酪。奶酪,长方形的形状,带有木皮,不规则分布的彩色圆孔,室内空间也充满了光滑的可攀爬的彩色不规则孔,为孩子提供了有安全感的多彩体验。 哥本哈根阳光幼儿园的光世界放弃了色彩的运用,将大量的阳光引入室内,并利用白色的织物和灯具造型营造出柔和梦幻的感觉。 瑞典特勒斯幼儿园(图2)流畅的线条形状就像母亲子宫里的婴儿。 采用纯垂直材质,强调流畅的线条。 纯净柔软的建筑表面带来宁静与安全的感觉。丹麦DRAGEN幼儿园——不可定义的空间(图3) 儿童活动的连续性和随机性使得儿童空间具有不可定义的特征。 坡道

6、楼梯、楼梯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活动体验。 走廊和楼梯也可以融入各种元素,成为孩子们互动和玩耍的空间。 柏林童话世界幼儿园讲述了一个故事。 孩子们对故事的迷恋是每个成年人都有的记忆。 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这所翻新的幼儿园是在儿童参与的基础上设计的。 孩子们从这个虚拟世界中学习。 在实现它的过程中享受无尽的乐趣。 日本河治县布布幼儿园与自然的关系是直接的,仿佛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内部采用全木结构。 以上幼儿园都向我们展示了特色突出的儿童空间的各种特点。 虽然作者强调了其突出特点之一,但事实上,成功的儿童建筑在色彩、造型、形式等多方面都满足了儿童的心理。 、光、空气、甚至声音,这些都是构成儿童空间的重要元素。

7、只有更好地组织和调动这些要素,才能创造出真正让孩子满意的空间。 社区幼儿园设计案例分析以一栋在建幼儿园建筑为例,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儿童空间的设计特点。 这是一所位于居民小区的幼儿园。 该地块位于社区东南部,东侧毗邻小学。 共有15个班级,用地面积4674平方米。 根据建设详细规划要求,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500平方米。 幼儿园15班所需。首先,通过对地形的分析,得出东西方向狭长的地形提供了较好的采光面,但也面临着交通流线过长的问题。 与小学的关系比较微妙。 既要避免相互干扰,又不能孤立。由于阳光对孩子的重要性,作者在设计之初就决定将主体建筑布置在地块的北侧。

8、尽量留出南行活动空间。 经过人流分析,确定幼儿园主入口位于地块西侧,面向社区主干道,避免靠近小学主入口。 同时,北侧设置了二级入口,方便片区居民上学。 东北侧设置后勤入口,利用小学。 机动车返回停车场的情况。 在设计之初,作者希望给这个儿童建筑一个主题,使其能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这个主题是开放的、可发展的。 幼儿园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活动室和宿舍。 这些空间成为15个类似的小单元,它们通过其他附属空间连接起来。 儿童审美的原始性提醒我们,在为儿童设计居住空间时,应抛开成人的审美习惯,用最原始的形式来表达美。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建造特点,笔者决定使用立方体作为叠加

9. 单位。 于是,笔者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码头上堆放的色彩缤纷的集装箱的形象。 当这些具有特定模块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时,它们就表现出了内在的逻辑和自我生长的能力。集装箱的故事开始后,作者尝试了诸如“用机车拉动负载”等概念, “容器怪物”和“积木”,但我总感觉受到具体形式的限制。 经过几轮的比较和制定方案,作者确定了架构形式Abstract,去掉所有外部逻辑,简化为一个简单的容器组表情包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块组”。 它可以是“容器”,可以是积木,可以是“抽屉”等等,任何孩子能想象得到的东西。这组组合是自由的,但也是受到限制的; 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同样的逻辑进行叠加或缩减,也允许变异。 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系统。

10. 能力“群体”。 图4:幼儿园鸟瞰效果图。 每个活动室和宿舍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按照9mX12m和3mX12m的模块布置组合。 活动室应阳光较多,放置在南方,宿舍则应相对安静多维度空间设计,放置在北方。 。 这些班级单元在地块北侧一排排列,前后交错,就像一组自然堆叠的集装箱; 幼儿园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型活动室,包括音乐体育室、美术室、电脑室等。它设置在地块最宽的地方,作为一个单独的大体块存在。 两者之间形成了幼儿园的主入口,而交通空间则是连接这些体块的绳索。在完成了基本的空间设置后,营造一个有趣的室内空间成为了首要的任务。 由于集装箱的组合具有前后关系,因此北侧走廊具有可伸缩的空间。

11. 空间。 儿童在活动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避免受到伤害,因此需要避免儿童活动空间中出现阳角,因此作者采用倾斜的墙面来完成收放的过渡。而且,北方的色彩走廊与广场一致。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条色彩变化、空间变换的走廊。 为了使建筑北侧免受风吹雨淋,同时保持通风和采光,笔者在建筑北侧搭建了一条走廊。 白色的墙壁上布满了洞,色彩缤纷的内墙通过洞暴露出来,丰富了北侧原有的交通空间。 孩子们可以在色彩的变幻中旅行、躲藏、在上下层互相打招呼、闲聊。 在角落里说话,可以观察外面的树叶和行人,感受光影,这里成为孩子们感知世界、增加交流的地方。 空荡荡的主入口大厅具有连续性,表达出与冲天内院的亲密感。

12.出于亲近自然的愿望,内院的树木生长在二楼平台之上。 活动室与综合室之间的走廊与室外活动场地直接相通。 从走廊上可以看到整个活动场地。 同时,综合室还可以与室外活动场地直接关联,使室内外公共活动成为一个整体。 从宏观到微观,材料的质感也是儿童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柔软的触感可以带来实际和心理上的好处。 为了保证安全感,笔者设计的地面采用了环氧树脂自流平。 墙的下半部分在儿童能够触及的高度范围内。 采用弹性墙漆。 楼梯扶手、窗台等孩子经常接触的部位均采用实木材质,避免受凉。 摸起来很难。 孩子的心就像一个宝箱。 作为一个成年人,作者只希望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足够自由的空间,让恐惧和不适消失,让信任和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发展》1941,H Wallon 注:请以 PDF 格式查看文章中的所有公式和图表。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