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设计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完整版2022视频-2022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x 12页
2023
1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完整版2022视频-2022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x 12页

2022年建筑设计消防规范版 2022年建筑设计消防规范版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繁荣,建筑设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其中消防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此,必须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2015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设计时,会存在很多困难,因此需要权衡整体与局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好防火工作,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灾后的损失。 1建筑设计中消防的必要性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时期,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严格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相应的对策就是建筑层数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这也给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带来了难题。 建筑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消防设计。 2 建筑设计防火现状 2.1 建筑火灾的起因大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大部分建筑将是多功能、综合性建筑。 其中,电脑、电视、电梯、灯光、烤箱等电气设备会组成复杂的电路系统。 一旦发生事故,火灾将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而且,现在很多建筑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引发火灾的可能性更高。 很大。 2.2消防设备存在隐患。 虽然建筑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不少建筑的消防设备仍然存在不少隐患,尤其是高层建筑。

如果某个楼层发生火灾,第一选择是向室内消防设备供水。 但如果是大规模火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完整版2022视频,消防设备的供水就会不够。 而且,如果消防设备本身损坏,在等待救援时就会错过灭火机会。 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最佳时机。 2.3 火势蔓延路径较多,疏散困难。 现在城市中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有很多层并且人口密度很高。 如果发生火灾,火势势必会蔓延至高层。 安全疏散也是以走廊疏散为基础的。 但由于人口密度大,火灾发生时人心惶惶,可能会出现拥堵、踩踏等严重后果。 3 建筑设计中防火方法的探讨 3.1 防火设计的基本方法 防火方法按国家规范的各项规定执行[1]。 规范规定了建筑设计师必须遵守的各项指标,建筑设计师根据规范中的内容进行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师的唯一选择。 然而,这也制约了建筑设计师的创新和才华,也制约了我国建筑的发展。 3.2 建筑防火性能设计方法 建筑建成并满足通用消防设计规范后,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下进行建筑性能防火设计。 基于性能的建筑消防设计将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以得出最优解决方案[2]。 4 建筑设计中有关防火问题的措施 4.1 关于消防电梯和消防通道 为了防止火灾发生时惊慌的人群给消防人员造成麻烦,消防电梯不应像普通电梯那样注重空间。

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最好直接加大强弱电投入,把普通电梯行业变成消防电梯吉祥物,增加安全性。 当多辆车辆进入火灾现场时,如果没有逃生通道,将会影响消防行动。 消防通道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让消防车辆通过,以便尽快到达火灾地点,遏制火势蔓延。 4.2 关于防排烟 机械加压送风和开外窗是建筑物排烟的两种方式。 虽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允许并部分提倡疏散楼梯间、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表情包设计,但如果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区域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机械加压送风和自然排烟更安全可靠。 为了排出火灾时产生的大量浓烟,应在建筑物的各个地方安装排烟装置。 4.3关于安全疏散通道和灭火装置,为了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3]。 一旦发生事故,必须迅速撤离。 这时,需要通过安全疏散通道进行疏散。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通道必须大于或等于建筑物相对方向的两个安全出口。 而且,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也必须按照《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规范》的规定。 高层建筑应设置临时避难场所。 发生火灾时,能够让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到安全地点的唯一逃生手段是安全疏散路线。 沿着疏散路线找到安全通道后,即可到达安全地点。

《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规定,首层楼梯间必须设置直接面向外界的出口。 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外部出口可建在距楼梯15m处。 4.4 关于灭火装置 灭火装置应放置在人们无需刻意寻找就能一眼看到的地方。 发生火灾时,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寻找灭火装置的位置。 灭火设备应放置在易于接近且不妨碍灭火或疏散作业的位置,但不应放置在不适合灭火设备的潮湿或酸性环境中。 并且必须由专人定期维护和管理。 4.5关于防火玻璃,应该知道防火玻璃并不等同于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不仅要能承受火焰的高温,还要能承受温度的突变。 可见多层夹胶玻璃是最佳选择。 夹丝玻璃只有在小面积使用时才有效; 夹层充满液体的防火玻璃在实际中很少使用。 现实生活中,如果想用玻璃来切断大面积的火灾,不仅需要专业厂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资料,还需要获得消防部门的书面批准。 4.6 关于楼梯间 楼梯间是建筑物内人员疏散的主要安全疏散通道。 楼梯间的防火设计有以下要求:安全疏散的楼梯必须上下直通; 地下室的楼梯间必须有防火隔离措施,不得与上面楼层共用同一楼梯间; 必须保持楼梯之间的距离,以便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指从屋内到屋外、屋内到疏散楼梯间、到外部安全出口的室内通道。

安全疏散走道有以下要求:走道设计应简洁明了,防止人员疏散时跌倒; 走道的墙壁、地板等必须绝对符合《建筑物室内装饰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应尽可能采用室外楼梯作为疏散的主要手段。 4.7关于地毯铺设问题,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也纳入建筑消防设计。 现实中,在很多酒店、宾馆、娱乐场所,设计师都会在大堂、过道、楼梯间等处铺设地毯,虽然这样在视觉上提升了店面的档次。 然而,大厅、走廊、楼梯间等都是安全疏散通道的重要区域。 有些地毯的表面是通过某种手段使其达到建筑设计标准的。 但是,如果地毯的纤维材质没有通过国家防火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那么在这些区域铺设地毯,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非常危险。 5 结束语 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消防设计包含在建筑设计的各个过程中,也备受各领域的关注。 建筑设计师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周密的审议和决定,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不必要的悲剧。 这是建筑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责任,需要建筑设计师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42014,于2014年8月27日颁布。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已达到GB500162014的水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诞生于新中国解放后。 有大量浪费等待改善,工厂、住宅等建筑的建设也是如此。 工厂、住宅等建筑的消防设计必须有标准,但旧中国没有系统的建筑消防标准。 为了暂时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工程部技术司组织有关专家翻译了1954年11月苏联批准的《工业企业和住宅区建筑设计消防标准》H102-54, 1956年1月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 苏联标准可以作为建筑设计师和建筑院校师生的参考,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毕竟不具有法律效力。 1956年4月,国家建委审查批准了公安部、建设工程部编制的《工业企业和住宅区建筑设计暂行消防标准》102-56号,并于2007年9月试行。 1956年9月1日。该标准以苏联标准H102-54为基础,是新中国第一个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1954年11月苏联批准的《工业企业和住宅区建筑设计防火标准》102-56和《工业企业和住宅区建筑设计防火标准》H102-54也有8章和2个附录,但前者为72条,后者为103条。 两个标准的基本内容相似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完整版2022视频,只是后者结合我国国情对前者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在必要时增加了注释。

例如,在第一条的适用范围中增加两条注解: (一)工业企业、住宅区以及工业、居住和社会用独立建筑设计时,是否按照本标准的某些规定执行遇到困难的,应当与公安部门协商解决。 (二)六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另行规定。 这两点注释非常重要。 1960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原则和规定》。 该规定共八条、一千余字。 它们不是标准,但具有法律效力。 为便于本规定的实施,国家基建委、公安部还制定了建筑设计消防技术资料,供设计部门参考。 建筑设计防火技术资料的章节设置与标准102-56基本相同,仅在内容上做了一些修改。 但该资料不具有法律效力,仅是《建筑设计防火原则和规定》的资料性附件。 《建筑设计原则与规定》的颁布表明102-56标准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国家有关部门必须重申建筑设计防火的重要规定。 1975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74,经国家基建委、公安部、燃料和化学工业部批准,于3月开始试行1975年1月1日。本规范分为九章和六个附录。 它是在《建筑防火设计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修改的。 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建筑耐火等级、生产火灾危险等级、防火间距; 消防供水,并增加仓库等规定。

《高层条例》与《建设条例》分道扬镳。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地修建了大量曾经罕见的高层建筑。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社会急需相关的设计消防标准,而《建筑消防设计规范》TJ16中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并无规定。 -74、另一方面,《建筑消防设计规范》TJ16-74是1975年3月1日才试行实施的,当时并没有太多其他需要修改的内容。这就是当时国家单独制定并实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消防标准的原因。。1982年,国家经委和公安部联合批准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J4582(试行)由公安部主编,1983年6月1日起试行。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J4582(试行)由北京市公安局联合编制市公安局及北京建筑设计院等19家单位。 全书分为8章和3个附录。 由于当时我国在高层民用建筑建设方面还没有太多的经验,而且准备工作条件也有限,所以该规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它为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消防工作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1995年5月13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联合审查。 建设部批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50045-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自 1995 年 11 月 1 日起生效。

本规范于1997年、2001年、2005年进行了部分修订。《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颁布后,《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继续修订。 1987年8月26日,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经有关部门审查,作为国家标准颁布。 该规范于1988年5月1日生效。规范于1995年、1997年和2001年进行了部分修订,共19章和5个附录。 2006年7月12日,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500162006和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50045-95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各类火灾事故也反映出一些亟待提高标准的问题。 此外,两个标准与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及其他消防设计规范存在一些不协调问题,给规范的实施带来了较大困难。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