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设计 > 产品设计改良设计案例-《产品改进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0-24

产品设计改良设计案例-《产品改进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

郭永彦、徐莉,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摘要:产品改进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它以产品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为驱动,以用户研究为手段,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 它是一种系统方法产品设计改良设计案例,主要起到产品更新的作用。 课程。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创新与改革必须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网络平台和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产品改进、设计、课程改革、创新教育

CLC 分类号:G42 文档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1-0124-02

摘要:产品改进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它基于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用户研究、消费者需求研究等。 它是产品系统更新方法的过程。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创新应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利用网络平台来增强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产品改进设计 课程改革 创新教育

介绍

产品改进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它是以产品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为驱动,以用户研究为手段,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主要起到产品更新作用的系统方法课程。 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地理解产品改进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和约束条件,掌握用户研究、需求梳理、

价值分析、功能改进、功能评估、用户测试等一整套系统方法和产品设计流程。 产品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产品形成和使用过程中的诸多相关因素,满足消费者对材料功能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体现设计者对社会的责任。 《产品改进设计》旨在通过具体课题,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创新方法以及包括策划、研究、构思、分析、表达和评价在内的整个设计过程,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1.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与时俱进问题。 产品设计的对象和内容随着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进步。 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引进最新的设计素材产品设计改良设计案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产品改进设计缺乏系统思维的问题。 由于产品改进设计课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完整的设计项目,缺乏信息研究能力和整理、提炼研究信息的能力,导致设计过程中难以把握创新要点。

(3)缺乏运用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产品结构和技术了解甚少,不熟悉市场行情,不清楚材料结构在形式上的限制因素。 调查过程中竞品分析和定位研究不够ip形象,导致产品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解决方案。

(4)提高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研究的兴趣。 由于设计类学生的具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强,他们在课堂上更喜欢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设计图片和视频来感知设计过程,而排斥纯粹的理论讲解。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偏爱案例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度,影响了知识传递的效果。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设计理论,必须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2、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教学法,使学生直接、快速、简洁地掌握要点,为学生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教师介绍经典案例的设计过程,然后学生讨论分析团队的设计目标案例并做出市场判断和设计评价[1]。 增加设计案例的课程模块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启发性和实践性吉祥物,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3)场景教学法:课程中设计研究部分采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下试用产品,对用户进行现场访谈(图1),用观察的方法观察用户结合实际场景进行操作。 发现设计痛点的过程(图 2)[2]。 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场景中实现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用户需求和环境问题的理解,还活跃了教学氛围。

图1 设计团队进行市场调研

(4)讨论法:讨论法是产品设计课程中常用的方法。 全班随机分成四人一组,每组由组长管理。 每门课程作业都需要小组讨论。 一方面,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让大家参与集体任务,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沟通、分工协作、共同负责的氛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强调教师向学生放权,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由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学。 在讨论教学法中,教师可以适当提供讨论提纲,引入创造性思维方法,深入引导话题,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5)实践教学方式:通过与著名设计公司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实地考察设计工作环境,学习设计流程管理和前沿设计知识。 为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提供有效的设计体验训练平台。 课程考核以作业答辩的形式进行。 学生结合日常练习制作出完整的作业报告和设计模型。 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反馈进行综合评价。

图2 野营灯产品使用情况现场考察

(6)信息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模式:一方面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大纲、课件、案例资料等内容,并设立作业和讨论版块,方便学生课后做题。一流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建立了课程微信账号,定期推送学生以往的作业和最新的设计信息,让学生在相互观察中提高设计水平。

3.产品改进设计教学模块

产品改进设计需要对产品功能、结构材料、用户环境交互、形态、市场价值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课题组在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并参考国内外不同产品设计流程后,形成了产品改进模型。国外。 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每个模块主要解决急需掌握的几个内容知识点(图3)。 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状况重新安排教学流程,并按照“人-机-环境”框架模块进行设计调查和分析[3]。

图3 课程教学模块结构

(一)课程教学模块结构

产品功能分析包括产品结构分解、功能系统图架构[4](图4)、产品功能矩阵展开等。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品,建立产品的概念。从外到内了解产品结构,同时通过产品功能矩阵总结和组织各部件的设计信息。 市场分析部分从分析外部竞争产品和替代产品入手,调查现有产品的缺点和最佳解决方案,研究适合产品改进方向的市场差距,并进行设计定位。

图4 野营灯功能系统图

用户研究部分包括用户流程研究、用户痛点研究和环境问题研究分析。 这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心中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过程的细节,分析每个动作中的问题,结合用户访谈探究用户需求,为产品改进提供设计依据。 。 环境调查包含在用户研究中。 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了解产品的真实使用背景,分析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限制,挖掘潜在的设计需求。

(2)研究信息的整理和分类

团队通过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设计需求信息,但前期调研数据复杂、毫无头绪,缺乏细化和组织。 由于设计师的知识水平不同,即使是同一主题也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结果。 各种资料和信息都是设计师思想衍生出来的宝贵资产,设计师应该建立合理的信息分类体系。 产品需求分类有三种方法:KJ法、产品功能系统图分类法和卡诺模型分类法。 在组织研究信息的过程中,采用KJ法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分类,找出表达相似功能的需求并将其分组,然后对每组内容进行标记,最后分析各组之间的关系组信息并细化概述主要设计要求和相关结构。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价值工程理论将产品功能分为三类: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和剩余功能。 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必要的功能,补充不足的功能,去除多余的功能。 功能系统图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产品的功能构成,更系统地理解功能层次结构。 第三种方法基于卡诺模型理论,将用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分为四类:兴奋功能、预期功能、基本功能和无差异功能[5]。 设计的目标是减少无关紧要的功能,保证基本功能,满足预期功能,挖掘潜在的惊喜功能。 用户需求的卡诺模型帮助设计者区分设计的层次关系,快速抓住设计的要点,把握设计改进的方向(图5)。 为了保证产品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产品改进设计在设计时不应过于拘泥于现有的市场需求,而应注重挖掘潜在需求。

图5:整理野营灯需求

(三)创新思维与设计评价

创新思维遵循从发散到趋同的过程,是从感性思维不断向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 设计发散过程属于感性思维,其常用的创新方法包括形态分析法、检查表法、Triz创新原理等[6]。 设计趋同过程属于理性思维。 常用的产品评估方法包括雷达图法、加权评分法等,通过这些评估方法,从多个设计方案草案中选出最优方案进行进一步开发。 深度设计流程包括产品形态设计、色彩设计和详细效果图设计(图6)。 最后通过制作模型对用户进行测试,并记录用户反馈,作为进一步设计改进的方向。

图6 改进型野营灯设计展览版(设计者:吴倩倩)

结论

总之,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重点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借用互联网平台的信息采集能力和便利会员交流,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提高教学效果。 。 另一方面是建立“人-产品-环境”系统分析框架,借用相关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提高学生在碎片化知识时代的系统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完整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本课题来源于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和华东理工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

[1] 张展,王宏。 产品改进设计[M].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12:84-121。

[2] 戴立农. 设计研究[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9-15。

[3] 赫夫勒(瑞士)。 北欧设计学院——工业设计教学创意[M].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9-11。

[4]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 设计方法与策略[M]. 武汉:湖北华中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年:65。

[5] 杨CC(2005),“精化的卡诺模型及其应用”[C]。 全面质量管理和卓越经营,卷。 16,第 10 期:1127 – 1137。

[6]简兆全. 工业设计方法论[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年:19-34。

[7]张宗登,张红英。 浅谈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设计,2017,30(1):78-79。

[8]刘志勇. 基于详细设计研究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设计,2017,30(3):38-40。

[9] 卢楚愚,姚日载. 《产品设计快速表达技巧》课程微课教学实践探索[J]. 设计,2017,30(15):72-73。

摘自《设计》杂志2018年1月号(下半月)

结尾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