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比赛 > 设计比赛算学科竞赛-竞争分析| 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2024
02-06

设计比赛算学科竞赛-竞争分析| 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说到数学竞赛,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一堆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和漫天飞舞的希腊字母。 这是一档针对数学专业学生的节目。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作为本科生的学科竞赛,数学竞赛的参赛门槛并不高。 今天小静就和大家详细聊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相信看完文章的你一定会跃跃欲试!

一、竞赛介绍

全国数学竞赛(CMC)于2009年举办。全国数​​学竞赛作为全国性高水平本科生学科竞赛,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展示数学基础技能和数学思维的舞台。 为发现和选拔优秀数学人才,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研究素材。

【日程】

初赛:2020年11月28日(周六)上午9:00-11:30

决赛:预计2021年4月或5月在吉林大学举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将于2月通知。

【参加者】

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在校学生。 竞赛分为非数学专业和数学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 数学专业学生不得参加非数学专业的竞赛。 金融数学、统计学等专业学生不限。

【比赛内容】

非数学专业组:

初试内容:高等数学

期末考试内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占总分的比例分别约为80%和20%)。

数学大组:

初试内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占总分比例分别约为50%、35%、15%)。

期末考试试卷分为两类:

大二学生(低年级组):在预考内容中增加常微分方程(占总分比例15%左右)。

大三、大四(高年级组):在大二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微分几何、概率论等内容,候选人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 三门课程的考试题。 增加的内容不得超过总分的50%。

上述试题涉及的各科目内容不超出数学或理工科本科生相应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奖品设置】

比赛设初赛奖(以省、市、自治区为赛区,军队院校为独立赛区)和决赛奖。

初等奖。 数学专业(分甲类、乙类)和非数学专业按实际参赛人数颁发奖项。 各赛区获奖人数总数不得超过参赛总人数的35%(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分别占各赛区获奖人数的20%、30%、50%)类别)。

最终奖。 全国总决赛参赛人数为600人(其中数学专业学生300人,非数学专业学生300人)。 决赛阶段的奖项将根据绝对分数进行。

【推荐理由】

竞赛题目难度不是很大,是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 竞赛内容分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降低了参赛门槛。 非数学专业只要修过高等数学课程即可参加。

比赛设初赛奖和决赛奖。 初赛获奖比例较高。 复习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的学生将更有可能获奖。

另外,在备战的过程中,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比赛算学科竞赛,这对于以后需要考研的同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就有一道来自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的大题。 原题,加上国初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说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了。

2. 往届决赛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共有来自全国31个赛区的138832人报名参加预赛卡通人物,最终选拔539人进入决赛,其中数学专业组220人非数学专业组319人。

经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评审,荣获:数学专业组一等奖(高年级),北京大学陆伟晓等26人,数学专业组二等奖(高年级)同济大学陈艳琪、广西大学顾浩南等35人。 白杨等41人荣获数学专业组(高年级)三等奖; 武汉大学白杨等20人荣获数学专业组(低年级)一等奖; 武汉大学冯健等28人荣获数学专业组(低年级)二等奖,厦门大学罗涛等41人荣获数学专业组(低年级)三等奖; 武汉大学罗建洲等63人荣获非数学专业组一等奖; 清华大学倪赞林等99人荣获非数学专业组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李宇豪等137人获得非数学专业组三等奖。

3.肖静有话要说

同学们报名时应注意。 从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开始,数学专业组将分为数学专业(A类)和数学专业(B类)。 数学专业(A类)仅限双一流院校(含学科双一流院校)学生申请; 非双一流高校考生不受此限制。

4. 准备指南

1.复习大学数学课程知识

在审阅过程中,不要忽视那些你认为很简单的定义,也不要低估定义的重要性。 许多问题依赖于定义吉祥物设计,并通过各种变换而被变换。 只有掌握了定义,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晶为学生准备了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深度讲座视频。 请参阅文章末尾如何获取它们。

2、参考比赛相关辅导材料

此类指导书对竞赛的特点、内容、形式等进行了说明,发布了权威的考试大纲、题型和分数设置,并对每个题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你能理解指导书中的内容,你就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3.多练习真题,模拟实战

当你对知识点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掌握后,你可以通过温习历届比赛的真题来找到自己的题感,通过限时训练和模拟实战,可以确保你可以在赛场上稳定发挥! 小静收集了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和决赛的试题和答案。 快来温习一下问题吧!

4.小贴士

注意总结:每次做错一道题时,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 是粗心、知识匮乏,还是没有遇到过新题型? 总结原因和经验非常重要。

不要贪求太多或太难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要求更多,而不停下来总结和思考,就很难有什么收获; 盲目问难的问题可能会忽略初赛将要测试的简单知识点设计比赛算学科竞赛,或者对待太难的问题。 放到备战决赛的过程中去吧!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