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抖音ip授权平台在哪里-主播“跑路”?抖音电商需寻找平衡点
2023
07-04

抖音ip授权平台在哪里-主播“跑路”?抖音电商需寻找平衡点

随着电商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平台间的竞争也逐渐进入下半场。 其中,平台对主播的“争夺”也被提上台面。 比如,在今年的双11促销中,不少抖音主播选择转战淘宝直播。 为什么有些主播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如何理解抖音电商目前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10月24日晚上8点,天猫双11首轮促销拉开帷幕。

相比之下,同期抖音电商虽然有意将预售时间提前至24日凌晨,但依然没有盖过天猫的风头。

尤其是在罗永浩、俞敏洪加盟淘宝,与李佳琦重组新“直播三王”的帮助下,天猫双11在双11开始前就已经锁定了媒体和用户的注意力。

猫狗之战尚未分出胜负,拼多多、抖音、快手纷纷崛起。

我们不知道在电商争夺战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抖音电商负责人魏文文是否会因为罗永浩和俞敏洪的“逆转”而紧张。

但在双11这个电商行业最重要的促销节点,被头部主播“抛弃”的抖音电商,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1. 逃亡的主播

罗永浩、俞敏洪的“逆转”并不是抖音主播转战天猫的个案。

今年4月,凭借蓝衫在抖音走红的伊犁小傻子加盟淘宝,成为新主播; 三个月后,她成为凭借《朱曾经的无聊生活》吸粉无数的搞笑视频博主,还成功签约淘宝直播。

尽管平台间人才、主播的流动时有发生,但顶级主播的频繁离职也为抖音电商敲响了警钟。

对于主播来说,抖音带来的巨大流量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据拍带网发布的9月份抖音主播排行榜显示,东方精选连续第四个月排名第一,销售额达到5亿至7.5亿元。

然而,依靠抖音流量致富,总有一种有些不稳定的“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的含义。

2017年下半年,抖音开始强化算法,采用“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模式。 当平台拥有流量分配权时,抖音主播的流量话语权很容易被算法的权重削弱。

今年8月8日,有传言称东方精选直播间被抖音限制。 尽管后者否认了这一消息,但8月15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老于八卦”中写道:“建立在外部平台基础上的热闹商业模式,存在很强的脆弱性。”

当时,俞敏洪三缄其口,直到天猫双11开幕前几天才正式宣布进军“淘”。

有趣的是,抖音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有关当前限制的消息。 据光子星球报道卡通人物,2020年上半年,在抖音拥有千万粉丝的李佳琦,其作品浏览量一夜之间从百万骤降到几万。

为了控制流量话语权,抖音限制头部主播流量无可厚非,但此举通过风险转移让头部主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并使其承受着从巅峰跌落的重担。谷底随时不安。

在不确定性的压力下,抖音顶级主播转投淘宝进行多线布局,不仅摆脱了平台的束缚,也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出路,找到了其他吸引新用户的方式在库存环境下。 。

毕竟,当抖音限制头部主播的流量时抖音ip授权平台在哪里,淘宝正在向其发出积极的信号。

一方面,淘宝作为国内传统电商巨头,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大量的日常活跃用户。 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5月淘宝的DAU约为3.6亿。 与抖音不同,淘宝用户有明确的购物需求,这将有助于商品成交率的转化。

另一方面,薇娅、雪梨因税务问题退居幕后后,淘宝尚未能迅速崛起,形成了具有巨大挖掘空间的流量真空区。

对于各有话题的罗永浩和俞敏洪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值得争取的交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播电商的核心是用户信任积累起来的“信任资产”。 当顶级主播纷纷出走时,他们的忠实粉丝就会跟随他们来到新的平台。

在基于用户和流量的电商变现逻辑中,抖音“逼走”头部主播的行为无异于“钱路”的自我判断。

与此同时,淘宝也意识到顶级主播影响力过大会限制平台抖音ip授权平台在哪里,并尝试培养更多中腰部主播。

据红星新闻报道,淘宝直播新生态业务线负责人徐洛9月表示:“你能想到的我们基本上都聊完了(全网的短视频或者直播达人) ”。 淘宝直播的目标是新增100个粉丝过百万的账号。

在直播电商“人货市场”的盈利模式下,抖音电商留不住人,它的敌人就是全网“挖角”人。

2、爱好电商失去“兴趣”

去年以来,“兴趣电商”一直是抖音电商的重点。

与传统的“货架式电商”不同,抖音的“兴趣电商”通过将产品做成内容,然后依靠两条腿:个性化匹配和用户主动搜索,向用户推荐产品和相关内容,从而产生转化。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6月,抖音月活跃用户数为6.8亿,巨大的流量一直是“兴趣电商”的基石。

庞大的用户群体在提供稳定流量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潜在的消费群体。 抖音通过算法程序精准“捕捉”这个群体,并推送内容型产品,实现业务转型。

流量和算法的加持,让“兴趣电商”实现了GMV的飙升。

据多家媒体猜测,2021年抖音电商GMV约为700-8000亿元,较2020年的5000亿元增长40%-60%卡通人物,但仍有较大差距距离抖音电商设定的1万亿元目标。

为了寻找新的GMV增长点,抖音电商今年还提出了“全球兴趣电商”的概念,试图在“兴趣电商”的基础上补充“货架”,增加存在感。全平台电商。 部分。

统计显示,抖音电商产品和广告的渗透率已超过15%。

也就是说,用户每刷100条短视频,就会收到15条“软广告”。 与其他平台的图文广告不同,短视频会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与抖音一直主打的“兴趣电商”背道而驰。 当内容和体验不再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平台的粘性也会减弱。

在打造“全球趣电商”的过程中,抖音加大了“商城”的权重,将其放置在首页的一级入口。 其初衷是培养用户“搜索-购买”的消费习惯,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如果不注意不小心触碰并进入电商页面,将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就像追剧一样,在高潮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广告。” 持这种观点的用户相当多。

此外,“兴趣电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冲动消费”。 用户消费欲望的产生和消费行为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随着用户消费习惯日趋理性,仅靠感官刺激吸引用户消费的模式将大大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电商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受到用户诟病。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在电视上买的东西都是假货。长大后,我告诉妈妈,抖音直播间里的东西也是假货。”

“兴趣电商”的基本逻辑是可行的。 最好的证明就是抖音电商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近万亿的GMV。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用户更加关注产品品质和价格,依靠单一“兴趣”来诱导消费能否长久?

3、品牌自播困难

在抖音电商FACT+全球商业方法论中,商家建立品牌账户矩阵是关键一环。 从整个电商直播生态来看,推广品牌自播已经成为各平台的共识。

随着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变得太大,平台与主播之间的平等关系就会失去平衡,辛巴快嘴的闹剧会给各个平台带来打击。 薇娅、雪梨退出公众视野后,“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逐渐成为各平台分担风险的策略之一。

对于抖音电商来说,品牌自播不仅可以为平台吸引新用户和流量,还可以完善抖音“全球兴趣电商”的建立。 用户成为某个品牌自播室的粉丝后,当对同类型产品产生需求时,往往会产生“去直播间看看”的想法,然后进一步做出消费行为。

但从抖音电商的现状来看,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来吸引品牌打造自播室。

密有数电商研究院今年7月底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抖音商家生存报告》显示,近70%销售的产品售价在50元以下,近90%均不到100元。 用户对低价产品的偏好不仅影响抖音电商整体GMV数据,也导致其难以吸引中高端品牌入驻。

此外,冷启动阶段高昂的流量交付成本也让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抖音平台上的流量主要是自然流量和商业流量。 新进入的品牌依靠内容获取自然流量,不仅耗时且困难,但商业化会在短期内为品牌带来流量和关注度。

“戴克斯”创始人张晓军此前对媒体表示,戴克斯抖音自播的特点就是敢花钱。 “初期投资很大,每个月就要好几百万。”

很多时候,抖音商业上线带来的流量并不能保证“质量”,人群精准度和用户购买力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后,商家仍然需要承担“血本无归”的风险。

与淘宝相比,抖音电商的弱点还体现在众筹资产的链接运营不足。

小鸭子品牌负责人刘永熙表示,在淘宝上,该品牌可以处于“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有兴趣但尚未下单”、“已下单”等不同状态。第一次订购”、“多次回购”。 对用户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但抖音仍然是基于广义的人群标签进行细分。

电商大战已进入下半场,模式单一的“货架电商”、“利息电商”弊端凸显。 无论是稳坐头部的淘宝、京东,还是后来居上的抖音,都在取长补短中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目前,抖音电商正处于向“货架式电商”逼近的过程中,由于电商占比的大规模扩张,电商与内容之间的不平衡是赤裸裸的可见的。眼睛。

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抖音电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原标题:抖音电商失衡不仅仅限于罗永浩的“出逃”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