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半导体ip龙头-依靠半导体业务“输血”,ODM“三剑客”闻泰难以破局
2023
07-03

半导体ip龙头-依靠半导体业务“输血”,ODM“三剑客”闻泰难以破局

出品丨子弹财经

作者丨丹楠楠

编辑|鸡蛋经理

美国编辑|倩倩

回顾|颂

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将遭遇寒冬,不少消费电子企业遭遇业绩与股票“双杀”。 对于领先的ODM闻泰科技来说也不例外。

在资本市场上,闻泰科技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飙升后,将在2022年迎来“退潮”。 2022年全年,闻泰科技股价将腰斩。 全年股价跌幅接近60%,市值从千亿高位回落。 截至6月15日收盘,闻泰科技股价为50.92元/股,最新市值为632.84亿元。

闻泰科技的股价因股价暴涨后资金退潮等因素而暴跌,但核心原因还是业绩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80.79亿元,同比增长10.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下降44.10%。

图/闻泰科技2022年年报

闻泰科技营收上升,但归属母净利润不增反减。 核心原因是消费电子寒冬。

从闻泰科技年报来看,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产品集成、半导体芯片和光模块三大部分。 其中,产品集成和光模块属于消费电子行业,光模块产品仍在与客户讨论和验证中,尚未产生收入。

现阶段闻泰科技的营收主要来自于产品集成业务和半导体芯片业务。 2022年,产品集成业务实现营收39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1.05%,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图/闻泰科技2022年年报

有趣的是,占比极高的产品集成业务并不是公司最赚钱的业务。 相反,产品集成业务这几年一直在亏损,营收占比较低的半导体业务却成为闻泰科技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2022年,闻泰产品集成业务亏损高达15.69亿元,光模块业务净亏损3.35亿元,半导体业务净利润37.49亿元。 2023年一季度,产品集成业务继续亏损1.08亿元,光模块业务亏损4800万元,半导体业务盈利6.6亿元。

面对频繁亏损的产品集成业务和光模块业务,闻泰科技正试图“破局”,但如何“破局”,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1、涉足行业,最大业务持续亏损

数据显示,2022年,闻泰科技、华勤科技、龙旗科技将共同占据全球手机ODM代工市场74%的份额。 ”。

从产业链来看,ODM厂商属于消费电子中游。

上游有屏幕、芯片、存储、摄像头等原材料厂商,这些原材料领域都有绝对的巨头公司。 因此,ODM厂商在采购原材料时议价能力不强,价格一般随行就市。

下游对应三星、苹果、华为等品牌厂商。 近年来,龙头厂商的市场份额再次提升,OEM厂商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面对强大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中间ODM厂商缺乏议价能力。

另外,由于ODM的技术含量较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同行之间的竞争一直很激烈,ODM厂商往往以低价争夺订单。

由于缺乏议价能力,原材料占ODM厂商主要成本的近90%。 因此,ODM厂商的毛利率一般在10%左右。 以闻泰科技为例,2020年至2022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2.11%、8.71%、8.60%。

从净利润率来看,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ODM厂商每年需要保持3%-4%的研发支出,尤其是领先的ODM厂商。

因此,ODM行业的净利润率常年维持在5%以下。 当下游行业不景气或者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时,ODM厂商甚至可能陷入亏损。

近两年,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寒冬。 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11.3%,2023年第一季度将再次下降14%。 据相关人士预测吉祥物设计,这个消费电子的冬天很可能会持续5年以上。

受此影响,闻泰科技ODM业务陷入亏损——2022年产品集成业务亏损高达15.69亿元,2023年一季度又亏损1.08亿元半导体ip龙头,集成业务扭亏为盈。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ODM很难做。 ODM厂商没有产业链利润分配的权力。 路上的羔羊”,等待品牌厂商“收获”。因此,闻泰科技的产品集成业务在2023年扭亏为盈并不容易。

在手机ODM行业全面卷入的背景下,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空间,ODM厂商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

例如,华勤科技已将目光投向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并已进入收获期; 闻泰选择生产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产品,目前已陆续发货。 与庞大的手机代工营收相比,新拓展业务营收占比依然较小。

图/闻泰科技官微

一旦新业务拓展不顺利,高昂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拖累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的盈利能力。 本质上,ODM业务并不是一门好生意。 拓展新的品类只是为了让这个业务保持活力。 独特的行业属性注定了ODM业务的增长空间有限。

因此,闻泰科技近两年积极降低公司ODM市场份额,其在ODM行业的市场份额也被华勤科技和龙旗科技吞并。 2022年吉祥物设计,龙旗科技和华勤科技的手机ODM市场份额将分别为28%和28%,而闻泰科技将下降至19%。

2、涉足光模块,亏损超7亿

与产品集成业务类似,闻泰科技的光模块业务也在持续亏损。

2021年3月,欧菲光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并因此被苹果踢出供应链。 2021年6月,闻泰科技向欧菲光收购广州台达影像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江西景润拥有的摄像头相关设备,供应特定海外客户。

图/闻泰科技官微

自此,闻泰正式进军光模块行业。 不过,从闻泰科技近两年披露的数据来看,涉足光模块领域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利润。 相反,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数据显示,闻泰科技光模块业务2021年亏损3.35亿元,2022年亏损3.35亿元,2023年一季度继续亏损4800万元。两年多来,闻泰光模块业务亏损超过7亿元。

自2021年收购光模块以来,光模块业务尚未产生规模营收,闻泰科技也未披露公司光模块营收情况。

闻泰科技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光模块业务已经在推进特定客户(苹果)新车型的验证,公司正在进一步推动先进技术产品在光模块产品在车载光学方面的应用, AR/VR光学等、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不过,从推进速度来看,闻泰光模块加入苹果产业链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距离重新进入苹果产业链还很遥远。

此外,闻泰光模块业务最大的下游应用仍然是手机品牌厂商。 在消费电子寒冬背景下,闻泰光模块业务依然举步维艰,扭亏为盈遥遥无期。

3、半导体业务成为“摇钱树”

相比ODM业务和光模块业务,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要好得多。

2022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160.01亿元,同比增长15.93%,净利润37.49亿元,同比增长42.46%,毛利率42.66%。 半导体业务也是闻泰科技最大的利润来源。

与产品集成业务不同,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主要依赖于旗下的安世集团。

2018年,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74.46%股权; 2020年半导体ip龙头,再次收购安世集团23.77%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闻泰科技间接持有安世集团98.23%的股份。

安世集团采用IDM芯片模式(即将芯片封装、测试、设计和制造技术集成为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晶体管、MOSFET功率晶体管、保护器件以外的模拟和逻辑IC。 、保护装置这四类。

Nexperia集团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移动和可穿戴设备、工业和电力、计算机设备和消费领域,分别占收入的48.6%、14.3%、23.2%、8.2%和5.7%。

图/闻泰科技2022年年报

从分拆来看,Nexperia集团的业绩增长主要由汽车领域带动。

据相关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消耗量是传统燃油汽车的3倍,未来智能汽车的半导体消耗量将是传统燃油汽车的8倍。 根据现有使用案例,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消耗量为800,而燃油车的半导体消耗量仅为300。

在“双碳”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持续增长,间接带动了安世集团赛道半导体销量增长。

2020年,安世集团赛道半导体芯片营收为44.5亿元,到2022年将增至77.76亿元。在汽车芯片营收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安世集团业绩快速增长。

从产品竞争力来看,截至2022年,安世集团拥有产品编号近1.6万个,每年新增新品种800多个。 作为世界一流的汽车芯片公司,安世半导体将在2022年全球大功率分立器件20强企业中排名第五,中国排名第一。

对于闻泰科技来说,安世集团无疑是一棵“摇钱树”,将长期为闻泰科技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在半导体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闻泰有实力继续投资光模块和产品集成业务,这是支撑闻泰渡过消费电子寒冬的底气。

但由于光学膜集团业务和产品集成业务持续亏损,闻泰科技的股票估值一直处于低位。 它也是一家功率半导体公司。 华润微电子市值超过700亿元,而闻泰科技市值仅超过600亿元。

2022年,华润微营收仅100.6亿元,利润仅26.17亿元。 同期,闻泰科技半导体营收160.01亿元,净利润37.49亿元。 营收和利润均远超华润微。

未来,如何平衡产品集成、光模块、半导体三大业务的布局,如何向资本市场正确传递公司价值,是闻泰管理层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标题图片来自:,基于VRF协议。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