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形象 > ip形象版权注册-《中华奇谭》走红却只注册单一商标?上影IP宇宙知识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2023
07-03

ip形象版权注册-《中华奇谭》走红却只注册单一商标?上影IP宇宙知识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先进中国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从:

资料来源:中国商标杂志社、澎湃新闻等

2023年贺岁力作《聊斋志异》火了!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尚美影)与B站联合出品的中国风奇幻动画短片合集,虽然至今只更新了3集,但播放量已突破5000万,豆瓣评分为高达9.5分,人民网评价其为“中国想象力的集中展示”。

不过,据企查查APP显示,上海美影仅申请注册了“小怪兽的夏天”商标,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待处理”。 国际分类包括28类健身器材、41类教育娱乐类、25类服装。 鞋帽等

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吗?

事实上,运营全IP宇宙的尚美影是国内历史悠久、片库丰富、知识产权最多的国有动画公司。 创作了《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 《葫芦兄弟》《大耳朵图图》等500多部经典作品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

多年来,上海美影注册并保护了数千项版权ip形象版权注册,还做了很多授权合作和联合营销,让IP形象能够更多地呈现给观众:合作开发的葫芦兄弟国风搭配网易严选复古系列妆容; 与海澜之家合作《大闹天宫》系列服装; 就在今年1月1日ip形象版权注册,有消息称,梦蓝创新跨界美影,联合推出“梦蓝X美影2023联名纪念酒”产品……

可见,上海美影非常清楚其知识产权的高商业价值。 相应地,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上海美影也从未停止过维权之路。 “北大法宝”搜索结果显示,上海美影版权侵权纠纷相关法律文件多达1470份,远高于其他电影制作公司。

上海美影知识产权纠纷——“舒克与贝塔”

1989年,上海美影与郑渊洁合作,将郑渊洁的童话《舒克与贝塔历险记》改编成13集动画片《舒克与贝塔》,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然而,双方很快就在版权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30年来,是非之争不断。

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3月,郑渊洁在微博发布公开声明,指责烟台Unifree服饰有限公司服装严重侵权,同时将矛头指向了这一IP授权的来源——尚美英。

郑渊洁表示:“著作权法规定,改编作品的著作权人使用改编作品行使其他权利时,需要取得原作者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上海美影无权单方面授权他人使用改编作品。”第三方使用‘Shook and Beta’内容。” 此外,郑渊洁还附上了上海美影厂多年来在未经《舒克贝塔》原作者郑渊洁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授权第三方使用其形象、姓名和版权纠纷的案例。舒克贝塔漫画的故事用于商业目的。

上海电影制片厂声明指出,动画电影《舒克与贝塔》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郑渊洁同名童话小说制作。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现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是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 版权。 音像作品中的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动画电影《舒克与贝塔》是美影出品的,所以动画电影《舒克与贝塔》的版权属于美影; 图片版权也属于上海美影。

目前各方意见无法统一,维权案件还将继续。

上海美影知识产权纠纷——《葫芦娃》

众所周知的“葫芦娃”诞生于1986年播出的动画作品《葫芦兄弟》中,该作品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创制作的13集剪纸系列动画片。 人偶动漫人物美术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

2012年,动画《十万个冷笑话:福禄篇》上线,上海美影认为其中出现的葫芦娃动画形象侵犯了葫芦娃动画形象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被告辩称,6个“福禄娃娃”均为动漫风格的少年形象,与葫芦娃娃的相似之处仅在于服装部分,而头上的葫芦冠、腰围裙、裸露的设计等。脚是来自公共领域的元素。 2020年9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漫画《十万个冷笑话之福禄篇》及同名手游相关两起案件二审作出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并支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呼吁。

此外,自2013年起,哈尔滨瑞海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三方”)在第43届专利商标局陆续提交了“金刚葫芦娃”、“葫芦娃世家”等多件商标注册文件。餐饮服务类别。 注册申请。 2018年4月,上海美影公司主张诉争商标“葫芦家族”与其制作的动画片中的知名人物“葫芦”的名字高度近似,第三方将其注册为商标,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以姓名权益为由,对诉争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商标局认为,诉争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与原告所属行业存在较大差异,且诉争商标未损害原告对“葫芦娃”在先文字名称的权益,故驳回该商标的申请。上海美英工厂的应用。 上海美盈厂不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裁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经审理,诉争商标申请注册不当利用了原告基于“葫芦娃”角色名称应享有的商业价值和交易机会卡通人物,诉争商标申请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葫芦娃”角色名下的权益。 应宣告无效。 目前,一审判决已经生效。

上海美影的知识产权纠纷——《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系列剧之一,自播出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018年6月,上海美影申请注册第31671229号“黑猫警长”商标,指定使用于“戏剧制作、培训”等服务。 但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经审查发现,该商标与方某2011年在同类服务上注册的“黑猫警长”商标构成近似,决定驳回注册申请。 后原告的复审申请被驳回,最终上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法院经审理查明卡通形象,方某注册的商标因连续三年不使用而被撤销,最终判决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原告的驳回申请重新作出决定。黑猫警长”商标。 目前,该商标已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成功注册。

此外,《黑猫警长》还存在版权问题,是上海首起版权纠纷的主角。 戴铁郎自编自导的《黑猫警长》广为人知的五集均根据朱志祥的同名作品改编。 据《新民晚报》报道,动画片《黑猫警长》每集都署上朱志祥的名字,并支付作者稿酬。 但这部动画片在电视上一炮而红后,美影厂与多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黑猫警长》的漫画连环画,甚至还出版了漫画单行本,但这些都没有署名“黑猫警长”的。原作者朱志祥”。 稿费和份数稿酬24000余元,全部交给了编辑戴铁郎。 1987年6月下旬,朱志祥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上述行为侵犯了他的著作权和署名权。 经调解,戴铁郎赔偿朱志祥2880元,朱志祥当庭撤诉。

总的来说,随着近几年国漫的崛起,无论是今年的《奇葩说》、去年的《三体》还是更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 《西方》《圣归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旦动漫IP作品进入市场并受到公众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就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以《著作权法》保护为主,《商标法》和《专利法》为辅,分别对注册商标的动漫人物和应用外观设计的动漫人物进行交叉保护。 除了法律保护外,还需要公众提高保护意识,才能最终净化国漫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