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芯片ip授权费用一般多少-自己做芯片吗? ARM会与客户争夺市场吗?
2023
07-04

芯片ip授权费用一般多少-自己做芯片吗? ARM会与客户争夺市场吗?

文|三益生活

此前,2020年秋天,当时市值飙升的英伟达宣布将以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试图将业务版图拓展至移动终端。 然而,除了英伟达本身之外芯片ip授权费用一般多少,无论是半导体行业之友还是监管机构,各方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横跨服务器、桌面和移动终端、打通上下游的“怪物”。的产业链。 而这次收购的失败ip形象,也直接导致了ARM背后的软银的流失。

继改变之前的专利授权模式,并计划按照移动设备的平均售价(ASP)而不是芯片的平均售价进行收费后,近日,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显示,AM将推出在英国。 据悉,这款芯片的开发工作在六个月前就开始了,ARM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工程”团队,该团队将用于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和电脑。 开发其他电子产品的原型芯片。

针对这一消息,ARM的态度是拒绝发表评论。 但官方不回应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毕竟,整个行业一开始就强烈反对英伟达收购ARM,因为他们不希望这个生态中出现一个具有运动员和裁判双重身份的公司。 结果也促成了Nvidia的意图。 直接失败了,不过现在看来ARM要亲自下场了。

而就在本月中旬,英特尔与ARM宣布合作。 英特尔芯片代工部门将帮助ARM代工基于英特尔18A工艺的芯片,这意味着ARM在芯片生产上也站稳了脚跟。

与高通、联发科、华为、甚至苹果不同,ARM实际上并不针对特定领域和场景设计和开发芯片,而是提出了基本的指令集设计。 通过APoP IP(使用级授权)、IP Core(核心级授权)、Architectural(架构/指令集授权)等授权方式,ARM设计包括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核心和互连架构。 帮助其他芯片公司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开发,并从中获取技术授权费和专利费。

ARM的商业模式也让它鹤立鸡群。 在这个生态中,这家公司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 但如果ARM自己做芯片,就意味着打破了他们几十年来所坚持的定位,而这正是ARM架构在移动端取得成功的关键。 半导体行业乃至消费电子行业之所以会支持ARM架构,不仅是因为它的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还因为ARM本身的中立立场。

纯粹从商业层面来说,只要给钱,ARM的IP授权都是公开出售的,芯片厂商不用担心被“卡壳”。 用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的话说,“ARM商业模式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技术可以卖给所有人。”

凭借开放生态和架构的优势,ARM成为近十年来最成功的架构,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都采用了这种架构。 更不用说在物联网领域,ARM架构的低功耗几乎席卷了整个市场,而以苹果M1芯片为标志,ARM架构也展现了进军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能力,而ARM Neoverse V1和Neoverse N2为代表,这也意味着其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拥有良好的表现。

那么ARM为何要搞出这一系列被称为“自毁长城”的操作呢?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其实是因为ARM背后的软银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饭熟”。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或许才是软银踏入ARM泥潭后的真实想法。 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时,孙正义表示,他看的是未来20年的事情,而不是眼前的利益,也就是说,软银收购ARM是为了未来物联网的战略服务。

于是,2020年夏天,软银重组了ARM卡通形象,剥离了后者两大物联网业务(IoT平台和Treasure Data)板块,这也标志着孙正义最初愿景的终结。 当软银决定在 2020 年将 ARM 出售给英伟达时,其财务业绩已经连续三年将营收维持在 18 亿美元,甚至在 2019 年还出现了亏损。随后,同年秋天,英伟达试图为美国收购 ARM。 400亿美元。 但遗憾的是,软银最终没能摆脱ARM。

自从投资共享办公公司WeWork芯片ip授权费用一般多少,最后大赚一笔后,软银似乎陷入了转瞬即逝的不利境地,“巨额亏损”成为软银甩不掉的标签。 紧接着,他们不仅清仓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回血”,还希望利用其旗下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之一的ARM来解燃眉之急。

据ARM此前公布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总营收为7.4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合作伙伴芯片出货量创历史新高80亿颗。 ARM架构。 它已成为软银旗下少有的增长板块之一。

虽然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营收看起来不少,但对于填补软银巨大的财务黑洞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ARM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操作背后,都是基于试图通过ARM变现。

由于ARM公司的商业模式,只要ARM生态不崩溃,他们就能继续屹立不倒,但仅仅收取授权费也决定了他们很难赚“大钱”,自然他们无法吸引希望。 回报投资者。

如果ARM真的发展芯片制造业务,代价无疑将极其巨大,甚至相当于挥霍掉自己这几年积累的影响力,也会大大加剧下游厂商的焦虑。 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结果是,ARM未来有意愿、有能力通过限制授权、优先使用的方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但这样做的预期收益显然是巨大的,也意味着ARM具备了与芯片大厂高通竞争的资格。 目前,高通市值为1313亿美元。 与英伟达试图收购时的400亿美元报价相比,超过900亿美元的价差显然将成为想象空间。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RISC-V可能真的会面临“天上掉馅饼”的局面。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