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第九届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交易会今日开幕
2023
11-02

第九届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交易会今日开幕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今日开幕。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3402家参展企业各显“绝技”,向世界线上、线下展示中国文化产业软实力离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主题和战略任务。

作为历届文博会的举办地,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 走出了一条“有质量、有内涵”的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广东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抓住“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提升现代文化产业水平。推动供需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数字文化先导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着力推动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省级文化强省。

打磨您的品牌

“双创”工程点亮岭南文化文脉活力

本届进博会,广东代表团主展场位于12号馆显眼位置——“粤港澳大湾区馆”。 占地面积1353平方米,是各省(区、市)最大的展览场馆之一。 全省67家文化龙头企业、700余件文化产品精彩亮相,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组团参展。

据介绍,广东馆设有序厅、数字文化、文旅融合、岭南文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媒体融合五个展区。 在岭南文化“大众创业”展厅里第九届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引人注目。 新技术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传统文化与科技与时尚相得益彰。

“广东将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吸纳九州精华和世界新潮流的特色,加快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文化之大美融入‘ “各有各的美”和“美是共享的”,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努力打造文化创意新高地。 广东馆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广岭南戏曲、岭南艺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 成功举办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壮大广东中华老字号。 “岭南遗产”璀璨夺目,“三雕一色一绣”,端砚、珠宝玉石精美绝伦,“粤菜大师”享誉全国,“潮州功夫茶艺” ”影响远及海外。

广东以“绣艺”精心保护了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革命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成效显着。 系统梳理岭南文化脉络,推动云南磨刀山遗址等早期岭南探索项目; 全省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名著5件,世界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16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个,体现了岭南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

在广州永庆坊,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散发着岭南新韵味。 广州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区”落户于此。 光彩、广绣、珐琅、骨雕等十余家非遗大师工作室入驻,非遗人士、网红齐聚ip形象,艺术民宿、创客空间齐聚。 擦亮“老城新活力”的闪亮名片。

潮州古城内,一经巷、兴宁巷等近百条古街又恢复了精致的“潮州风味”。 广济桥还原了“一里长桥、一里城”的盛况。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今年1月,潮州牌坊街和广州永庆坊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道。

就在近日,《中国医生》、《深海》等优秀粤语作品荣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奖。 演出的《乔国夫人》、《红巾》、《南粤风起》等深受好评。 《白蛇之恋》创下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新纪录,《岭南图书馆》、《岭南文化词典》等系列精品相继出版,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风靡全国…

数字技术和创意的加持,点燃文化传承新活力。 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内容,助力岭南文化IP群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增强。

创新驱动

数字化战略赋能“文化+”新业态

在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基于5G、VR、AR、人工智能、8K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在互动设备中精彩呈现,让人们沉浸在每一个场景中。有形的“元宇宙”。 “中国;线下、线上“双线”展示交易平台让海内外客商充分体验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的盛况……今年的工博会从产品上就充满了“科技感”,交流和交易的策划”。

今年,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多位专家指出,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 这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第九届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敢为人先的广东,近年来大力谋划数字化建设,精心打好“第一手棋”——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据赋能智慧”,主动出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国家文化新业态源头。 ,打造数字文化领跑之地。

去年,《广东省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布局建设一批文化领域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部署一批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全省建成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8个,拥有文化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智能数字馆藏技术全国领先。

随后,《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优化强化数字创意、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网络广播等,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在广州、深圳打造一批千亿级新型文化产业集群。

数字赋能,创意驱动。 “互联网+”支撑的电子竞技、直播、短视频等沉浸式互动业态异军突起。 基于5G、VR/AR/M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新引擎。 。 据统计,2021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突破2300亿元,动漫产值突破60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一大批广东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成为行业“领头羊”,实现了从文化制造到文化“智造”的跨越,引领传统文化制造产业向专业化、智能化、智能化延伸。价值链的高端。

借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疆无人机点亮“空中之城”,用影像全方位记录自然与人文之美; 依托自主研发的视听技术,力锋科技用“Hi-Fi”级360°环绕声走进北京冬奥会; 利用AR、VR等多媒体数字技术,广州欧科助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2021年,广东有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4027家,营业收入8838亿元,占全国的1/5。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 横琴、前海已形成文化创意人才聚集的创业高地。 佛山正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先行区。 博纳影业、华谊影业、英皇娱乐等大湾区总部落户广州,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大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

深度融合

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工博会首次设立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费馆,组织国内知名文旅融合示范单位参展,展示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消费的新举措。各地特色文化消费品牌。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全国各地迎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 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烟花的活力。

今年冬至,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携手顺德、成都、扬州、淮安等内地四座“创意城市美食之都”,联动举办“品味澳门行·五城齐聚”以及“旅游+美食”的融合。 此次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场多元化、美味的“美食文化盛宴”,助力旅游经济复苏。

在广东,不少演出场所已开始有序恢复演出。 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佛山大剧院、珠海大剧院等都有“新”高品质演出,多元化选择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观看需求。 广州塔还准备了100万元电子消费券,将于12月9日至11日每天中午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 发放首日,短短两三分钟,首轮3000张总价值30万元的小蛮腰旅游消费券就被热情的市民和游客抢购一空。

自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减轻疫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提振行业信心,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广东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加强文旅双向融合,培育“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文旅示范点一体化。 通过制定实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旅游改善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创新推出100余条历史文化步道,培育湾区文化遗产步道、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650条(单位),培育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国家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11个,宣传“美丽广东”品牌,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据统计,2021年广东将接待过夜游客2.0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433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7%和61%。 目前ip形象,全省已有6个城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涌现出华侨城、长隆、省旅控等标杆企业。

怀抱“诗与远方”,广东正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临海、毗邻港澳的广东,历来是文化消费大省。 对外文化贸易居全国前列。 以新业态为重点的对外文化贸易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3451亿元,同比增长12.8%。 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品出口体系,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出版版权、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

“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良表示,文化产品需要以更好的姿态走向市场,文化会展交易平台的建立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

除文博会外,广州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交易博览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南方图书节等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广东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是世界的“助推器”。

珠江水波涛汹涌,滔滔不绝。 岭南悠久文化底蕴不断焕发,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势头强劲,必将为广东引领全国新征程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