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设计 > 上海品牌设计公司排名前十强-2022年文旅集团品牌百强榜单出炉:头部效应凸显,国企占半壁江山
2023
11-11

上海品牌设计公司排名前十强-2022年文旅集团品牌百强榜单出炉:头部效应凸显,国企占半壁江山

文|麦店

2022年将是沉默的一年。 疫情肆虐,行业持续遭受挫折。 消费者旅游意愿和文旅企业信心同步萎缩。 全年行业持续“低压”,全面倒闭、入不敷出成为普遍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旅行社已实际倒闭,90%以上的旅游景区、酒店民宿、车船公司、在线旅游服务商陷入持续亏损。 前三季度收入陷入困境,财务状况堪忧。 2022年也是行业持续洗牌的一年,文旅实体不断弯道超车。 文旅集团快速转型升级,积极直面疫情挑战,跨界整合产业,加速资源整合,进一步实现资本扩张。 麦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推进重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00多个,预计项目投资规模超过2.2万亿元,三年来已有106家文旅集团发行债券。 2588.48亿元。 本文通过对“2022年文旅集团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的分析,解读2022年文旅集团的发展,旨在共同探讨文旅集团过去一年的发展策略和运营模式。

1、年度百强榜单:头部效应凸显,携程集团、华侨城集团位居榜首。

以下是麦点研究院最新独家发布的《2022年文旅集团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强排行榜》。 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别是:携程集团、华侨城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复星旅文、曲江文旅游、中国东方娱乐集团、中国免税品、凯撒旅游、首旅集团、风尚文化。

2、榜单解读:80%国企上榜,民企“夹缝中求生存”

从文旅集团品牌指数月度走势来看,百强品牌影响力远高于行业品牌指数平均值。 但百强品牌影响力的波动更为明显。 5月至9月,受政策支持和疫情放缓影响,文旅集团投资有所增加。 其中,6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良好。 跨省游、团体游有序恢复,行程码星取消调整为7天,“断路器机制”降级至区县层面。 旅游市场信心持续提振,相关领域文旅集团景气度逐步恢复。 6月百强品牌影响力成为全年最佳。

从文旅集团类型分布来看,2022年国有文旅集团将占半壁江山,地方国有文旅企业以41家强势上榜,其次是:省市文旅集团旅游集团(21家)、大型民营企业(13家)、大型央企(7家)、民营工业服务企业(7家)、民营项目公司(7家)、民营投资公司(4家)。 年度百强榜单平均MBI指数为150.20。 地方国有文化旅游公司、民营产业服务公司、民营项目公司、民间投资公司均未达到平均数值。 省市文旅集团、大型民营企业、大型央企均超过平均值,其中大型央企以353.20的绝对优势占据较高位置。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2年文旅集团百强榜上榜的区域文旅集团中,全国区域品牌和华东区域品牌呈现绝对优势。 东北地区品牌仅有1个上榜,略显落后。 从各区域文旅集团品牌指数来看,民族文旅集团领跑全国,品牌数量和平均价值处于同等较高水平。 但文旅集团上榜数量第二的华东地区品牌在品牌指数上稍显逊色。 数量优势不明显的西北地区品牌在品牌指数上继续出人意料,排名第二,并拉大与排名第三的华南地区品牌的差距。

3、集团业绩:文旅项目投资全面谋划,跨界合作达成战略共识上海品牌设计公司排名前十强,三季度以来财务数据不断攀升

从集团文化旅游项目投资情况分析,我国已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旅游投资空间和潜力巨大ip形象,大型投资活动频繁发生。 例如:复星集团投资上海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 融创集团投资合肥融创“雪世界”项目; 华侨城集团与长沙华侨城集团投资规划一系列合作项目,项目将在“一江两岸”地区开发建设。 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项目、华侨城欢乐谷大型文旅项目、华侨城云母山高端主题度假酒店、康佳半导体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等。疫情影响下,多元投资格局实体已经崩溃。 资产规模庞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国有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军。 景区、主题公园、大型综合文化旅游项目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随着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的医疗健康项目、乡村振兴项目成为后起之秀,未来投资热情或将进一步升温。

在市场环境持续严峻的情况下,抱团取暖、强强联合成为集团扩张的重要补充,战略合作已成为行业共识。 2022年是集团合作频繁的一年。 从资源共享、IP授权到全线产品合作,企业正在携手合作,实现相互双赢、双赢、多赢。 首先,携程集团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再次联合发布“海昌·夜间”产品生态2.0版,覆盖夜游经济全产业链,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下一代”夜间体验。 二是华侨城集团旗下欢乐谷集团与海昌海洋公司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引进海昌-奥特曼超级能源站项目。 三是中国旅游集团与中国银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进一步优化战略合作机制表情包设计,加快旅游场景数字化建设,拓展区域和产品市场合作。 四是岭南控股携手腾讯等企业打造智慧文旅平台,探索元始在文旅产业的应用落地,打造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的示范项目,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个性化、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从财报数据分析,2022年的困难给文旅集团的业绩亮起了红灯。 里程碑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多项财务数据分析显示,文旅集团上半年业绩可谓坎坷不已,营收和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 作为中央直属企业,华侨城集团虽然普遍亏损,但仍实现微盈,但环比仍下跌90%左右。 三季度,集团净利润亏损仍是主基调,但中免、中青旅、华侨城集团等均实现盈利。 其中,中青旅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387万元,而第二季度净利润为-9282万元,扭亏为盈。 这主要得益于其两大景区在夏季和中秋运营旺季取得的优异表现。

4、趋势展望:积极发挥实体优势支撑疫后恢复,数字化转型驱动产品创新

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支持产业振兴和疫后恢复。 文旅集团肩负着发展地方政府旅游业的重任,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其在旅游投资和开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随着大环境的好转,文旅集团将承担起连接旅游上下游的责任,聚集产业内生动力,通过文旅项目投资、供应采购等方式带动经济增长上海品牌设计公司排名前十强,传导旅游资源。中央部署和国家战略指导。 成为行业复苏和发展的标杆。

资源配置向产品研发倾斜,创新成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经济增长和消费扩张的时代红利在疫情影响下趋于减弱,洗牌后的消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时尚化、品牌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已成为主流。 IP+文旅产品体验转型,迈出了文旅融合的重要一步。 夜游消费、沉浸式演艺成为重要增长极。

引领数字化转型,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创新。 2022年是数字文旅概念爆发的一年。 “宅在家里”、“短期封城”让实体经济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逆袭,数字文化旅游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科技+文旅当下备受瞩目,文化资产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沉浸式数字体验馆、数字馆藏,成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正在利用数字化颠覆传统业态,为市场提供更加分层、深入的服务产品。

资本回归理性,优质项目或将成为投资主导,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 中位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106家文旅集团累计投资达1918个,注册资本达2572.95亿元。 看似火爆的投资市场,背后却是国有资本的推动。 然而,国有文旅集团资产为期三年的项目投资支撑行业复苏,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优质资产崩盘,对其他非文化产业的需求增加。旅游企业资金支持文化旅游。 开发损失和资金流动存在明显问题。 疫情过后,逃离疫情防控的文旅集团必将梳理企业资产,构建“融资-投资-开发-运营-渠道-资金流”的产业闭环,剥离低效资产,并购重组优质资产,严控新增投资,以高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为投资导向,围绕“大健康、数字化、元宇宙”等精选优质投资项目,持续获取IP储备,打造优质品牌优势,占领“十四五”高点出发,为对接资本市场做好前期准备。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