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祥物设计 > 兔的吉祥物图片-玉兔迎新春
2023
07-04

兔的吉祥物图片-玉兔迎新春

图①:“兔子顿顿”文创产品。

孙慧 摄

图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尾镇民间剪纸艺术家正在创作兔年作品。

人民视觉 胡攀雪 摄

图③: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年货集市上摆满了年货,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福”字。

马玉夫 摄(图片中国)

图④:上海2023豫园兔年元宵节。

王刚 摄(图片中国)

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兔年也越来越近了。 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节日。 年货节热闹非凡,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场馆火爆,烟花火爆,年味浓郁,华夏大地充满生机勃勃的春天。

– 编辑

“丙墩墩”变身“兔墩墩”,融入十二生肖文化——

兔年给文化创意带来新思路

身穿色彩缤纷的吉祥云甲,头顶立着一对可爱的兔耳朵,形象可爱……岁末年初,北京2022丙墩墩兔年特别版系列产品发布。 码头”,引起了广泛关注。

“‘兔子墩墩’推出后,很多消费者前来购买,想要送上兔年的新春祝福。” 北京工美集团文化创意分公司总经理李莹表示,“丙墩墩”融入了十二生肖文化,凸显了浓浓的年味。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容,已成为文创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主题。 “生肖是春节文化中的重要主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兔子墩墩”的设计师林存真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不谋而合。 节日——春节,恰逢中国“虎年”,团队提炼了传统的“虎”形象元素,设计了“虎墩墩”吉祥物公仔。 中国的“兔年”即将到来。 团队在产品创作上继续延续十二生肖的理念,并与北京民俗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全新的奥运特许产品。 在林存真的工作室里,除了“兔墩墩”之外,还陈列着一些与兔年相关的文创产品,栩栩如生,精致美观。

“兔子盾盾”系列授权产品分为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创意摆件四大类。 “这款新品以北京传统民俗中的经典兔子形象‘兔爷’为蓝本,具有地域特色。” 林存珍说,在北京,“兔爷”是一种流行的形象和传统民间玩具,寓意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兔墩墩”的设计将服装、兔耳等元素与“兔大师”与“冰墩墩”的鲜明特色相结合,体现了对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结合年轻人青睐的文创潮流,该系列产品还推出了“兔子盾盾”盲盒。 “我们融合了传统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概念ip形象,为‘兔子敦敦’为每个元素设计了不同颜色的头盔,并添加了一些创意祝福,可以粘贴以贴纸的形式贴在兔子身上。贴在耳朵上。” 林存珍举例说,旺火兔是红色的,福气往往体现出当天的兴旺发达。

《兔子墩墩》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挚美好感情,也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年味。 这既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融合的文创实践,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兔年的致敬。 祝愿新的一年。

(本报记者 潘俊强)

湖南省益阳市黄枫塘村皮影上演——

光与影新年快乐

傍晚时分,湖南省益阳市鹤山区岳家桥镇黄枫塘村竹根岭美丽的房子渐渐亮起了灯光。 广场的小舞台上,皮影老艺人刘茂生和几个小伙子当晚就开始准备皮影表演,庆祝新年。

春节临近,鹤山区陆续开展“文化进千家万户”活动,让村民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纸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岳家桥皮影团是此次演出的主力军。

“老百姓都爱看,我们也乐于表演。从腊八开始,剧团里的人基本上就没闲过。” 岳家桥镇文化总监、剧团召集人何桂春说。

皇风塘村干部早早在村民微信群中发布了业绩信息。 下午6点30分之前,小广场上已经挤满了观众。 熙熙攘攘的广场上,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正说着,一阵鼓声响起,紧接着是胡琴、大锣、小锣、铙钹、班古斯、独字板等乐器。 就在众人屏息等待的时候,一道光芒突然射出,照亮了影布。 皮影道具将桌椅板凳的图像倒映在皮影布上。 刘茂生双手握住牌子,熟练地移动着。 牛皮纸图案在皮影布上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皮影人”和“活体”。 音乐家刘桂红开声了,她的声音悠扬而清晰——当晚的第一场演出《天伦之乐》开始了。

何桂春表示,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故事,应该很符合春节的喜庆气氛。 此前排练时,他特意在歌词中加入了吉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熟悉的方言歌声让大家连连鼓掌。

据不完全统计,岳家桥镇皮影表演高峰期兔的吉祥物图片,正式演出队有41个,艺人280余人,演艺、歌唱、弹画全才100余人。 近年来,岳家桥镇通过修建漂亮的房屋,为老百姓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皮影等传统文化表演的场所。 “只要有需要,镇上随时可以组建一支20多人的皮影艺术家队伍。” 何桂春说道。

春节期间,岳家桥镇皮影戏团将继续表演多部传统皮影戏。 作为春节期间的地方剧目,这些剧目内容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习俗表情包设计,深受群众喜爱。

随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深入推进,今年春节期间,鹤山区将举办送春联、展示非遗技艺、送湘剧等70余场文化活动到乡下。

(本报记者 沈志林)

广西南宁举办专场音乐会——

国风雅韵新声

琵琶、笙、阮、二胡……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剧院的传统民间乐器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除夕当天,这里将举办一场名为“桂花高雅”的国潮音乐会。

排练现场,舞台灯光柔和,身着传统服饰的90后演员仿佛穿越到了古画中。 弹琴、吹阮、吹笙,丝竹的悠扬和声久久不散。

“国潮音乐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音乐碰撞融合,从传统中吸收,从音乐中传承。” 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龟风草》总导演吴振佳说。

一首歌,一风景,一音乐,一个故事。 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百鸟衣故事创作的舞台剧《百鸟衣》、融民族文化与现代审美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幻想刘三姐》、融会贯通的《兰亭序》南宁传统剧目邕剧、流行歌曲、再现南宁三街两巷繁华景象的声画集《街市》、描绘美丽山水的《乐秀八桂》……每一首都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讲述了山水之美和人文之美。

“中国的音乐、光影、视频、舞台空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让观众听,也让观众看。” 本次演出的32岁笙演奏家庹庆玉坦言,自己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表演。 “这些年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观众对民间音乐的热情有所提高。当我们在基层演出时,听到熟悉的音乐,观众会随着旋律唱歌、鼓掌,这让我们很受欢迎。”鼓励。”

“与往年的新年音乐会相比,今年的演出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营销推广部经理梁杰介绍,演出以器乐表演为主,以情景舞蹈、诵经表演为点缀兔的吉祥物图片,以现代舞美感为背景,传统音乐、故事与现代表达方式的融合。 在南宁这样的音乐会很少见。

“临近农历新年,我想更多地体验传统文化,我要带孩子们去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已购票的市民陈莉对演出非常期待。

春节临近,还有许多文艺演出要上演。 南宁市江南区,广西话剧剧院的青年演员们正走上排练厅的舞台,紧锣密鼓地排练除夕之夜的演出——京剧《茶花御史》。 该剧目荣获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 “每年元旦我们都会演出一部话剧,主演都是能演主角的演员,演出经过多次排练和打磨,希望能给大众更好的观看体验。” 广西话剧院剧院宣传部部长李静说。

(本报记者 朱嘉琪)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