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祥物设计 > 为学校设计一个吉祥物 一等奖-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院
2023
08-26

为学校设计一个吉祥物 一等奖-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院

随着8月16日晚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开幕,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崔新野和他的吉祥物“拉拉”再次成为媒体和人们关注的焦点。注意力。 有媒体亲切地称崔新野为“赖爸爸”。

《砳砳》从5万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2012年11月29日晚,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 南京青奥组委会执行主席、南京市委书记杨维泽收到两位“未来使者”发来的“2014年邀请函”,并与奥运冠军代表孙杨、黄旭共同开启“未来邀请函” 、吴静宇和青年代表。 信使带来的“礼盒”,以及北京印刷印刷学院二年级研究生崔新业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设计的青奥吉祥物“砳砳”,立刻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会面。

崔新野向媒体展示“石头宝宝”的初步创意图

《啦啦》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以动感、现代的方式艺术抽象雨花石的自然形态,使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 颜色与南京青奥会会徽相呼应。 本次吉祥物计划的核心意图是向全世界年轻人推广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砳:指敲击石头时发出的声音,与“乐”谐音,可用于取代网络语言中快乐的“乐”。 人类在采石、修路的工作中,常常敲击石头发出声音来娱乐,所以“砳”字也象征着劈山开路。 部首中的“石”代表雨花石,右边的“石”代表南京的石头城。 雨花石遇上南京,发出幸福的“乐”声。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征集和评选严格按照国际青奥会的有关规定进行为学校设计一个吉祥物 一等奖,借鉴了首届青奥会吉祥物设计的成功经验,并按照我国国家规定条件及相关法律法规。 青奥会吉祥物的诞生经历了提案征集、初评修改、审批三个阶段。

南京青奥组委会于2012年2月至8月通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征集吉祥物,历时6个月,来自全国27个分赛区和32个省、市、自治区的903所高校。 本次大赛共有120万名青少年学生参与,共收到有效作品5万份。

设计师崔新野

经过学校和分赛区两轮评选,大光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最终作品2850件。 经大赛评委会初步评审,评选出10件一等奖吉祥物设计作品。 组委会向每位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下达了详细的修改意见,要求对一等奖作品进行首次修改。 复评将从10件获奖作品的修改作品中选出5件吉祥物作品。 经过多次研究和深入挖掘,崔新野设计的“砳砳”被作为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的创作方向。

经过咨询了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和各领域专家和代表的意见,以及青少年代表的投票结果,“砳砳”的设计原型脱颖而出。 南京青奥组委会邀请专家对这一设计原型进行了深入修改,并征求了国际奥委会的意见,最终确定“砳砳”作为南京青奥吉祥物的最终方案吉祥物设计,并报告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体育局。 经国家总局和国际奥委会批准。 11月29日,南京青奥会吉祥物“乐莱”正式发布。 吉祥物拉莱诠释了青奥会“让奥运走进青少年,让青少年拥抱奥运”的理念。

“啦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吉祥物。 崔新野说:“2005年,我第一次来南京旅游,知道南京被称为‘石城’,雨花石是南京的象征,它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创作灵感的产生正是这些记忆的突然闪现和爆发,爱好与灵感的碰撞,雨花石不同颜色的线条给了他灵感,崔新野制作的吉祥物颜色尽可能与由于青奥会的主体是青少年,吉祥物的造型夸张、可爱、调皮中透着稚气为学校设计一个吉祥物 一等奖,符合青奥会的青奥会会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吉祥物设计构思时间很短,但经过三次修改才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并成为现在的样子。 在多次设计创作和修改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刘秀伟教授给了他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并一步步耐心地启发和指导:“现在的奥运吉祥物一定要夸张,不能雷同。雨花石可以可以作为一种创意元素,但它需要体现和涵盖更多内容。”

在最初的设计中,崔新野受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影响。 “砳砳”造型夸张,有一大一小的眼睛以增加其趣味性,嘴分为两半,相互错落,与常规造型不同。 主吉祥物准备好后,按照大光比赛的命题做跑步、篮球、游泳、跳水、体操五个动作。

入围后,崔新野进行了第二次修改。 在初稿的基础上,简洁性和整体效果更加突出。 原本繁琐的线条变成了几条颜色统一的条带,去掉了中间的分割线,动作夸张。 做了一个三维渲染,修改后,添加了三个视图,做了28个动作。 最终,经过大广州赛主委会专家的修改,形成了本届青奥会吉祥物“砳砳”。

设计艺术教育硕果累累

崔新野非常喜欢凝聚自己心血的作品。 他说:“没想到能够吉祥物,我感到非常幸运,它圆了我的青奥梦,它将激励我继续努力,捕捉青奥会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多更美丽的‘精灵’,让世界充满爱。”

崔新野设计的青奥会吉祥物“啦啦”不仅是他自己的骄傲,也是北京印刷印工学院的又一教育成果。 北京印刷学院在设计教学中注重将实践项目引入课堂表情包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竞赛的能力。 2006年,北印度多媒体作品《金韵》荣获国际莫比斯大赛金奖; 2008年,2003级学生余美丽的作品中标北京奥运会“同心结”项目; 2013年,2011级学生王天碧在汉仪新字体大赛中中标汉仪小印。

近年来,每年都有近2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考生报考北印度,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艺术类考生中,专业课程排名全国前20名的考生中,80%以上报考北京印刷设计学院。 学院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220人增加到2013年的400人。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