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祥物 > 2021冬奥会吉祥物图片-专访穆青:从冬奥会看中国品牌推广
2023
07-03

2021冬奥会吉祥物图片-专访穆青:从冬奥会看中国品牌推广

记者:陈帆

2022年,随着中国农历虎年的到来,全球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之一——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严格管控的新形势下如期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举行。新冠肺炎疫情。 这是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14年后,奥运火炬第二次在北京点燃。 作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双奥城市”,北京再次让世界惊叹。

冬奥会盛况空前卡通人物,吸引了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关注。 商机不言而喻,各大品牌纷纷参与其中2021冬奥会吉祥物图片,竞相炫耀形象。 高科技智能品牌深入奥运村和各个赛场,运动品牌竭尽全力帮助运动员夺金夺银。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中国品牌闪耀世界。

冬奥无限商机

冬奥会恰逢中国最幸福、最祥和的一年——春节。 据百度热搜国内大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的搜索热度分别比索契冬奥会和平昌冬奥会高出1372%和558%,超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历届夏季奥运会。 ,并且超过了2021年冬奥会。 2019年推迟举办的东京奥运会的受欢迎程度高出68%。

2021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约特色。

其中,“绿色奥运”给企业带来了商机。 “因为北京冬奥会从场馆设计阶段就考虑了能源消耗和运维成本,场馆采用了光伏、风力发电、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这也展现了科技的力量;考虑到举办大型活动、为公众提供文化休闲活动场所的方向,可以说是真正从概念上理解了绿色。对于提供智能和绿色技术的企业来说,中国的很多场馆可能面对低碳转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参与冬奥会场馆改造就是最好的例子。”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学利表示。

同时,“科技奥运”也为提供数字技术、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商机。 王学利指出,奥运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展示舞台,也是极其优质的广告传播渠道。 离开北京后,各国运动员、媒体记者、工作人员都会通过社交媒体呈现他们在冬奥村、主媒体中心等的所见所感,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宣传和代言。

“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中国冰雪经济刚刚起步就迎来了冬奥会的加持。 业内人士表达了对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信心。 中国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了冰雪产业的“含金量”,树立了制造品牌。 面对冬奥撬动的万亿冰雪产业,迪卡侬、耐克等运动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冰雪市场。 国内众多运动服饰品牌和装备供应商纷纷加入火热的冰雪运动行列。

如今,北京已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城市”。 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度和赞助价值给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特许产品和运动员签约两个领域,已经看到了2022年冬奥会商机的热度。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陆续开发出16大类5000余种特许产品。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冰晶外壳、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萌”万千网友,成为世界顶级2021冬奥会吉祥物图片,线上线下售空。

北京清澜文化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马牧青表示,“冰墩墩”商标已经正式申请注册,类别包括表情符号、玩具、邮票、火星漫游车、飞机画、雕塑图像、专属定制等等,很多赞助商都预见到了这个萌物的“商机”。

在马牧青看来,签约运动员代言也是冬奥营销的一大亮点。 以三棵树为例。 该公司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建设贡献了高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还与平昌冬奥会和短道速滑界首枚金牌获得者签约。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队冠军、2000米接力金牌获得者武大靖和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获得者谷爱凌为品牌代言人,并与中国短道速滑队签署合作协议,为选手定制专用竞赛头盔。

无独有偶,本届冬奥会上,元气森林去年签约的“元气冰雪队”三名成员——谷爱凌、苏一鸣、徐梦桃先后夺得金牌,这让元气森林几乎瞬间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在本届冬奥会上。 一个引人注目的快速消费品牌。

家庭供暖

2022年,中国品牌将再次获得主场优势。 如果说2008年的亮相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那么2022年冬奥会最显着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品牌站在了中国制造的肩膀上,撑起了更大的天空。

本届冬奥会,除了13家全球奥运合作伙伴外,北京冬奥组委还签约了11家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赞助商、10家官方独家供应商和13家官方供应商,涉及食品餐饮、体育器材、石油化工、网络安全等领域。 、软件服务等领域。 冬奥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较量,更是品牌价值的较量。

冰壶泼墨金边祥云服、谷爱凌龙纹雪地服、钢架雪地车鞋……本届北京冬奥会,15个分项中,安踏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了比赛装备,就是为了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齐全的运动品牌。 眼下,安踏的高科技奥运装备正在逐步取代和超越国外品牌,成为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合作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 冬奥会之外,安踏冬奥会期间的产品营业额实现同比增长35%。 在社交平台上,安踏也成为了顶级运动品牌。

另一家中国鞋服品牌匹克锁定“赞助代表团最多的中国品牌”称号。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赞助伊拉克代表团以来,14年来,匹克已支持超过20支奥运代表团亮相奥运会。

与冰雪运动的如火如荼相呼应,运动器材供应商舒华体育也受益匪浅。 通过为北京冬奥会三大冬奥村健身中心提供健身器材及配套服务,其品牌影响力和推广能力也乘势而上。 优越的。

2008年到2022年,崛起的中国品牌不再只是产品的供应者,而是技术的探路者、潮流的引领者,甚至是需求的创造者。

在马牧青看来,奥运会是国际盛会,品牌传播具有世界级影响力。 2022年冬奥会,不仅企业产品品牌将从中受益,中国“大国”品牌影响力也将扩大。

说到民族品牌,就不得不提到本届冬奥会背后的科技实力。 不仅北京至张家口冬奥会智能5G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充满科技感表情包设计,另一款“大国重器”——我国首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雪蜡车也引人注目。

在此之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雪蜡车。 因此,打蜡工要么租用国外雪蜡车,要么在临时打蜡房工作,遇到恶劣条件只能支撑一个小摊位。 为此,海尔集团、中国重汽、山东省工业设计院、海信集团等各方齐聚,组成1000余人的联合攻关团队,开始攻克雪蜡车项目。 终于,2021年9月,我国纯国产雪蜡车正式下线。 此时距离项目启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无论室外环境多么恶劣,这款雪蜡车的内部温度都能保持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 雪蜡车加入了5G通讯、仿生光源、8K全媒体传输等多项技术,更加智能,帮助打蜡人顺利工作。

科大讯飞承担的“冬奥会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与设备”项目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件的无障碍沟通。

品牌用科技完美诠释了举办冬奥会的理念,品牌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融为一体、无处不在。

本届冬奥会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飞天”等。首钢跳台滑雪平台。 开幕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完美融合。 二十四节气、雪花如意结、山海花灯艺术、冰雪五环激光雕刻技术、“破冰”、“水天一色”黄河》与《上来》的文化意图相得益彰,成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终极一笔。 闭幕式上,“折柳”环节让网友大呼“我太了解中国了”。

精彩的开幕式背后,京东方作为技术供应商之一,功不可没。 首先,舞台屏幕整体面积达10393平方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 具有超高对比度、超高刷新率、超高分辨率等特点,显示技术世界一流。 此外,主电筒支架巨型雪花镶嵌的灯珠是目前业内最窄的单像素可控LED异形显示产品。 不仅如此,为了让“雪花”看起来轻巧坚固,产品的选材和设计也进行了专门优化。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主任于红用“三个有”来总结北京冬奥会新技术的应用。 ”;云转播平台、8K、自由视角、子弹时间等科技应用让冬奥会“精彩”;氢燃料公交车、可生物降解餐具、智能服务等赛后应用见证“有未来”。

吉祥物“冰墩墩”、“雪蓉蓉”充满科技感和文化内涵,受欢迎程度超过历届奥运会。 可以说,这已经超越了吉祥物本身的价值,具有国家形象层面的提升意义。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庆珍表示,无论是“冰盾盾”、“雪蓉蓉”,甚至是其他熊猫造型的产品,未来都可能成为中国的一大IP 。

据国际奥委会官方微博称,北京冬奥会将通过阿里云支持的“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 历史上首次,所有转播都将以4K格式在云端播出,容量达6000小时。 在一份公开报告中,奥运转播服务首席执行官伊安尼斯·埃克斯科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一新模式将为因疫情影响而无法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提供便利。

“疫情之下,赞助商的赞助权益很难像没有疫情时那样得到充分体现。这是现实,但总体而言,与夏季奥运会相比,现场赞助受到的损害冬奥会赞助商的权益要小得多,首先,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分为冰雪两类,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雪上项目的现场观众数量也非常有限。 ;其次,从转播的角度来看,一些冰雪赛事往往比现场观看更加完整和震撼,这也使得一些企业愿意在传播过程中体现赞助权;第三,今年,无论是冰雪赛事的合作伙伴,国际奥委会或者本土赞助商,这几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进行品牌推广,我为线上传播做了很多准备。” 王学礼说道。

奥运营销感动人心

与成熟的跨国品牌相比,中国本土品牌在打造国际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增强高端市场竞争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品牌开展冬奥营销时,应抓住人们对国货持续热情的契机,不断提升品牌的专业度。

北大、清华大学特聘MBA教授潘程表示,中国品牌在奥运营销中要不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比如赞助品牌拍摄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希望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但这种感动并不一定要体现在震撼的场景中。 一些品牌的广告注重“重磅”场面和明星效应,却忽视了奥林匹克精神中“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内涵和人们内心情感的契合。

在潘程看来,中国同时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国家实力,世界也认识到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时,中国品牌该如何用软性的东西打动国内外受众,需要品牌经营者思考和努力。

其实,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品牌可以从人文细节入手,将世界各国文化中的共同理念作为自己的品牌理念,讲好品牌故事。

例如,为配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携手人保财险推出了《当非物质文化遗产遇上冬奥会》专题创新节目。 节目围绕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创意与设计,选取“中华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特切入点,立体呈现并深度诠释设计中所蕴含的非遗元素。冬奥会,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冰雪运动相得益彰。

正如“冰盾盾”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所言,近年来,“中国制造”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而设计和技术创新一样,是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关键。面对“中国创造”的因素,“冰墩墩”的走红也让人们看到了设计力量带来的能量。

作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双奥城市”,北京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意义可见一斑。 本届冬奥会也涌现出不少“双奥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合作,还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赞助合作。

“双奥”营销可以给人延伸想象。 “让人感觉从2008年到2022年,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同时,你可以赞助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这会给人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就像本届冬奥会上的青岛啤酒一样就像为中国冬奥会推出冰雪罐一样,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企业品牌的生命力。” 王学利告诉记者。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品牌向世界展示民族风采和品牌内涵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品牌所传达的中国文化和拼搏精神,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中国品牌也是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更加团结”的愿景凝聚在每一片小雪花上,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和文化的积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为世界带来温暖与和谐。 希望能带给世界。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