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设计 > 城市设计效果图-竞赛第一名方案| 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规划院+室内设计
2023
11-13

城市设计效果图-竞赛第一名方案| 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规划院+室内设计

竞赛第一名方案| 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规划院+室内设计

竞赛第一名方案| 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规划院+室内设计

编辑:李伯超| 校对:李伯超| 2022.06.07 11:21

核心区设计效果图©深圳市设计院+局设计

联合体团队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局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江苏无锡

提案地位竞赛第一名获奖提案

土地面积:250.7万平方米

本文的文字由该局设计提供。

自2021年9月公布以来,“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设计团队的参与。 经过最终投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室内设计(联合体)的方案脱颖而出,成为国际竞赛第一支获胜团队。

▲ 方案介绍 © 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局设计局

片区整体鸟瞰图 © 深圳市设计研究院+局设计局

“科技园”设计效果图©深圳市规规研究院+局设计

01发展背景

万山湖生态科技城位于无锡市东部锡山区。 属于西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山湖片区核心部分。 西接锡山高铁商务区,形成无锡东部科创门户枢纽。

位置指示 © 深圳市规划院+设计局

作为科技功能中心和“第一客厅”,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将肩负三大中心使命:长三角城市群着力打造区域科技平台和引领中国科技创新; 参与锡东未来城规划,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杉湖生态科技城成为无锡创新的战略节点; 打造无锡科技创新桥头堡。 三大发展目标是打造具有创新应用特色的科技新高地、连接太湖湾的战略新支点、引领西山转型的发展新引擎。

设计范围示意图©深圳市规划院+内部设计

规划效果图©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02 空间搭建

设计通过共享、包容、独特三大要素构建万山湖科技城核心区的整体结构:

· 构建科技基因组:构建以“共享服务+多元科技空间+文化生活”为要素的科技空间基因组;

· 三大动态线索:将“湖岸+铁路+水网”三套空间资源与基因组进行匹配,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的线索;

·环湖指状生长:沿着动态线索,形成环湖辐射状的指状结构。

整体空间结构图 © 深圳市设计院+局设计局

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团队结合空间设计愿景规划并提出了三大城市设计策略:

·环湖共享区:湖城融为一体,打造独特迷人的滨水门户,是区域共享科技服务枢纽。

·万象科技广场:为“创”与“造”两个创新环节定制的科技街区,是万象创新产城互动空间。

· 科技园链:打造植根于中国文化、极具“中国风”的未来科技城市空间。

总体规划©深圳市规划院+设计局

规划效果图©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环湖共享区

由沿湖滨布置的多个功能街区和连接高铁商务区的大成路高速公路组成。 区域共享利用环湖布局的功能片区,通过大湾山湖的道路和生态资源,连接东南荡口片区、北接东港片区、东部常熟尚湖片区,甚至扩大联动未来将与苏州北站地区合作。 关系。

环湖共享区 © 深桂园+局设计

连接双城:打造核心区服务枢纽,对外资源对接,对内服务输出。 设计以基础设施连接两座城市,确定了湖滨的区域服务功能,构建了两座城市联动的空间支撑框架。 核心区通过交通设施布局,构建城市交通网络,构建服务全市的服务体系。 同时城市设计效果图,这一交通系统也为连接基地作为主客厅和湖滨区域的五个外围中心组团形成的环湖客厅社区提供了共享和交流的基础,创造了区域高效的共享技术服务区。

两座城市的空间结构联系在一起 © 深圳市规划院 + In-house Design

“1+5”环湖客厅社区 © 深桂园+局设计

服务枢纽:环湖聚集的四组科技服务枢纽,沿湖滨呈“一弓一箭四节点”结构布局。 它们以铁路和大成路基础设施为支撑,围绕火车站和地下隧道。 集中布局。

四组科技服务枢纽节点 © 深圳市规研究院+自行设计

湖城一体化:构建东西水网和空间廊道。 设计采用向湖落落的建筑布局,打造城市与湖滨的柔和界面以及环湖标志性的珠链,形成湖城融为一体的空间格局。

城市与湖泊的软界面 © 神桂园+局设计

万象科技广场

它由嵌入花园栖息地的七个“创造”与“创造”相结合的街区、一组慢生活创意中心和一套快速互动的基础设施系统组成。 “创”与“造”融为一体,打造了六组主题定制科技街区,为“2+X”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创新空间。

万向科技广场 © 深圳设计学院 + 内部设计

定制化“创造+制造”科技街区:六组不同主题、不同专业的科技街区,以创意与生产相融合,提供适合不同产品定位的功能平台。

“创造+制造”科技街区 © 深圳市规规研究院+局设计

打造“慢生活”创意中心:“科技花园”与“科技街区”建设方式相互结合,以慢生活激发创意,构建自然空间与人工建筑交融的慢空间,让创意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融合 这种模糊性提供了个人思考的空间和公共交流的场所。

“慢生活”创意中心©深桂园+局设计

支持“快速互动”的智慧环:采用一体化架构和系统布局,结合大成路地下工程,连接科技街区和湖滨区域。 融合未来先进技术的智能设施环将支撑技术创新快速交互的需求。

支持“快速互动”的智慧环境 © 深圳市规研究院+内部设计

科技园连锁

它由毗邻万山湖的大型城市绿化带和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的流水网络和流水花园组成。 大型城市公园沿湖绿化带可提供区域性城市生态空间; 内部花园网络主要提供日常服务吉祥物设计,与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紧密结合,提供不间断的公共和孤独体验,同时也是当地文化的展示。 载体。 生态科技研究设施可以深入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实验室,实现科学实验的实时应用。

科技园连锁©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将湖引入城市:在城市周围引入一系列公园,打造依山傍水的科技城市。 每个开发单元都将面向高景观价值公园,实现卓越的环境标准,公园通道长达200米。

引湖入城 © 神桂园+局设计

园林入城:区别于西部中央公园鲜明的设计,科技城打造小花园、小水网、小街巷,营造小桥流水的空间形象,传承韵味江南城市。 现代城市与中国园林在这里融为一体,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花园走进城市 © 深桂园+局设计

森林进城:打造碳中和公园,作为未来生活的试验场和体验地。

森林走进城市 © 神桂园+局设计

03 核心区智慧岛设计

以智慧岛屿为核心,未来城市将引领引领科技互动创新潮流,科学园林将承载未来理念新活力。 核心区5大科技地标和4条科技主题街道布置在湖畔,引领科技服务功能布局。

模型©深圳设计学院+内部设计

规划效果图©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空间布局

“垂直创造”与“水平连锁”诠释智慧岛未来科技城市愿景。 在垂直增长的创新空间中,设计充分利用智能基础设施,构建复杂高效的服务“榫卯”; 科技主题街则成为组织科技生活、科技创造、科技服务和科技主导项目的“横向链条”。 。

从高铁CBD延伸出来的城市发展轴在万山湖畔与自然交汇,成为万山湖滨科技城的核心。 依托自然环境,总体区域形成了以一核心、两条脉络、两组枢纽、四组社区、四条街道、五个地标为元素的核心城市群。

空间布局图 © 深圳市设计研究院 + 局设计局

规划效果图©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地区团体

万山湖核心区依托湖滨、花园两大服务HUB,形成科技园区邻里群、科技共享HUB群、科技服务HUB群、科技地标群四大区域群。

空间划分图 © 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科技园街区群:以基地原有水网为基础卡通人物,与万山湖水系串联,形成核心区科技街区绿脉。 “绿脉”向东西两侧延伸,形成科技街区内的绿色景观,为科技服务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活动场所。

科技园邻里组团©深圳市规划院+内部设计

科技园剖面设计©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科技服务HUB组团:服务平台和公共设施是园区的中心城市设计效果图,是知识共享和传播的聚集地,也是与其他类型空间的联系。 这些新一代服务空间具有规模灵活性、功能共享、空间连通性等特点。

服务平台空间关系 © 深圳市规规研究院+局设计

群内多层空间 © 深圳市设计研究院 + 局设计局

科技服务HUB断面设计©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内部设计

科技共享HUB群:共享设施、共享实验室等公共服务空间,共同构成科技创新空间的“平台”部分。 结构设计和布局的灵活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大化。 塔内设有高密度、标准化的科研空间。

技术共享 HUB集团©深圳市规规研究院+内部设计

共享实验室将由一个物流环提供服务,可以无缝运输特殊材料以及液体或固体废物进出实验室。 在此布局下,所有实验室均可与地下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相连,处理设施的地上部分将打造为城市公园。

共享实验室©深圳市规研究院+内部设计

科技地标群:这是万山湖沿岸的一个城市阳台。 也是一座集观赏、游憩、表演、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活跃的现代化城市公园。

信息发布与国际会议中心、未来生态低碳科技中心、城市智慧管理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与专利信息交流中心,五大创新地标矗立湖畔,将提供最前沿的前沿科技信息,支撑科技企业的核心。 服务要求。 同时,这些紧邻湖岸的科技服务地标将以独特的方式向城市展示其广泛的服务功能。

科技地标集团©深圳设计学院+内部设计

滨湖地标群剖面设计©深圳市规划院+设计院

规划效果图©深圳市规划院+局设计

完整的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万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类型:建筑、规划

项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东部锡山区

联合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局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深圳市局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张志阳、匡宇豪、王成辰、王琪、林家平、张一博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孔祥伟、李鑫、沉锐、梁家岭、韩鹏旭、倪永伟、彭忠惠、郑杰宏、王瑞坤、袁田

业主单位:锡山区人民政府、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锡山分局

竣工状态:竞赛第一名

土地面积:250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