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设计 > 工艺美术和产品设计的区别-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及审美特征
2023
11-01

工艺美术和产品设计的区别-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及审美特征

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及审美特征

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为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创造的人工创造物的总称。 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普遍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又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整个人类文化创造史写下了充满智慧和精神光芒的篇章。

发展概况 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创造的第一个劳动工具。 原始工具所凝结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卡通形象,不仅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最初形态,也奠定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先驱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的石玉、牙骨、编织、缝纫,特别是陶器的制作工艺,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工艺美术高度重视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意图。 也清晰地展现了工匠们对材料属性和制作工艺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形式美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商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创作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强化。 大量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渗透到精神内涵中吉祥物设计,赋予了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以高贵的审美魅力。 原始青瓷、漆器得到初步发展,青铜器、玉器取得辉煌成就。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思想的发展。 理性主义精神的兴起和弘扬,把面向实用、现实生活的价值追求与继承原有文化传统的激情浪漫的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由此产生的轻盈、活泼、奔放、有力的古代审美特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变迁,引起了工艺美术生产模式和价值追求的变化。 生产中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工艺创作趋于表达内在的个性和品格。

这一时期崇尚主观个性精神的创作倾向和疏、静、朴的审美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 青瓷、建筑器物和宗教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工艺美术在盛唐初期得到了全面发展,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 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工艺水平和生产规模均超过前代。 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人们思想意识的解放,使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呈现出博大的气势、精致圆润的装饰工艺和丰富丰满的形态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相对完善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工艺美术和产品设计的区别,集中体现在陶瓷上。 发达的手工业和重视文化、科学的文化氛围,为保持创作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一代从容淡雅、质朴含蓄、团结统一的审美风格。在心灵和物质上。 宋代工艺美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其所体现和揭示的创作原理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蒙古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中国后,工艺美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染织技术的金锦、陶瓷技术的青花、釉里红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贡献。 受尚武游牧文化的影响,元代的工艺美术风格趋于粗犷、豪放、刚健。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强盛的时代。 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以及相应的新文化、新科学的出现,将明代的工艺美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建筑装饰等门类全面发展。 发展。

明代工艺美术继承了宋代以来的审美追求,并向风格化、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古朴、坚固等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各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 其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湛、技术之丰富程度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巅峰之作。 源于上层贵族审美情趣的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的创作观念,在清代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形成了日趋矫饰、精致、复杂的一代艺术风格。 。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模式、产品结构、工艺思维和艺术风格焕然一新。 衰落与重生、模仿与创造、坚持与分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 继承清代造型的传统工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衰落,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工艺美术则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 清新、简洁、明亮的现代工艺美术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因此它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区别极为明显。 现代工艺美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工艺美术和创作活动开辟了新的领域,建立了新的审美风格和价值标准。

商代锣(山西石楼出土)

元代 红漆花卉纹渣斗

中国工艺美术史呈现出两条清晰的发展路线: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欣赏为主体的宫廷、文人工艺美术体系。 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成长和发展、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能目的和审美特征。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品完美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基本原则,具有古朴、坚固、明快的品质。 宫廷和文人的手工艺是在官办或私人手工作坊中生产的,迎合了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利益。 因此,他们注重展示观念内涵,追求观赏性和把玩性,推崇精雕细琢、造作精巧。

生产的正规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现象。 早在西周时期,王室官府就有“百工”。 汉代在周、秦的官制基础上,建立了属于少将府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坊和工厂。 唐宋时期的少府监,显示了官营手工业体系的完整和彻底。 明代的监察院和清代的制造署、织造局,使官营手工业的制度更加系统化、严格化。 官办手工业机构大多位于中心城市或皇宫。 材料免费拥有,工匠免费工作,不考虑生产成本,产品不参与商品流通。 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追求巧、美的宫廷工艺美术。 作为反映统治阶级精神需求的理想风格,它影响和规范着封建时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道”,贬低“形上”“器”。 因此,具有功能性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小技”,属于“低俗”范畴。 这种偏见显然抑制了理论建设,导致中国工艺美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 然而,中国的工艺美术始终按照自己的理念和原则发展。 其个性化的出现无疑取决于中国工艺思维和创作原理的倾向性和独创性。 中国工艺思想和创作原则很少被记载下来,强调工艺创作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追求心灵与物质的融合与统一,主张自然与人工的和谐,注重工艺创作的整体有机性。工艺创作活动,力求协调天时、地理、材料、工艺等因素的关系。 中国工艺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播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还向东方传播了桑蚕品种和织造技术。 陶瓷之路是连接中世纪东西方世界的桥梁。 瓷器的出口不仅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全球生产产业,而且影响到所到之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工艺美术全面走出去,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文化经济交流。

明代青花手杯

分类 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广阔,门类众多,风格众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按工艺美术品的功能价值,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品和陈设工艺美术品。 实用工艺品是指含有审美工艺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如服装、器皿和工具等; 陈设工艺品是指注重展示材质或造型装饰的工艺美感,仅供观赏的工艺品,如象牙雕刻、玉雕、景泰蓝等。 ②按工艺美术的历史形式,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具有民族风格、体现中华古典文化精神的工艺创作。 如四大名绣、北京雕漆、宜兴紫砂陶、广东象牙球、扬州玉石等; 现代工艺美术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出现的、反映现代文化精神和生产需要的工艺创作,如现代陶艺、广告设计、书籍装潢、包装装潢等。工艺品,可分为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 手工艺艺术是指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创作; 工业设计是指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技术进行的工艺创作。 ④按工艺美术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层次,可分为民间工艺美术品、宫廷工艺美术品和文人工艺美术品三类。 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群众作为生产者为自身需要而创造的工艺美术品,宫廷工艺美术是根据封建贵族统治者的需要而创造的工艺美术品,文人工艺美术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工艺美术品。封建文人阶层的需要。 宫廷和文人的工艺品,主要是陈设品,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后,它们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和产品设计的区别,即特种工艺受到保护和传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专业设计师和工匠制作的工艺品成为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商品。 ⑤按工艺美术材料和制作工艺,一般可分为雕刻技艺(骨、木、竹、玉、泥、面等材料的雕刻、雕刻或造型)、锻造技艺(铜器、金银器) 、景泰蓝等)、烧制技术(陶瓷、玻璃器皿等)、木工技术(家具等)、绘画技术(漆器等)、织染技术(丝织、刺绣、印染、等)、编织工艺(竹、藤等、棕、草等材料的编织、扎制)、绘画工艺(年画、热转印、铁画、内画壶等)、剪裁和雕刻技术(剪纸、皮影等)。 现在习惯上将传统工艺美术分为雕刻工艺、刺绣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六大类;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工艺美术品,一般按产品对象分为室内环境。 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日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商业艺术设计及书籍装潢设计等。

汉代印花彩纱棉袍(长沙)

审美特征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用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史创造了独特、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创作风格。 中国工艺美术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审美个性,主要体现为:

①和谐。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十分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的关系,崇尚“和”与“得”。 对“和”、“恰”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 外观的物质形式与内涵的精神内涵和谐统一,实用性与美观的和谐统一,感性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材料、工艺与艺术创作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的。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创作的伦理道德影响。 它强调物质使用的感官愉悦与审美的情感满足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工艺创作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通常具有特定的意义,常常利用形状、体积、尺度、色彩或装饰来象征性地表达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往往使宫廷或文人的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或物质功用的损害。 相比之下,民间工艺品则更多地基于制作者自身的功利愿望而具有象征意义,显得苍劲、古朴、充满活力。

③敏捷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合一,要求“灵巧”,“质为人体,文学为阴阳”,使主体的生命和精神在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一直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 这种结构范式充满了生命的韵律和生生不息的运动感,使得中国的工艺创作在严格的标准下却显得动感、稀疏、空灵。

④自然兴趣。 中国工艺思想十分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管材”、“因材施艺”,要求“赋形于物,用材于质”。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始终尊重材料的规定,充分利用或揭示材料的自然美。 这种优秀的工艺赋予了中国工艺品一种自然、纯真、宁静、高雅的情趣和情调。

⑤做工。 重视和重视工艺加工技术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 丰富的创作实践使得工匠们注重工艺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并在两个不同的兴趣方向上自觉地追求工艺的审美理想状态:刻意雕琢痕迹的自然工艺,和微妙奇观的放纵。 雕刻和绘画工艺无与伦比。

现代双筒电话设计

中国现代工艺美术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传统工艺虽然失去了原有的主流地位,但仍然继承了过去的优秀传统,保持了中国工艺创作一贯的审美特征。 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工艺美术,在内涵和形式上不断反映新时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确立新的审美风格和风格。 简洁、明快、便捷的现代工艺美术不仅真实地构成了人们身边的现代生活环境,而且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