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表情包设计 > 表情包设计灵感来源-【趣谈】表情包的发展史
2023
07-03

表情包设计灵感来源-【趣谈】表情包的发展史

从“表情符号”到“表情包”表情包设计灵感来源,相差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是划时代的。 表情符号是网络时代社交领域的副语言。 它的出现和流行表情包设计灵感来源,宣告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类动物独特的符号交流方式,已经从线下迁移到线上。

随着文化变迁和技术发展,表情符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系统、从免费到商业化的演变过程。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人物表情阶段、GIF动画阶段、商业表情包阶段。

最初的字符表情非常简单,可以追溯到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法曼创造了微笑符号“:-)”。 Text”垂直表情符号卡通形象,将网络符号的表现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1999年表情符号的出现,开启了网络表情符号设计的先河。 日本栗田承高用黄色圆形面部表情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感受。 这些表情符号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发展和创新。

第二阶段是图文混合的动态表情,以GIF动态表情的出现为标志。 2006年12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学生王毛毛创作的“兔斯基”系列动态表情包,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动态表情包。

“Tuski”表情包

自此,网络上掀起了制作动态表情包的热潮。 在广大网友的创作中,这些动态表情符号突破了早期注重人脸和表情的局限性,有的还夹杂着动态文字,因此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情感感染力。

第三阶段是商业和技术催化下的表情符号产业化。 随着表情包的流行,表情包的商业平台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表情包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商业路径下的付费表情

以微信为例。 2015年7月,腾讯推出微信表情开放平台。 每个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设计的表情包,审核通过后即可上线。 同时吉祥物设计,通过奖励作者的方式鼓励用户付费使用表情包,这极大地促进了专业设计师甚至设计公司投入专业表情包的创作; 反过来,表情包产业链的成熟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表情文化的繁荣。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