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设计 > 酒包装设计制作图片-包装艺术的发展与现代包装设计研究
2023
09-24

酒包装设计制作图片-包装艺术的发展与现代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现代包装设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文化需要包装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包装作为所有商业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一种形式,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包装设计的新颖性、艺术性、美观性、实用性直接决定商品流通的速度。 网络搜索、市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显示,现代人物质生活过剩,慢慢开始转向精神生活。 因此,包装中的设计元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对包装的影响,包装设计的形式变得复杂多样,外观复杂、不适宜使用的弊端日益凸显。 因此,设计理念应重新规划,“实用为主,美化为辅”。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 审美特征; 装饰形式; 产品创新; 包装设计流程

CLC 分类号:TB482 文档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 (2016) 07-0124-02

《商业周刊》主编 Bruce Nussbaum 先生在 2005 年第 8 期《商业周刊》的《2005 年度最佳产品设计》一文中这样说道:“1990 年代的人们在谈论 1990 年代的创新时科技的重要性总是被强调,然而今天人们谈论创新时,更多地关注设计,当面对多种选择而不知所措时,消费者往往将设计视为一项新技术。在无数类似的产品和服务中,设计是一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管理者开始依靠设计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获得新的收入并扩大了利润。这体现了产品创新和设计在新世纪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时代的突飞猛进。 包装设计不再单纯地起到实用和保护的作用。 包装设计现已成为决定产品属性和价值的主要因素。 好的包装设计对被包装的物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关注包装设计,理解其内涵,做出优秀的包装设计已成为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包装设计艺术的发展

一、包装设计艺术的简要含义。 包装设计就是运用设计者的审美眼光,赋予现成的产品以美化、便携的包装形式[1]。

2、包装设计艺术的特点。 包装设计可以美化产品,使产品携带方便、实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宣传产品的作用。

三、包装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 包装设计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慢慢发展起来的,代表着一部人类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包装设计艺术的萌芽期:原始社会正处于萌芽期,陶器的出现代表了原始社会包装的最高水平。 各种食品、水容器不仅功能简单实用,而且造型也颇具艺术感。 其中以人面鱼纹彩陶盆最具代表性,其中的几何图案至今仍在使用[1]。

(2)包装设计艺术的成长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其成长期。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导致包装设计迅速发展,各种包装形式开始出现。 其中有陶瓷容器、玻璃容器、纺织容器、纸容器、金属容器、竹子等植物容器。 包装材料的综合运用和系列包装的出现反映了包装设计的成长和发展。

(3)包装设计艺术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是包装的发展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业生产开始进入机械化生产,从而催生了一门新学科“工业设计”,其中包装设计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1919年包豪斯学校的成立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口号对包括包装设计在内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促进了包装设计的快速发展。 其中,在包装材料、形式、形状、色彩、图形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2.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

1.现代包装设计简介。 现代包装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主要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符合市场、商业、美感、艺术的设计理念[3]。

二、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历史

(1)工业革命时期的包装设计采用简单的形式来保护商品。 造型简单丑陋,反映出工业化生产下手工艺的弱化;

(2)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包装设计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包装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它不再是简单的功能性包装形式,而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他们强调包装艺术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形象鲜明,更具冲击力;

(3)现代主义时期的包装设计是功能决定形式的包装设计,强调功能优先的设计思想,运用直线、曲线、几何形状、简单的色彩搭配等设计元素,创造出简洁、实用、美观的现代包装设计;

(4)后现代时期的包装设计。 此时的包装是对现代主义时期包装的批判和继承; 它批判了现代包装的简单化造成的产品雷同和过于程式化的缺点,并采取了古典时期艺术的手法。 一种不拘一格的理念,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3、现代包装设计的特点:现代包装设计虽然离不开艺术,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创作。 它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3]。 包装设计必须考虑厂家的要求卡通形象,尊重消费者的欣赏要求。 还必须考虑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生产和印刷条件、经济成本等要求。 现代包装设计已经不是为包装本身而设计,而是为人而设计。 包装的认可和消费必须由顾客的欣赏来驱动,因此包装设计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和欣赏水平。

4、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在全球化、商业化的当今世界,工业水平飞速发展,现代包装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仅可以保护商品,还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欲。 的愿望,从而实现增加商品消费的前景。

5、现代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设计是商品的本质。 创造市场、创造财富、创造未来,为国家和社会的新生活方式、财富积累做出卓越贡献。

3、现代包装设计与生产的材料、方法、工艺及注意事项

1. 选择一个主题。 如今,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化妆品、食品、饮料等,包装也多种多样。 国外新的包装设计形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在国外包装的侵蚀下,国内独特的包装文化日渐式微,国内文化很难以一种形式占领中国包装市场。 普洱茶,可以代表中国茶文化,以质朴的风格体现中国文化。 它利用国外的设计思想和结合中国特色的创意来拓展中国文化的包装形式,从而吸引市场消费者的关注。

2、选择材料。 普洱茶包装已经选定表情包设计,那么接下来就是包装形式和包装语言。 人们迷恋茶文化,迷恋它的淡雅、古朴、清香。 通过对市场上茶叶包装的调查,虽然大多数茶叶包装都想体现中式风格,但由于形式过于繁琐,各种古代图案随意运用,使得茶叶原本清新淡雅的风格给人一种厚重、压抑的感觉。 消费者很难获得中国茶文化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在了解了普洱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饮用方法以及入口体验后,我们选择了中国特产竹子作为本次设计的主要包装材料。 因为竹子在中国有很多象征意义。 是中国古代文化四君子之一,受到众多诗人、画家、作家的喜爱。 竹象征诚信,是君子之家。 对于茶叶来说,其消费者大多是成功人士,竹质包装材料迎合了这些人的审美喜好。 其次,以木盒、牛皮纸盒为材料来包装茶叶。 整体风格简约、简约、大方,回归田园包装,展现茶文化。

3、标志设计。 选择产品品牌后,下一步就是设计代表该产品的视觉符号。 普洱茶在世界茶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口感极佳,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受到热烈追捧。 选好名字后,我们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体现普洱茶的特点,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吸引大多数消费者的注意力,使普洱茶成为普洱茶的代表。他们喜欢这种形式的包装。 。 想了半天,我发现书法、水墨画、印章都是文人的东西,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国特色酒包装设计制作图片,迎合茶的清香,满足消费者想要通过茶来满足的文人情怀。

4.盒形设计。 茶叶标志设计完成后,就该设计盒子形状和袋子了。 主要包装为竹管和竹制品。 上口用麻花布包裹,用麻绳捆扎,并贴上标签,体现出古朴自然的风格。 然后就是牛皮纸盒的盒形设计,采用传统的盒形,使整个包装风格统一。

5. 协助平面设计、色彩和字体设计。 包装盒设计完成后,包装盒上的辅助图形设计、字体布局设计、配色设计都很重要。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眼球的视觉效果。 以中国画中的古代云纹和山水人物画作为辅助图形,体现一种人文情怀。 色彩以水墨效果为主,牛皮纸色彩为辅,体现出一种古朴质朴的田园风格。

6. 打印程序。 这些完成后,印刷过程就开始了。 这一步可以说是简单,但也可以说是困难。 主要看该地方是否有完整的印刷机和印刷工艺。 由于周边印刷技术的限制,我们只能选择以透明不干胶的形式印刷来粘贴商标。 盒子上的辅助图形印刷也比较困难,只能打印出来粘贴,效果不如直接印刷。 。 达不到普洱茶想要的古雅风格。

7、展示设计。 这些完成之后,就会以展览的形式。 展览的衬里使用了花布,并张贴了两张海报。 海报以标识的形式为主题,搭配竹子、牛皮纸等包装材料,体现普洱茶的清香、高雅、自然特征,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贴近文人情怀的精神享受。

4。结论

包装设计费了不少力气,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从最初的标志设计到最终产品,完成了整个包装设计过程。 包装设计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包装设计最大的限制不是软件的生产,而是硬件技术的生产。 盒形制作和印刷技术两大硬件类别对包装设计的最终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酒包装设计制作图片,你的包装设计想法可能无法付诸实践,最终的制作也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国内包装设计还处于混乱阶段,应用程序使用混乱。 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幼儿阶段。 只有深刻理解包装设计流程,精益求精,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才能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中创造出有意义的、优秀的包装产品。

参考:

[1] 黄继春,陈连年. 包装艺术设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受志. 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陈曦. 包装设计(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