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GC > 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意思-创新工场张力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巨头最有可能出现在线上
2023
11-14

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意思-创新工场张力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巨头最有可能出现在线上

本文共8215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

2013年,K12在线外教学习平台VIPKID诞生。 短短三年半的时间,VIPKID一下子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公司获得创新工场天使轮A轮、B轮、B+轮融资。 投资孵化创新工场。 现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也在支持其向人工智能迈进。

创新工场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知名投资机构。 已投资移动互联网及各垂直领域创业公司300多家,管理双币基金总额超过80亿元。 投资轮次涵盖Pre-A轮、A轮、B轮、C轮以及Pre-IPO。 除北京总部外,在美国硅谷、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

创新工场给外界的印象总是与最前沿的技术联系在一起。 今年1月,创新工场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并发布人工智能战略白皮书。 白皮书预测:这是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增长期。

外界不为人知的是,创新工场在教育领域投资了30多个中美创业项目,其中中国的教育项目占到了三分之二,比如中国的在线学习平台Boxfish、Dobei等,以及美国的STEAM项目Wonder Workshop、Kodable等。

鲸传媒注意到,创新工场投资的教育项目中也包含一些黑科技项目。 那么,这家同时专注黑科技和教育的投资机构如何看待这波“AI+教育投资热”?

带着以上问题,我们独家采访了张力军。 张立军作为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是创新工场最早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投资人。 目前,创新工场20人的投资团队中,有7人专注于教育领域,其中3人专注于教育。

AI+教育,迎来巨大机遇和影响工种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发布的人工智能战略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哪些领域将迎来新机遇?

张丽君:

与以往的IT职业培训,即Android、IOS工程师培训以及后端、前端培训相比,未来对AI人才的需求可能是基于数据层的深层次需求。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将会分层。 最高层次是大学里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教授。 这是金字塔的最顶层,但这样的人才数量比较少。 第二个层次是懂算法、会做算法的人。 模范人才,目前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就有这样的人才; 第三个层次是工程应用型人才,专门把算法在某些场景下转化为工程应用。 这样的人才数量会越来越多; 第四个层次是能够将这些应用程序编写成API或者结构化模块的人才; 下一个层次是我们共同的会写代码的人才。 该级别人才数量较多,可以批量培养。 的。 所以,培养这最后一层的人才是最合适的。 就像我们自己的人才、小象学院等项目一样,我们正在准备培养最后一级的人工智能人才。

一方面,人工智能对教育人才培养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种标准化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些工种会消失,一些新的工种可能会被创造出来。 这种影响不会那么快发生,而是会逐渐发生。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立军)

鲸鱼媒体: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将会出现哪些新型工种?

张丽君: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导致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生产任务被机器取代。 例如,在翻译行业,未来可能只存在顶级翻译员,其余的都可以使用各种翻译员自动翻译; 另一个例子是量化。 基金经理和一些财经记者也将被替换,新闻可以通过从互联网上抓取信息来生产。

老师的部分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批改作业、评估分数等。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重复操作的负担。 这样,教师才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认为,“人机协作”必将是未来整个职业教育的重点。 人必须懂得如何与机器协作,共同完成某件事; 精心完成的服务和通讯工作 内容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因此,能够标准化、重复的事情,能够在5秒内轻松决定的事情,会更容易被机器取代。 更多新工种将出现在广大服务业的各个细分领域。 因为需要情感陪伴,所以广阔的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大。

鲸鱼媒体:

那么在培训领域,随着机器翻译能力的增强,英语培训会不会过时呢?

张丽君:

翻译与英语培训关系不大。 译员培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英语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简单的翻译员,而是孩子的父母,他们希望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家长对这部分的期望不仅仅是英语能力本身,还有视野之类的东西。

从现阶段来看,国际教育本身不会受到人工智能太大的影响,但对国际教育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是中国家长自己看到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如果孩子出国留学,失去了在中国几年的生活经验,比如本科不在中国读,家长会更关心你是否会失去一些国内的人脉。

AI+教育,从量变到质变,发酵期还长吗?

鲸鱼媒体:

今年教育领域有哪些新的人工智能项目引起了您的注意吗?

张丽君:

今年不行。 工厂看好AI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意思,但从广义上讲,AI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会来得较晚,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不会那么早。 在所有行业中,包括VR、AR等技术,教育行业可能是应用速度最慢的行业。 (鲸媒体注:白皮书中写道:创新工场认为,这次人工智能热潮与以往有本质的不同,是相关产业已经成熟的标志。这是因为随着深度学习、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下此次联合推广,人工智能首次将实验室技术带入产业实践,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首次突破了普通用户可接受的心理门槛,也突破了普通用户可以接受的心理门槛。在互联网、金融、安全等领域首次达到普通用户可以接受的门槛,主导产业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并首次展现出带动整个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这是因为,首先,教育行业本身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率的行业。 教育内容的制作成本非常高。 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并不是跟随变化那么快的人。 背后的消费者(父母)一直在变。 慢慢来,不能太着急,也不能太快,所以AI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后面会慢慢显现出来。 AI对当前教育企业的影响还仅限于2B领域。 很难说2C领域会出现什么样的产品形态。 例如,聊天机器人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应用中。 聊天机器人可以用来消磨时间,但真正应用于教育学习场景时,在技术上却无法实现这种能力。

目前有一些英语学习应用带有语音识别技术,但识别水平可以直接判断发音是否不准确,但没有办法纠正,主要是比较标准发音。 在知道标准答案的前提下,比较一下与标准声音有多么不同。 如果不是标准发音,光说一段口语就不知道如何比较,所以主要用于评分,应用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另一种应用是自适应学习技术,它有一些AI元素在里面,根据不同孩子的水平推送不同的教学内容。 第三个应用是智能客服应用。

鲸鱼媒体:

李开复老师说,AI最容易应用在数据量大的领域,AI最容易应用在无摩擦的领域,AI最容易应用在最赚钱的领域。 那么您认为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会有什么规则吗?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将以什么顺序(哪些方面)改变教育?

张丽君:

很难说,我们只能做简单的预测。

如果人工智能应用到一些很小很具体的环节上,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在评分、批改环节上的非常简单的应用,确实​​会有帮助。 基于大量数据,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水平推送不同的教学内容,即个性化推荐。 此外,企业智能客服、智能管理等,以前应用于其他行业的技术也正在应用于教育领域。

上述领域应该是最先看到变化的。 从长远来看,AI或许能够针对特定对象的特定学习场景,获取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教材,成为更加智能的存在——就像老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你可以去搜索引擎有针对性地收集素材。

鲸鱼媒体:

过去,很多初创公司喜欢谈论自适应学习的概念,但现在他们似乎不怎么提了。 他们谈论人工智能(AI)。 那么,自适应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张丽君:

过去,自适应学习广泛基于专家推荐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工判断和反馈来确定向什么样的孩子推荐什么内容。 人工智能的真正运用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你可能暂时不需要担心逻辑,而是让机器自己学习来推荐最适合学生的内容。 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数据,但在教育行业,真正拥有大量数据的教育企业很少,而且大多数企业数据都不是可以结构化和分析的数据。 比如,在线教育企业有大量的教学视频,但还没有达到结构化分析的阶段,如何提取有效的结构化数据并与业务目的结合起来进行匹配和计算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顶尖的AI+教育企业会从线上独角兽企业中脱颖而出吗?

鲸鱼媒体:

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大量数据的。 这是否意味着一家顶尖的AI+教育公司将从一家在线独角兽公司中诞生?

张丽君:

现阶段,AI科技公司只有具备一定的获客能力,形成业务闭环,才能做大。 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独立强大的获客能力,或者不具备真正的服务能力,那么它就很难独立成长起来,只能存在于B端。

在教育行业能发展得特别大的公司一定是服务公司。 目前教育行业的核心不是技术。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技术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部分。 传统线下教育公司的数据很少,因为线下上课时基本没有数据产生; 而在线教育企业本身是在互联网上成长的,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数据。

我们的判断是,在可预见的5年内,一些成长到独角兽级别的在线教育公司会成长得非常大,数据很多,AI内部应用得很好,可以自己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这种可能性自然是比较大的; 但如果一家创业公司专注于教育领域的AI技术,那么很难真正在教育行业形成2C闭环并成长得很大。 这不能说不可能,而且非常困难。

鲸鱼媒体:

接下来会不会出现一轮并购,是传统大型教育公司还是新的独角兽公司收购AI科技公司?

张丽君:

过去,教育行业的大公司投资供应商是很常见的。 例如,新东方、好未来投资了在线课堂(如益欧教育等课堂)等技术供应商。

并购绝对是一个趋势,因为在教育行业能成长得特别大的公司一定是提供服务的公司(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对于教育来说,技术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会是最重要的,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变数。 或许从长远来看,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需要足够强,才能真正意义上取代教师的很大一部分工作,然后这个事情就会改变。

鲸鱼媒体:

那么教育行业的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其实成长起来比较困难?

张丽君:

只能说是比较困难,但现阶段只有已经有一定的获取大数据的能力,然后形成一些业务闭环才有可能。 如果是纯粹的AI公司卡通人物,如果其产品本身不具备独立且非常强的获客能力,或者不具备真正的2C服务能力,就很难独立成长,可能还是服务于2B公司。 。

对于很多AI领域的公司来说,如果是B2B存在的话,他们的空间不会特别大,除非依附于一个超大型的行业,比如金融。 金融行业已经是一个信息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金融行业整个市场也非常大。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投资的很多教育项目也带有黑科技、人工智能的概念。 目前哪些表现良好?

张丽君:

盒鱼就是其中之一。 Boxfish提供从幼儿到小学、初中、高中、托福的英语学习内容。 VIPKID也在逐步强化AI技术。 是我们人工智能工程学院的重点教育项目。 我们投资的项目学霸课堂也属于这个领域。 学霸的模型实际上是自适应学习与AI的结合。 纯粹的人工智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在教育行业,需要专家系统给出建议。 基于这个框架,使用一些成熟的人工智能引擎来优化一些特定的环节。

鲸鱼媒体:

您认为目前运行良好的“教育+AI”概念项目有哪些特点?

张丽君:

做得好的“教育+AI”概念的创业项目的一个特点是,很多2013年开始增长的浪潮项目在商业变现方面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规模和体量,并不一定商业的。 不管这个模式多么成功,至少还有一条路可寻。

借助互联网,细分赛道将出现寡头

鲸鱼媒体:

您认为今年或明年教育领域的投资热点将是什么?

张丽君:

线上团课、线上线下融合将是未来的热点。

纯在线课程有三种类型:一对一、在线小组课程和大型直播课程。 大型直播课流行了一段时间,但大家发现大型直播课互动性不强,效果有限。 一对一模式中,英语是最快流行的,在线一对一K12课外辅导今年也将相当流行。 团课的模式也会最快的流行英语,同时也会有一波语文和数学,但是这波可能不会那么快,可能明年、后年,因为这波增长较慢。

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可以看到新东方和好未来对两大专业的高度重视。 双师型的核心是将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师资转移到三四线城市。 这种趋势肯定会存在。

我们认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会有很多业态,比如在三四线开设一些体验中心、学习中心,这本身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 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最终选择哪种模式上课,未来可能会同时运行多种模式,也可能有不同的组合。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看好和不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张丽君:

根据学生年龄层,教育轨迹可分为学前教育、K12和职业教育。 每个轨道被分成许多细分的轨道或小区域。

K12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开办学校、内容发布和信息化三大模式。 其中,开办学校和销售服务的市场空间最大、最核心。 作为一个专注于学科教育培训服务的项目,数学和英语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两个赛道。 英语项目我们投资了VIPKID、鼎商英语、Boxfish,数学项目我们投资了学霸课堂。 信息服务方面,我们投资了七日教育(做公立学校评估),国外有WriteLab(批改英语作文)。

K12赛道也看好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也在关注小学的广义园校对接和托管。 托管是核心必需品,但创建高质量、标准化和可扩展的模型并不容易。

职业教育的非学历教育方面大致可分为技能培训、资格培训和企业大学三个细分领域。 前两个领域我们已经投入了,但是企业大学子领域我们还没有布局。 该领域的公司大多服务于B端,可以轻松绑定一两个大客户,但天花板比较低。 另外,职业教育中的学位教育也不是短期内会触及的事情。 如果能够明确未来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我们就会做出投资安排。

在学前教育方面,孩子们的需求变化非常快。 每个成长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恒定的东西来投入。我们曾经寻找妈妈(0到3岁的婴儿)。 段),只要找到这个组,就可能继续发生消费。 我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针对亲生婴儿,另一个是针对常春藤联盟的爸爸。 只抓3至6岁年龄段的妈妈是不够的。 3至6岁的孩子将进入另一个场景——幼儿园。 我们也在关注幼儿园的2B服务,相对偏爱教学层面的内容或者服务产品。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如何看待素质教育领域?

张丽君:

我们没有专门关注素质教育。 广义的素质教育已经投资了三个项目:一架智能钢琴、奇迹工坊和强棒(棒球训练)。 广义的素质教育没有系统性的投入,因为它一般是软性的,不属于刚性需求的范畴。 在广义的素质教育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将其与某些急需的政策和点结合起来。 如果有结合的话,家长真的会认真关注很长一段时间。 否则,大多数家长在经历了三个月后就会放弃,而花费更多的时间。 如果经历3个月就放弃了,孩子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坚持。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对于STEAM教育项目的态度如何?

张丽君: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STEAM。 我们投资的教育机器人Wonder Workshop就属于这个领域。 拥有系统的软硬件研发能力。 它是北美团队,其产品在美国小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普及率。 在国内的STEAM方向上,目前国内的多加盟模式和学校准入模式的进入门槛都比较低,建立壁垒并不是那么容易。 STEAM教育的核心是拥有一个整体的体系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意思,而不是简单的零碎拼凑。 现在很流行的少儿编程是STEAM的一个子领域。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认为项目成长的标准是什么?

张丽君:

如果是美元项目ip形象,我们预计未来有潜力成长为估值10亿美元的项目; 对于人民币项目,我们预计其将成长为估值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 如果一家公司预计只能通过并购退出,那么我们在投资时会做出谨慎的判断。

鲸鱼媒体:

目前的在线教育独角兽是否会成为教育行业或某一细分领域的垄断者?

张丽君:

有这种可能性。 在线教育出现之后,这个机制就抹平了所有的地区差异。 近两年教育行业的一大趋势是集中度不断提升。 过去,线下K12领域最大的机构估计只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未来一些在线教育独角兽可能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占据30%以上的份额,成为寡头的可能性很大。 可能,形成垄断局面会更加困难。

鲸鱼媒体:

现在涌现出很多平台公司,比如“房地产+教育”、“数据银行”等概念。

张丽君:

我们相对不看好O2O平台公司,这些公司只是简单地将用户与内容和服务连接起来,而没有任何附加价值。

“房地产+教育”的本质是房地产,我们过去没有涉足房地产项目投资。

“数据库”不知道你说的具体含义。 如果只是收集培训机构的数据进行评估和推荐,做大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家长信息、手机号码、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是核心,除非在自己的系统内流通,否则不太可能共享。 即使在一个系统内部,也可能存在数据流动的问题,所以所谓的“数据库”很难做大。

通常,平台项目本身并不创建服务或品牌,也不承担责任。 他们只是将老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来匹配他们。 此类平台项目短期内启动难度较大。 再过五年,如果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服务越来越多,供大于求,到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平台项目。 但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极度稀缺,消费者会追随优质的教育内容,而不是任何一个平台,因为平台无法保证所有供应商都是高质量的。

对于教育项目来说,教学质量是关键。 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提高成绩,都要能够真正产生效果,让家长满意。 这是所有教育项目的基础。 无论哪个细分领域,都必须做到品质,才能形成品牌。 教育公司积累的核心是品牌。

无论是2B还是2C项目,我们看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能力、产出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服务、能为家长或学习者带来实实在在成果的项目。

中美项目双管齐下,创新工场“加码”教育

鲸鱼媒体:

创新工场从2011年开始投资教育领域,但真正加大投资是在2015年、2016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今年的情况如何?

张丽君:

从2011年开始,我们对教育行业的投资以每年2-3笔的速度进行。 但2014年之前,以美元投资为主,2015年之后,以人民币投资为主。 我们现在管理的基金规模比较大,总共80亿。 去年新设立的人民币基金规模达25亿元。 主要投资阶段为Pre-A、A、B、C至Pre-IPO。 。

今年我们对教育项目的投入实际上有所加快。

从外部因素看,2013年教育投资热潮主要受科技影响。 现在的繁荣是由需求面(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产业结构转型、人才需求变化等大趋势逐步产生的。 让教育真正成为今年小趋势的第一个因素是,今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将正式实施(鲸传媒注: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充分考虑合法权益)和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利益,明确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已有4个省份出台配套措施。 教育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将逐步打通,这让大家对教育资产证券化有了更多的期待。 目前,已经有多家教育培训公司在排队或准备IPO。

第二个因素是,新的监管政策下,A股市场各类公司上市速度加快,这加剧了原有上市公司尤其是利润率和PE降低的公司的焦虑情绪。 教育作为营收和利润相对较好的产业资产,也将成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

三是滴滴、摩拜等大平台投资机会减少,美元基金没有更好的出路,人民币基金高度活跃。 当资本逐利、投资不再有出路的时候,教育资产就更确定地成为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基金一成立就会涌向教育方向,很多老基金也会开始转向。 进入教育行业的资本量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有所增加,今年甚至更多。 去年原本投资其他行业的投资者开始了解教育行业,但不敢投资。 而且去年受前年下半年股市影响,人民币遭遇重挫。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资本都会变冷。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ill be a large number of education project financing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so from the financial side and the project side, the overall market activity is much better this y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factors, Sinovation Ventures has grown from one person working full-time in education in 2013 to a team of seven people now, and the team camp is constantly growing. Among them, there are three people who work full-time in education; the volume of our newly raised RMB funds has increased to 2.5 billion, an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has also moved from early to mid-term; in addition, the education salon event held on March 21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has had an external impact There is also a certain improvement in strength.

Whale Media:

Sinovation Ventures has invested in many education projec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at are the investment criteria? 有什么区别吗?

Zhang Lijun:

So far, we have invested in about 30 education-related projects, of which two-thirds are in China. Sinovation Venture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genes of the team, which must have educational genes and Internet genes, and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generally technology-oriented. Most American project CEOs have technical backgrounds and focus more on how to use technology and data to change the education industry. We also hope that the US projects we invest in can help China's education projects.

As far as entrepreneurial teams are concerned, the commonality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rojects we invest in is that they a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m's comprehensive genes, including educational genes, Internet genes, and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tha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hoice of entrepreneurs. On the one hand, they must truly understand education, and the team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truly provide high-level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services, or have good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reate a product. This product is not just an APP. It may be a comprehensiv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process. It should have a complete set of teaching product ideas. Thirdly, we hope that the team can have an open mind on the Internet and be able to iterate relatively quickly, instead of being closed and only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al one.

Reply with the keyword "Recruitment Festival" to download the PDF version of the "2017 Education Industry Workplace Report".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