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字体设计 > 艺术字生成-名师讲座丨“苏仁阁”盆景艺术的产生、现状与展望
2023
07-14

艺术字生成-名师讲座丨“苏仁阁”盆景艺术的产生、现状与展望

所谓“苏仁阁”盆景艺术,是指岭南盆景艺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苏仁阁的创作。 通过优雅、简洁、自然的盆景造型风格,可以祛除烦恼、增长智慧、稳定身心。 最终达到精神空虚、“禅悟”境界的盆景艺术风格。 是岭南盆景流派中独特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仁的作品《蜜梨》

▲苏仁作品《古日香》

一、“苏仁阁”盆景艺术的产生与形成

“苏仁阁”盆景艺术的出现和形成,与苏仁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是分不开的吉祥物设计,这也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原因。

首先,是岭南盆景风格确立并逐渐形成的时期。 他也直接参与其中,成为先锋。 因此,他的盆景也具有明显的岭南盆景风格,崇尚自然、务实、创新。 共同特征。

第二是它的环境。 他长期生活在岭南地区,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尤其是后期下令修建的海转寺,始建于明末。 是一座既是寺庙又是花园的岭南寺庙。 清代,这里被官员选定为接待外国使节和外商的场所,因此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这一切,都对身在其中的苏仁大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苏仁所创作并形成独特鲜明风格的盆景作品,基本上都来自于他在海庄寺的时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苏仁从小就信奉佛教。 长期的佛家生活和修行,形成了朴实无华的性格,达到了精神空虚的境界。 此外,他热爱自然,热爱中国书画,尤其喜爱倪云林、八大山人的笔墨。 体现在盆景的创作上,自然脱俗、孤寂淡雅。 他不想听别人说什么,而是想走一条独特、有自己特色的创作之路。 用苏仁的话来说吉祥物设计,就是:“我有一个偏爱,总和别人不一样”、“我比较喜欢瘦高的风格”、“所以我的盆栽风格总是离不开淡雅、稀疏。当我把站在高大的树上,感觉有一股自然的风,没有任何牵强的迹象。” 这也是他的盆景能与佛相通、充满禅意的原因和结果。

二、“苏仁阁”盆景艺术的发展及现状

“苏仁阁”盆景艺术自创作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其发展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苏仁阁”盆景艺术概念已基本确立

“苏仁阁”作为盆景艺术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风格,得到了盆景界大多数同仁的认可和肯定。

苏仁在世时,对于盆景创作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目标。 随着他的盆景作品的出现,其独特的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好评。 据岭南盆景前辈回忆,20世纪50、60年代艺术字生成,岭南盆景玩家和爱好者中流传着“苏仁阁”的说法。 可见苏仁盆景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1960年在广州举办的盆景展览暨研讨会上,苏仁作了《我对盆景艺术独特风格的尝试》的专题演讲,首次明确提出了创造自己盆景“独特风格”的问题。 (收录于陈金璞主编的《盆景文选》)

▲陈金璞主编的《盆景选集》

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提出了岭南盆景的三大风格艺术字生成,最早见于广州市园林局编着、国家城建总局批准的1981年版《中国盆景艺术》 。 此后又专门论述了1985年孔太初主编的《岭南盆景》、1995年吴培德主编的《中国岭南盆景》等权威专着。 其中,苏人风格作为岭南盆景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已得到大家的认可。

2、“苏仁阁”盆景艺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扬和发展

随着“苏仁阁”的形成,20世纪60、70年代岭南盆景界逐渐出现了一批粉丝和追随者。 他们欣赏苏人盆景的风格,在实践中模仿和学习,创作出具有苏人风格特点的盆景作品。 比如师从苏仁的黄进、苏乔、潘启山等人,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有苏仁盆景的风格和味道。

▲黄进作品《石榴》

▲苏乔作品《九里香》

1979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盆景艺术展上,劳秉恒代表广州赠送了一盆双茎朴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世纪80、90年代后,“苏仁格”受到广泛重视、追随和追捧。 涌现出一批以继承和发扬“素仁格”风格、研究和创作“素仁格”盆景为目标的盆景大师。 创作了一批具有苏仁风格和特色的优秀作品。

▲1980年广州《人民画报》第4期刊登的苏仁阁盆景(老辉提供)

▲韩学年作品《山居》

三、“苏仁阁”盆景艺术的理论支撑已基本建立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关苏仁风格的论述和文章陆续发表在岭南盆景研讨会演讲、专刊及相关专着上。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仁的风格逐渐引起国内盆景界的关注和讨论。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盆景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加入到研究和讨论中,促进了“苏仁阁”盆景艺术理论的形成。

近年来盆景领域的理论探索和讨论中,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素人阁”与“文人树”关系的讨论。 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都有利于推动“苏仁阁”盆景艺术的发展。

“素人阁”与“文人树”同根同源,但研究两者的关系,既要了解它们的“相同”,又要了解它们的“不同”,从而深刻认识它们的“异同”。与“文人树”不同,“苏仁阁”是岭南土生土长的盆景,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两者追求内涵的不同,虽然两者在形式上都具有高雅、简洁、自然的特点,但在精神内涵上,“文人树”所体现的一种文人情操和品格,更离不开以“我”为中心。 《素人歌》更多的是追求超越自然的空性和禅悟,体现“无我”的境界。

三、“苏仁阁”盆景艺术的愿景与展望

一个艺术流派或风格的形成和确立,我认为一般应该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有比较清晰的产生、传承和发展的脉络; 二是有自己独特的技艺、艺术特色、独创性、体现风格和特色的作品; 三是有明确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 第四,基本形成自己比较完整的理论支撑; 第五,拥有一批传承发展的追随者。 这是艺术的规律,盆景艺术也不例外。

▲ 文学明 罗汉松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多彩的。 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关注,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并保持自己独特的特色,尤其是艺术。 有自己特色的事物才是自己的,才有发展的生命力。 因为越是本土的,越是属于中国的; 越是民族的,就越属于世界。 这也是艺术发展的规律,盆景也不例外。 向别人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自己的。 这需要创造!

因此,我相信,只要“苏仁阁”盆景艺术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断学习和吸收别人的好经验,坚持不懈、不断进取,一定会更加优秀。并更加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走出岭南,影响中国,走向世界!

(本文是我在“岭南“苏仁阁”艺术研讨会”上的演讲素材,此处略有删节,供讨论交流)

部分展品

▲品松秋作品

▲文学明作品

▲林晓鹏作品

▲品松秋作品

▲何大源作品

▲胡耀坤作品

▲劳秉衡作品

▲罗泽荣作品

▲谢荣耀作品

致谢:感谢谢荣耀老师授权发布!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