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素材 >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总结-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置探索.docx
2023
12-26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总结-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置探索.docx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以致用。 其课程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贯彻“产学融合”理念,在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指导下充分发挥实践精神,促进产业人才输出。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提升地方经济点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文化创意经济的前提下,在文化创意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本土文化资源融合、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发空间。 本文以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置的探索为例,结合湖南旅游文化资源提出课程设置的思路和要点,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措施,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高职院校。 职业院校的专业大本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 1.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现状。 如今,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已经开设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课程教学体系也在不断优化。 也有高职院校开设了文创产品设计相关课程。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课程开始依托文化资源,注重与本土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依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与政校、校行合作参与了三大文创项目——“益阳旅游产品设计中心”、“梅山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心”。研发中心”、“湖南洞庭湖农业特产及旅游广告创意基地”。

学校与旅游局共同设立的官校合作文创项目,双方通过设计开发益阳三国文化、明清等当地旅游主题文创产品来宣传学校油纸伞、兔子山遗址、多卡文化、特色村落等。教学科研与城市区域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双向发展。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也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并参加了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展出了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工艺的改造设计作品,并利用以竹子为原料。 不少企业表达了日用品等文创产品的合作意向。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创设计将是未来重要的设计方向,高职院校开设相关课程也有经验痕迹。 为尚未开设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高职院校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学习素材。 2.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要点(1)梳理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特色。 文创产品设计的首要前提是对可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和挖掘。 文化特色与创意点。 一方面,这一点意味着旅游文化特色可以充分融入作品并适应市场,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ip形象,通过文创产品传递当地旅游文化,激发文化活力。 推动文化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因此,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设置需要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环节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体验当地旅游文化的特色,并在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其他地区文化创意产品案例。 在分析过程中,总结文化创意产品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方法和成功经验。

以达到提取文化旅游符号、凸显文化特色、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文化繁荣的目的(二)关注网络文化,推广立体化教学成果。 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大多以单一产品研发为主,存在产品同质化、销售渠道固定等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文化IP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创意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 成功的经验包括故宫文创平台以及与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文化季节目《新故宫》。 我们与国内知名设计师、大学生合作,打造承载故宫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文创产品。 时代潮流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水平。 开设文化创意产品课程的职业院校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关注互联网文化。 教师利用新媒体渠道资源,向学生展示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解读优秀作品、分析成功经验; 学生通过不同的平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 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课堂上枯燥的单一教学,闭门工作。 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践环节可以走出课堂,走进互联网阵营,使教学成果不再仅仅是实践作品的输出,也向成熟产品过渡。 三、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一)课程设计——结合实际,以赛促教。 本课程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结合实际项目,如地方文创产品大赛等。 将竞赛项目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题目。

例如,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就包含了影视出版文化创意产品;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和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 奖项将在比赛后期设立,成绩也会同时转化。 达成相关协议后,获奖作者将享受后续产品开发收益。 教学准备工作,多渠道收集活动信息,筛选合适的活动,并进行精简和分类。 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项目方向,对选择相似项目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 根据不同设计类别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设计需求,提取合适的元素,并开展后续工作。 保证课堂实践项目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学习不同类型文创产品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达到以赛促育的目的。 (2)教学方法——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可以多渠道开展,融入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现场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建立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系列、三湘历史文化展示、长沙窑瓷器、凤凰蜡染扎染等课程模块,形成与地域旅游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中,小组对现有文创产品和设计切入点进行分析,启发思考,寻找创新点,确定设计方向。 我们还到博物馆或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有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整合研究资料后,我们着眼于实际情况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设计方案。

之后ip形象,可以联系相关文创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入课堂,从实际制作的角度解读设计作品,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以更成熟的方式完善作品。 并尽可能争取校企合作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展示平台,将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将课程教学从单一的成绩驱动转变为成果驱动。真正的创造驱动。 四、结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多民族杂居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 文旅元素有更多机会通过文创产品大放异彩,边际旅游文化产业得到激活。 在产学融合的理念下,未来将有更多的职业院校加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行列。 课程设置要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和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现状,寻找更多维度的实践形式。 ,通过多方协作,助力课堂教学成果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1]林书谦. 基于粤西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 绿色科技, 2019(2): 255-256, 258. [2] 林秋园. 文化IP生态系统与工业设计视角下的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 尔大学,2020100-102。 [3]易中华. 湖南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与地方高校设计教育融合[J]. 艺术教育研究,2014:78-80。 [4] 欧阳丽.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J]. 戏剧之家,2019:144-145。 – 完整文字 –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