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通人物 > 关于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系列
2023
07-04

关于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系列

年级美术教案

俗话说,万事皆有预兆,没有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为了让每节课顺利进行,老师通常会准备下节课的教案。 教案的作用是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效率。 教案的作用是缓解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怎么写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系列》,仅供大家工作学习时参考。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1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达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任务重、难度大:

1、引导学生通过记忆、联想讲述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不同的风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和学习用具: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第一课)

1、组织教学

2.新课教学

1. 进口:

老师展示三面小旗,用吹风机吹小旗,并组织学生观察旗帜的变化。

2.新增奖项:

(1) 旗帜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扬? 是一样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是风。 它可以让一些东西移动。 你观察过风吹过时会发生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

(2)老师:不同的季节,风的气质和样貌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出现,比如树叶变黄、雪花飘落等。

引导学生看图。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风的不同感受。

(4)朗读学生书中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在不同的风中,人的感受会有所不同,如快乐、紧张、恐惧等。

3、作业:

老师提出了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画一幅风来了的非常有趣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风格。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即将来临,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装、画面色彩来表现。

四、清理整理

(第2课)

1、组织教学

2、课堂教学

1. 检查运行状态

2、学生继续作业,老师参观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人评价、老师总结。

3.课后发展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个吊坠ip形象,挂在卧室窗前,让它在风中飘扬。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下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艺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流程。

3、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展示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艺术记者的工作乐趣和成功。

主要难点: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敢于实践,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数据整理、编辑、展示工作感兴趣,能够在某一环节发挥作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设备的准备情况

2.新课教学

1、指导阶段

(一)做好学生集体面试的组织工作。

(2)介绍本课程的内容,讲授艺术记者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文并茂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1)教师将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访谈内容和活动计划。

(二)学生小组按计划进行访谈。

(三)根据计划内容整理、编辑访谈记录。 鼓励学生集体构思设计吉祥物,选择喜欢的色彩和布局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出生动有趣、图文丰富的主题展示作品。

3.学生绘画,老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制作。

4.作业复习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并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5.课后发展

1.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拍摄、采访练习的机会,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图像,报道和展示更有意义的事情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各种特定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版式设计:

小艺术记者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三部分】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学习活动中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享受设计活动的乐趣。

知识技能:欣赏古今各种杯子,了解杯子的主要结构、材质和功能,对杯子与杯子功能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从杯子的形状和功能出发,结合生活的需要,绘制出设计效果图。

过程方法:欣赏、观察、分析、

要点:了解杯子各部分形状与杯子功能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以设计效果图的形式设计杯子。

难点:杯子的设计新颖、美观、有创意。

设计理念: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的杯子,激发学生设计实用、新颖的杯子。

教学准备

师资:常规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用美术工具

教学流程设计: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备课。

2.简介:图画问答简介:展示部分环杯和镜杯,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谜题的答案——杯子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今天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演讲主题:杯子设计

3. 传授新知识:

1.场景设定——走进杯子家族的大聚会,一起享受不同材质的杯子。

A。 玻璃杯:晶莹剔透健康

携带不方便且易碎

b. 陶瓷杯:造型多样、颜色新颖

太重不方便

C。 塑料杯:坚固、方便、轻便

含有化学物质,不健康

以上就是杯子家族的三大材质,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材质:

波斯镀金银杯、玉石云形杯、木杯、纸杯

(同学们在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的过程中,可以先看一下杯子

直观的理解,更加熟悉,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设计环节有更多的想法)

2、杯子的设计步骤和要点。

杯子的设计要点:

A。 外观(符合实际的创新)

b. 功能上(以人为本的发展)

总结:最好的设计是两者的结合与共存。

设计步骤:

A。 先设计杯口:将其简化为基本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并添加测量功能、加热功能等)您还能想到哪些形状和功能?

b. 杯口:从多媒体中发现其形状与功能结合的美感。

C。 杯盖:造型的造型和功能的添加。

d. 手柄:利用不同物品的特点,设计出独特的款式。

e. 杯底:可以添加一些游戏功能,让杯子变得更有趣。

(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了解设计的方法步骤,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杯子的具体绘制方法)

3、设计效果图:

欣赏书中作品,分析设计效果图要点:

A。 造型新颖

b. 功能性文字介绍

C。 尺寸标记:高度和宽度

d. 颜色添加(渐变颜色和点画法的应用)

4.艺术实践。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杯子,并把它变成设计效果图,注意色彩的运用和着色方法,设计是全面的。

(老师检查并指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杯子更有价值,以及渐变色如何衔接,如何让画面丰富自然)

5.作品评论、创意拓展。

分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讲解杯子的设计思路。 精选——“功能杯”、“简洁实用杯”、“创意新奇杯”、“多彩杯”……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四部分】

“跟妈妈一起”:

1. 教材分析

本课程属于“建模、性能”领域的一部分。 孩子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很容易了解动物妈妈和孩子的亲情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课作业难度在前几课泥塑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比如要表现动物的特征、母子之间新的爱情,这就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 难度的进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在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 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达动物与母亲在一起的场景。

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4. 课时:2学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材料准备

动物与母亲的图片、彩色粘土或粘土、粘土造型工具(如尺子、牙签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语言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程

(1)你小时候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和妈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

(2) 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是什么样子? 你能根据图片编一个故事吗? 欣赏课本上的图片。

(3) 这些图片中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利用课前收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分组动物的特点。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

企鹅:椭圆形的身体,尖尖的喙……

3、问:如何用泥表现动物特征。

讨论:

可以通过揉、揉、压、捏、切挖、堆塑料等表现动物特征。 例如:河马的大嘴可以剪、捏; 袋鼠的尸体可以堆起来。 还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一二年级美术,比如小乌龟壳上的图案,可以用尺子压出来。

4. 问:如何表现母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靠得很近,孩子爬在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组里的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母子乐园”,并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住在哪里? 它目前的生存环境如何?

八、教学后记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五部分】

教学目标:

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艺术再创造能力。

3、启发学生热爱花卉、热爱自然,同时养成认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向日葵的特点(形状、颜色),画出一幅关于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向日葵的特性可以进行艺术再现。

教学流程

1.展示图片,理解结构。

(1)教师展示向日葵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图像。

(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2.欣赏模型作品并共同评价。

(1)教师展示向日葵,并结合书中的样板作品以及梵高、吴必端的作品,提出诸如:你看到这些画作后有何感受; 你最喜欢哪幅画,请说出原因; 如果你是画家,你会如何画向日葵等问题。

(2)师生结合图片与作品谈论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区别。

3、创作作品并提出建议。

(一)提出主题:这么大的向日葵。

(2)创作建议: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点,结合图片、模型对向日葵进行适当的想象,合理地创作出新的形象; 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可以采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方法。 创建。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实践:用心创作作品。

(1)学生以绘画或拼贴的形式进行创作。 根据字母的形状和特点,大胆想象一二年级美术,可以在其周围添加适当的内容,还可以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六部分】

备课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较厚的挂历纸、彩纸等)、画笔、一张自己的画作。

(老师)课件、自制小相框模型、剪刀、胶水等。

教学流程

1. 欣赏进口。

(1)相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插画欣赏。

(2)说说相框的作用。

(三)主题揭晓:“小相框”。

2、独立研究。

(1)仔细观察框架,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

(2)展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学习小相框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总结,掌握一些个性化小相框设计的创意技巧。

(4)欣赏、分析同行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意表现。

(1)作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相框,并用它来装饰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检查指导。

4.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5、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的小相框。

(2)用设计好的框架来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围的环境,美化生活。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七部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寻找和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物体。 他哦哦你给出了浮雕和摩擦的方法来创造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

2、在印刷图形中添加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3、丰富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揉搓和压花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扩展您的想象力并重新创建印刷图形

教学流程:

1、欣赏与探索

展示几张具有不同纹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并猜测它是如何制作的。

2. 体验发现

1、材料:从大自然、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 你也可以自己制作,比如揉皱的报纸、各种形状的拼贴画等。

2.绘画工具: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技巧,如水粉、铅笔、油画棒、印泥等。

3、印刷方法:对于同一个物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印刷方法来表现,也可以进行重复揉搓和重叠揉搓。

3、创造业绩

1、印刷方式主要有两种:拓印和压印。

2、根据想象重新组合,对印刷图形进行剪切、拼贴、绘画等重新创作,达到更丰富的效果。

3、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4. 评估与沟通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