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设计 > ux设计师是做什么的-首页> 行业新闻> 非常好用系列中UX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023
09-14

ux设计师是做什么的-首页> 行业新闻> 非常好用系列中UX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如果把体验设计师比作一个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意的“魔盒”,那么输入端吸收抽象的用户痛点、业务需求和团队资源,输出端生成具体的未来蓝图、全局框架和交互流程。 以及视觉动​​画的详细描述。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为设计师从输入到输出的感官过程,看看都用到了哪些技能点,以及一些练习和升级的技巧。

“输入”

眼——观察六道

说起设计师的眼睛,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像素眼? 其实,这只是体现了“注重细节”的特点的冰山一角。 设计的第一步是了解为谁、为什么、识别目标群体、发现问题,这需要时刻细致的观察。 广泛感知生活中不同群体的思维特征和行为习惯,在用户研究中观察行为并提取问题,在数据中发现奇点并探索机会。 如果设计师能够随时随地主动地看到一些东西,他们就能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就会更容易想出有根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当然,日常灵感的收集、品味的形成、对自己产出的审视、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设定自己努力的方向,都离不开一双不放过任何细节的明亮眼睛。 。 因此,设计师更需要开发“福尔摩斯眼”,而不是“像素眼”。

成长秘诀:口袋里放一个小笔记本,随时记录生活的观察和灵感。 不要让你的眼睛闲着,慢慢你就能看到越来越多有意义的东西。

耳朵——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

设计的本质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决定了体验设计师不能是一个精神上过于独立、排他的个体,而是一个具有服务意识的“海绵”。 如果你陷入自我迷恋,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闭门造车就不可能创造出好的设计。 冷静下来,听听。 来自用户的声音,他们可能并不讨厌这个想法,但他们无法理解这个想法是如何实现的; 来自产品经理的声音,他们可能不欣赏你的审美,但你的回答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工程师的心声,他们可能不会懒得去实现,但他们确实资源有限,想把精力花在最前沿; 上级的声音,他们可能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想帮你少走弯路。 广泛吸收他人的声音可以帮助设计师更仔细地思考,更容易与团队达成共识,营造相互尊重、敢想敢说的协作氛围。

成长秘诀:我们的用户研究员曾经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练习,叫做“5个为什么”。 练习的步骤是在与朋友交谈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五个含有“为什么”的句子不断探寻对方的答案,从而深入了解对方的意图并达成共识。

“处理器”

大脑——信息综合与自主选择

设计师在综合吸收各方面信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心理活动的顶峰。 消化、整理、总结和分析需要将大量分散的信息组织成可数的类别,明确要解决的目标和问题,了解时间和团队资源限制,明确需要考虑的因素,并构思设计原则。 这是一个收集的过程; 接下来,在寻找解决方案时,集思广益,定义应用场景,绘制故事情节,采用明显不同的设计路线进行比较和选择。 这是一个放下的过程; 系统地规划出总体设计蓝图,然后细化为每个任务流程、每个屏幕、每个组件的具体描述,然后回到采集过程。 可见,在设计师第一次将初步方案呈现给别人之前,大脑已经完成了很多很多的选择。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ux设计师是做什么的,设计思维的升级是一个伴随整个设计生涯的旅程,没有终点。 我们都知道设计是一个“为什么”,初级设计师到资深设计师对于“为什么”的解读会有不同的愿景或模式。 随着设计师的成长,不仅大脑的逻辑能力不断加强,从抽象问题到具体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精简,也会更好地考虑问题的广度、完整性和长远视角。 综上所述,思维会更加“成熟”。 当设计师变得更高级时,花在“大脑”上的时间比例逐渐增加,甚至可能大于花在“手”上的时间。 因为在更有策略性、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好设计布局之后,用熟练的“手艺”来呈现并不是那么困难。

成长提示:每当您认为计划“几乎”准备就绪时,您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心——做有温度、有灵魂的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同理心。 “同理心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和立场客观地了解当事人内心感受,并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方式。” 当体验设计师亲自了解用户的问题和需求时,自然会用到这个技巧。 事实上,与设计师相关的不仅仅是用户。 同理心在团队协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从工作伙伴的角度了解每个人的目标和挑战、沟通和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用他们习惯的语言达成共识。 这样,团队之间也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从而更高效、更愉快地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我相信一切能够打动人心的设计都是从设计师的诚意开始的。 完成的任务的输出可能会改善数据指标,但很难给用户带来微笑。 创意可以突然降临,但必须经过精心打磨才能完美呈现。 感性的设计师更有可能在作品中添加温暖人心的时刻或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这些意想不到的美丽时刻将被铭记。

设计师的“小想法”发展到“大想法”可能与信仰有关。 日本的侘寂、北欧的极简、意大利的华丽、中东的优雅,就像一个艺术家从开始到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设计师都在回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个人印记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倾向也将体现在规划中。 当然,信仰不仅仅是审美情趣,更是人文情怀。 当设计师成长到一定水平时,他们会自主选择为哪一群人解决问题ux设计师是做什么的,解决多大的问题,从个人到群体再到社会。 这会导致设计师去不同的公司或者自己创业。

“输出”

双手——能工巧匠

毋庸置疑,设计师的手艺是通俗意义上的“硬功夫”。 熟练使用设计工具,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信息接收者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文档、概念图、信息框架、交互流程、界面、动画、交互原型、幻灯片、视频等,每一个都体现了设计师的专业水平。 在Airbnb,我们只有一种交互相关的设计师——体验设计师,其功能涵盖了上述内容。 这就要求每个阶段的输出逻辑清晰、故事完整、细节完美。 。 体验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每个设计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优势,但缺点也可能成为成长的瓶颈。 因此,无论是设计职能细分的公司,还是全栈设计师的公司,每个职称的设计师都应该有拓展技能点、强化主攻领域的意识。

成长秘诀:将您想要获得或加强的技能融入到您的日常设计过程中,并使它们成为您工作的一部分。 例如,制作动画是一个手动过程,因此如果时间允许,请添加一两个可以为您的项目添加运动效果的点,并从其他设计师和团队获得反馈。 一旦你掌握了它,它就会再次变得熟悉,慢慢地你就会变得更好。 你会发现“硬馍馍嚼烂了,都变成了稀粥”。

口——以连贯的方式说话

上面所说的一切都做得很完美,但最终ip形象,如果我无法传达给别人,我还是遭受了“哑巴之苦”。 用户体验是关于人的体验,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从头到尾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是一个故事吉祥物设计,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是一个故事,体验蓝图是一个故事,与团队的协作仍然是一个故事。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会讲故事。 这体现了高质量的沟通,能够根据不同的受众、拥有的沟通成本、项目的不同阶段、计划的完成程度来组织故事的背景、人物和发展。 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抓住观众关心的内容,调整节奏,合理安排伏笔,突出最终方案的呈现,都是说话的艺术。 及时、实时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你越早让团队知道你的想法,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更新你的“心路历程”,你的情况就会比你默默地完成许多计划并最终产生大量想法要好。 如果倒在他们身上,就更容易接受。

成长秘诀:

结论

体验设计师是用户与产品、团队与目标之间的桥梁。 从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到用大脑分析、用心设计,再到用手画产品蓝图、用嘴与人沟通,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能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设计师需要不断提升现有技能,解锁新技能,拓展设计版图,提升视野和影响力。 新手终将成为高手。

预约申请免费试课

填写下表预约申请免费试用! 担心钱不够? 你可以先打工赚钱,然后交学费! 害怕学不会? 助教全程陪伴,随时解答您的疑问! 担心就业? 一地读书,一地就业!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