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拟数字人以技术和需求驱动,拟人化为发展方向
虚拟数字人产业的发展主要以技术驱动、需求为导向,核心是拟人化。 虚拟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人的互动是数字虚拟人区别于影视作品形象的重要特征。 虚拟人的发展方向在于交互能力的提高和图像呈现的改进。 拟人化是开发的核心,表现为能够替代真人。 虚拟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受制于技术水平,AI时代的应用端有望迎来全面催化剂。
➢ 20 世纪 80 年代左右是虚拟人的萌芽期。 虚拟人物开始进入现实世界。 日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虚拟歌手林明,英国乔治亚斯通创造了虚拟人物麦克斯参加电影和拍摄广告。
➢ 21世纪初,建模、动作捕捉等技术创新推动了虚拟人产业的进步,虚拟角色结合演员动作捕捉、CG合成应用于影视行业。
➢ 随着Z世代群体对AGC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身份的虚拟人的认可度提高,虚拟偶像开始流行。
➢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硬件设备的进步,数字虚拟人的拟人化水平得到提高,语音表达、语义理解和对话能力得到提高,推动了功能虚拟人的应用。
➢ 进入AI时代,大模型赋能虚拟人产业全链条,推动虚拟人产业降本增效、交互能力提升,应用端场景空间广阔用于扩展。
AI虚拟人产业链包括基础层、平台层、价值层、交互层。
➢ 底层软硬件水平是决定AI数字人发展的技术基础:传统C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是主要软件基础,通用设施技术提供重要硬件载体。
➢ AIGC 赋能平台层,降低数字人开发门槛,促进虚拟数字人的普及,为虚拟数字人生成提供多元化工具。
➢ 应用层主要包括三个应用方向:通过IP影响力和粉丝经济实现商业化,通过替代真人服务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交互能力提升带来陪伴等定制化服务。
➢ 交互层作为终端到达用户,终端硬件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
根据应用和核心功能分类,虚拟形象可分为身份型虚拟形象和功能型虚拟形象。 身份型虚拟形象以图像特征为认知核心,主要应用于泛娱乐、社交等场景,可以促进虚拟内容的生产,成为虚拟世界中的个人虚拟形象; 交互能力的提升可以实现陪伴、关爱等服务。
AI赋能虚拟人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将达到120.8亿元,同比增长94.2%。 2023年,AI大规模模型陆续发布,有望赋能虚拟人产业,多环节降本增效,大幅提升应用端交互能力。 到2025年,虚拟人产业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0.6亿元。
2 AI全面赋能虚拟人行业,生产端降本增效,提升多模态交互能力
据投报研究院介绍,构建虚拟人的基本技术框架包括虚拟人形象制作、驾驶和交互。 图像制作主要分为手绘、CG建模、AI方式; 驾驶和交互环节分为CG+中的人性技术和AI驾驶技术。 AI驱动的数字人主要表现为通过AI建模和训练,基于人格特征和态度的AI交互。
据IDC咨询,根据虚拟人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L1-L5阶段。 在L1阶段,虚拟人依赖于人工图像和动画。 在L2阶段,虚拟人依靠外部动作捕捉设备来收集四肢、面部表情和嘴型信息。 L3阶段,虚拟人依靠算法驱动肢体、姿势等拟人化特征。 AI推动虚拟人智能水平的提升,实现虚拟数字人向L4、L5级别的提升,大幅提升商业价值和自动化水平。
据商汤智能研究院介绍,AI数字虚拟人的三大特征包括:多模态交互、深度学习能力、AIGC生产力。 与早期数字人生产对人类劳动力的高度依赖相比,AIGC极大地提高了AI数字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门槛; 大模型的多模态生成能力,提高了虚拟人的交互能力和替代真人的能力; 深度学习等算法让AI数字人更具创造力。
2.1 AI推动虚拟数字人产业实现降本增效
虚拟人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建模、驱动和渲染。 建模作为基础环节,是决定虚拟人整体形象的关键,驱动着虚拟人从静态到动态的实现,而渲染技术则提高了画面质量,增强了虚拟的真实感。人类。
驱动环节分为面部动作驱动和身体动作驱动。 人脸主要根据嘴型,主要通过算法训练建立嘴型的文本、语音和视频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文本驱动的嘴型变化模型。 虚拟人的肢体动作主要是通过真实演员行为的动作捕捉技术获得,然后移植到虚拟人身上。 动作捕捉技术包括光学技术、惯性技术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 光学动作捕捉精度更高,应用更成熟,设备成本更高; 惯性动作捕捉成本较低,空间限制较少,但精度较差。 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相对简单,利用相机捕捉到的图像进行三维建模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建模的计算量相对较大。
渲染环节通过向3D虚拟人或虚拟场景添加几何、视点、纹理、光照、阴影等信息,实现从模型到图像的过渡。 这个环节决定了数字人最终的呈现效果。 根据虚拟人物应用场景的不同,渲染方式可以分为离线渲染和实时渲染。 比如影视作品的制作不需要追求渲染速度,通过离线渲染可以获得更好的画面质量; 实时渲染技术注重交互性和时效性。 针对游戏、虚拟客服、虚拟主播等用户频繁交互的场景,最新的Unity和Unreal Engine支持高质量实时渲染。
3D虚拟人应用广泛,但同时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 根据外观可分为2D虚拟人和3D虚拟人。 二维虚拟人建模是生成图像的过程,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高精度地实现。 实现2D图像的生成。 据腾讯研究院介绍,3D虚拟人又可分为卡通型、风格化、写实型、超写实型和高保真型数字人。 3D虚拟人制作涉及技术领域多,制作方法不统一,自动化程度低。 由于制作成本较高,难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的虚拟人制作。 我们认为AI工具的进步促进了虚拟人制作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而虚拟引擎子公司MetaHuman提供了高保真虚拟人建模工具。
AI可以替代虚拟人制作的很多环节3d虚拟人物制作破解版 app,比如2D数字人视频生成、3D数字人建模、视频驾驶、物理仿真等环节。 腾讯研究院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在虚拟人制作中替代人工建模,实现算法模拟动作,提高数据采集速度,实现驾驶环节的降本增效。
传统的AI数字人技术路线是对人体进行深度采集和深度建模,制作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 据新华智云公开资料显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动作模拟、情绪模拟等智能技术,只需采集2-5分钟的真人视频,AI即可训练1小时以最快的速度生成逼真的图像、面部表情和口头表达。 类型匹配的数字对应物。 与过去相比,该公司实现了更高的面部精细度、更精确的发音和口型、以及更自然的身体动作。 同时,数据采集时间缩短了75%,训练速度大幅提升。 同时,虚拟头像的制作对采集的要求也较低。 提供真人正面照片,上传至新华智云数字人制作平台,生成具有真人面部特征的3D逼真数字人。
新华智云通过赋能AI生产虚拟人,缩短了数字人的制作时间、降低了制作成本,实现了3D逼真数字人价格的大幅降低。
2.2 AI提升虚拟人多模态交互能力
目前,数字人类仍然主要依靠文本来理解语言,接入大型模型仍需要技术改造。 AI驱动的数字人是指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数字人的语音表情、面部表情和动作形态等,并将结果实时或离线驱动并渲染。 目前,虚拟人接入的大型模型主要基于文本交互。 本质是通过ASR-NLP-TTS等AI技术进行改造,实现数字人感知、决策、表达的交互。 自然语言大模型与虚拟人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完善。 AI在虚拟人动作合成中的应用方向分为嘴型动作和其他动作。 目前,计算机视觉(CV)数字人声唇形同步技术较为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游戏中,但面部表情仍需完善; 其他动作需要人工智能。 描述性数据或标签驱动的配置尚未被智能合成,但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人类显然已拟人化。
AI大模型的多模态生成能力对于推动数字人类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驱动数字人类的“思维”更加像人。 根据腾讯《数字人产业发展趋势报告(2023)》,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方向是在输入端实现多模态感知输入,在输出端提高多模态交互能力,全面提升数字人类的表现力。 目前,AI虚拟人的交互主要表现为文本交互,未来将发展为基于语义的交互,这将强化人类情感的感知和表达。
世友科技的AI虚拟人“花木兰”实现了虚拟人与会话语言模型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花木兰进行了多次直播,可以解答弹幕提出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天语数据科技的虚拟数字人“朏朏”接入ChatGPT模型,直播互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天语数码科技旗下远景科技开发的MetaSurfing-远翔智能云平台,集智能数字人的生成、绑定、驱动、应用于一体,为AI数字人的打造提供技术支撑。 在此基础上,公司虚拟人“朏朏”完成了ChatGPT模型接入,外观更加生动逼真,具备智能交互、智能决策和多终端部署的能力。 直播过程中,Juju能够介绍产品特点,并与观众顺利进行问答互动。
3 虚拟人应用持续落地,商业化前景广阔
3.1 广告营销领域:虚拟人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工具
目前虚拟人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品牌方采用定制的虚拟人作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产品和品牌形象与虚拟人绑定; 二是拥有IP形象、粉丝基础的虚拟人KOL与品牌方合作,实现代言推广。 魔发科技于2020年推出原创虚拟人“灵”,已应用于天猫、百雀羚、特斯拉等代言活动; 同年,还为欧莱雅集团开发并推出了全球首个虚拟品牌代言人“Ms.M”。
品牌自有头像是公司品牌形象的背书,与第三方头像公司合作。 整合更为常见。 SaaS等标准化解决方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虚拟人在品牌广告营销中的应用渗透率较低。 品牌根据定制化需求打造虚拟人,第三方虚拟人公司通常以一体化的形式提供解决方案。 随着品牌端虚拟形象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以及虚拟形象制作标准化程度的提高,SaaS形式的标准化平台解决方案有望获得更大的空间。
腾讯的“腾讯智影”是一款集成了多种AIGC能力的智能创作工具。 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视频编辑制作服务。 此外,该平台还可以提供虚拟数字人、文字配音、文章视频传输等功能。 “智影数字人”可实现数字人直播、数字人定制等功能。 万兴波波是万兴科技旗下产品,提供多种虚拟人直播图像生成。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模拟AI数字人图像3d虚拟人物制作破解版 app,并支持图像定制。
该平台提供标准化的虚拟人创作工具,降低创作门槛和成本,有望推动虚拟人应用的普及率。 腾讯智影还提供付费会员和定制服务。 没有强烈定制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注册会员的方式选择数字人模板库中的图片; 选择定制服务的用户可以上传照片、视频、音频等素材,平台会为其训练生成定制头像,并添加到用户的数字头像列表中使用。
3.2 直播电商领域:虚拟主播带货有望取代真实主播
虚拟人在直播带货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人直播代替人工直播的优点包括节省人力成本、将直播时间延长至24小时、直播内容统一、质量稳定。 目前,虚拟直播还不能完全取代直播,但已广泛应用于企业门店直播场景。 据快手科技公开信息显示,快手StreamLake协助蒙牛打造了3D逼真虚拟人“乃思”,并通过“蒙牛牛奶旗舰店”快手账号直播带货。 品牌方打造虚拟人IP形象,应用于店内转播等场景,有助于品牌营销创新升级,提升品牌触达度。
药王科技早前就布局了带货虚拟主播和虚拟数字工作室。 未来,公司还将继续推出AI明星助手等应用。 2023年5月15日,远望科技与小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共同开发、升级和完善直播领域的新型人工智能借助小冰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开展电子商务。
我们认为,在电商场景下,虚拟人可以赋能全链条,促进购买、售后、复购的良性循环。 在售前、售中、售后环节,可以用虚拟真人服务替代升级人机自助对话,提供标准化的客户服务,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强化用户认知度和服务意识。品牌数字图像,强化用户品牌认知度。 了解、提高用户品牌粘性,实现足量购买、售后、复购的良性循环。
3.3 伴随场景:海外发展迅速,国内企业加速探索
陪伴场景升级的关键是虚拟人交互能力的提升,AI虚拟人可以提供拟人化的情感陪伴服务。 目前伴随的虚拟人应用有很多:
➢ Character.AI 允许用户根据个人喜好创建深度个性化的定制 AI 聊天机器人。 模型质量好,用户创建的角色可以记住聊天记录,从而保持角色的连贯性和持续塑造。 Character.AI尚未商业化,典型的UGC+社区模式的商业模式包括:增值订阅会员、UGC AI角色付费订阅、通过个性化推荐能力布局广告业务等。
➢ Replika 为用户提供了有限的初始镜像,可以通过付费解锁。 该平台具有很强的支付属性。 如何平衡商业化和用户体验,维护用户生态是发展的关键。 目前,Replika已经商业化,其付费点是解锁和定制头像、性格、语气等。
➢ Glow 是 MiniMax 推出的社交人工智能聊天平台。 AI角色包括小说、电影和其他角色。 用户与机器人的对话内容可以存档、调用和分享,社交属性增强。 国内厂商正在加速人工智能和游戏社交场景的探索。 盛天网络旗下游戏社交产品“呆呆电竞”是一款满足“Z世代”游戏社交需求的APP。 提供游戏社交、陪练、技能分享、跨屏互动等功能。 VIVO在多个应用市场均走在前列。 据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未来将围绕社交服务提供语音陪伴,优化社交用户体验。 此外,定制语音伴侣、定制智能助手、游戏攻略助手等都可能是AI与游戏社交适配的场景。
中文在线:AI虚拟人陪伴场景延伸到游戏应用和互动阅读平台。 《我的逃亡》是中文在线旗下一款在线虚拟爱情互动故事游戏。 在游戏中,用户可以与虚拟伙伴进行配对、虚拟约会等活动。 据该公司公告,海外产品My Escape已完成ChatGPT接入测试。 应用于故事创作生成、剧本生成与改编、用户与AI互动聊天等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创作效率,剧情多样性,AI互动聊天让用户有更加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该公司的交互式视觉阅读平台Chapters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通过做出选择来影响故事的走向吉祥物,提高阅读过程的沉浸感并改善情感体验。 章节提供多种故事,满足不同用户的兴趣。
小冰深耕AI虚拟人多年,推出“GPT克隆项目”。 明星克隆人有望形成强大的粉丝经济效应。 今年5月,小冰公司宣布启动“GPT克隆项目”,只需短短3分钟的数据采集,即可生成拥有自己外貌、声音、个性的“AI克隆人”。 通过官方APPX Eva,用户可以与克隆人进行交流。 基于小冰框架的大模型、神经网络渲染和超自然语音技术,克隆人可以实时进行情感交互,并提供AIGC能力。
3.4 虚拟形象在泛娱乐场景的应用,IP具有优势
虚拟偶像广泛应用于泛娱乐场景,流量转化是重要的变现形式。 AI的推广并没有改变虚拟偶像的商业模式。 IP的孵化和运营仍然依赖于有运营经验的团队。 虚拟人通过直播、演唱会、短视频等参与内容制作,获取粉丝流量,进而商业化。 虚拟偶像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品牌更愿意通过虚拟人等二维形象触达年轻人。 艾媒咨询发布2023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单,洛天依、刘夜曦、一诗奇、A-SOUL、天语位列前茅。 虚拟偶像的主要运营平台是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内容平台,流量丰富,用户群体相对年轻,IP孵化成功率高,流量转化价值高。
天语数字旗下圆梦工作室成功孵化头部虚拟人“天语”。 圆梦工作室已将策划方向锁定在“国风虚拟人”的垂直轨道上。 由于B站等次世代平台拥有大量国风青年粉丝,以国风形象打造的虚拟人“天宇”能够快速被目标用户群体认可;工作室专注于在内容运营中讲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以内容品质取胜;依托优质古代形象,推动文化出海,塑造虚拟人的文化和商业属性,成功孵化《天语》头部IP出炉。
拥有知识产权储备的企业优势明显。 IP孵化具有不确定性。 现有IP认知度较高,如文学形象改造、明星IP头像迁移等,IP孵化成功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拥有IP储备的企业具有资源优势。
4 投资建议
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持续迭代,多模态生成和交互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赋能虚拟人产业全链条,推动虚拟人产业从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演进,有望解决成本高、交互性不足、交互性差等痛点。虚拟人的技术缺陷。 AI进一步推动虚拟人应用场景的开放:
➢ 人工智能在多个环节替代人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实现成本端降本增效,降低生产和应用门槛;
➢大规模模型提升了数字人的拟人化程度,赋能虚拟人交互能力,显着提升虚拟人多模态交互能力,使虚拟人个性特征更加明显,提升用户体验。
➢ 技术进步带来虚拟人更好的呈现效果,超真实虚拟人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我们认为“AI+虚拟人”有望持续进化,建议关注:
AI产业链标的:捷成(300182.SZ)参股世友科技,其自主研发的AI数字人产品“世友BOTA”已正式上线; 源源科技具备头部虚拟人IP的制作和运营能力。 公司拥有天语、言之初等头部虚拟人IP; 万星科技(300624.SZ)旗下“万星波波”平台提供标准化虚拟人视频生成工具。
细分场景应用:广告营销场景:广告营销领军者蓝光标(300058.SZ)旗下虚拟人“苏小妹”拓展应用场景; 三人行(605168.SH)拥有优质核心客户资源,与科大讯飞合作打造虚拟人客户的智慧营销和场景化应用已落地。 配套场景:盛天网络(300494.SZ)拥有庞大的电竞平台用户基础,大面积布局AI游戏社交场景吉祥物,中文在线(300364.SZ)旗下的《大逃亡》、《章节》拥有海外用户基础; 直播电商场景:远望科技(002291.SZ)与小冰公司合作,开展直播电商领域虚拟人应用合作,旗下艺人、主播资源丰富。
IP储备丰富:奥飞娱乐(002292.SZ)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IP; 华策影视(300133.SZ)是影视剧领军企业,系列IP丰富,具备虚拟人运营能力; 芒果超传媒(300413.SZ)是白手起家的综艺领军企业,拥有丰富的综艺IP和强大的IP孵化及运营能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en.nuanque.com/katong/948.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wen 于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 发表
- 文章或作品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资源共享、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