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设计 > 建筑设计师证书挂靠-建筑工程师资格证书明码标价,不合格的企业靠证书找工作。
2023
11-05

建筑设计师证书挂靠-建筑工程师资格证书明码标价,不合格的企业靠证书找工作。

建筑工程师资格证书明码标价,不合格企业靠“认证”找工作

资质证书行为隐患多,亟待惩治

“持有你的证书一年,然后就可以拿到钱了。” 对于“持证人”来说,如果他们获得的资格证书隶属于某家公司,那么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拿到钱,这对自己和公司来说都是“双赢”的好事。 然而,这真的是“双赢”吗?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看似“双赢”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企业失去信誉

刘震是新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2014年5月,他接待了前来应聘的刘强。 事实上,他感兴趣的并不是刘强这个人,而是他所持有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经过协商,刘强将证书挂在自己公司名下,价格为每年8000元。

2015年9月,得知刘强也拥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后,刘震把他介绍给了好友张康。 刘强将这张证书以每年5万元的价格附在张康的公司上。

证书挂靠在行业内很常见,但张康没想到,2016年1月,当他将刘强提供的信息发回建设部备案时,工作人员审核发现相关证书系伪造。

这时,得知消息的刘真通过相关部门鉴定发现,刘强递给他的高级资格证书也是伪造的。 两人报案后,刘强被抓获归案。 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零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并返还犯罪所得。

主审法官表示,虽然刘强受到严厉处罚,两家公司挽回了损失,但企业声誉等无形损失却难以挽回。

持有者面临风险

王路,乌鲁木齐人,取得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他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三张证书隶属于不同的公司。 仅凭证书,他一年的收入就近7万元。 去年年底建筑设计师证书挂靠,这位“持证人”收回了自己的所有证书,选择到有证书的公司工作。

“不是拿不到资格,赚不到钱,而是风险越来越大。” 王璐表示,一些“证书持有者”执业时间较短,只能依靠中介机构介绍关联公司,或者干脆与中介机构签订资质证书托管协议。 ,自己的资质证书是由中介决定的,经常隶属于不同的公司。 若资格证书丢失,后果只能由您自行承担; 如果关联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纠纷,证书持有者很可能受到牵连。

“有证无印章”本来可以规避一定风险,但近两年,不少企业开始要求持有人在申请建造师证书时“挂印章”,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审查。 。 也就是说,资质证书一旦用于实际项目,就必须加盖持有者的专业印章。 根据项目经理终身责任制,项目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持证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新疆一家企业负责人周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根据相关规定,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具有一级及以上资质的项目经理不得少于12人,即持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人员12人。 人员。 一级建造师的年聘用费约为每人20万元,而一级建造师证书的评审费仅为3万至5万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相应提高一些行业组织的准入门槛。 但借证、登记证造成的“人证分离”却颠覆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衷。

“企业级资质代表了公司的实力表情包设计,是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重要依据。” 周航坦言,在证书泛滥的行业,很难通过资质等级来了解企业的​​实力。 有些公司可能看起来很强大。 高级技术人员有几十人卡通形象,但合格的从业人员只有一两个。 “合格的不干,干的又不合格,这让公司的工程质量确实让人不安,甚至带来安全生产。” 隐患。”

违法成本还是太低

资料显示建筑设计师证书挂靠,2016年10月,住建部发布《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淡化企业资质与人员资质的联系。 除各类别最低资质外,取消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工程师、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 目的是从根源上缓解“证书注册”的需要。

对此,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法官李玉森表示,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持续关注挂证现象,并实行管理与处罚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的结果。 从法律上讲,国家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应当由个人持有和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 但目前,对于挂证等不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一般的处罚是吊销个人证书并责令公司改正。

“与可能造成的后果相比,这种违法行为的成本显然太低了。建筑工程师持证人数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工程终身责任制大大增加了风险。一旦发生事故,证书持有者也将面临处罚。” 李玉森建议,有关部门可以配合法院等司法部门向企业宣传法治,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挂证危害的认识,提高对挂证危害的认识。悬挂证书。 对行为的惩罚力度。

(文中部分当事人为化名)

本报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李令伟 周宏斌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