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插画设计 > 插画与绘本设计学什么-“看”中国原创绘本:原创绘本崛起坎坷且漫长
2023
08-28

插画与绘本设计学什么-“看”中国原创绘本:原创绘本崛起坎坷且漫长

插画师:冯力斯克

译者:邓豆豆

版本:给予树|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2019年8月

《妖怪山》

作者:彭毅

绘者:九儿

版本: 普普兰 | 北京联华出版社2014年12月

《奶奶的蓝色铁皮柜轮椅》

作者/插画:刘茂宁

版本:海浪绽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7月

《奔跑吧熊》

作者:石磊

绘者:马鹏浩

版本:明天出版社

2020年10月

“今天我是一颗黄豆”

作者:李源

绘者:李卓英

版本:魔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2021年9月17日,第七届“丰子恺儿童绘本奖”公布获奖名单。 与往年不同的是,评审委员会还公布了“推荐图书”名单,其中包括两年内出版的11本原创和新书。 随着越来越多“精美的图文、感人的故事”的原创绘本参与评选,评审委员会希望对创作者和出版商给予表彰,为读者提供更多选择。 近年来,少儿图书出版机构也加大了对原创绘本的投入。 2021年11月,教育部组织专家推荐了347种儿童绘本,其中原创绘本占78%。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中国原创绘本的国际话语权依然较弱。 2020年疫情之前,意大利博洛尼亚每年4月都会举办全球最大的童书展,进行出版展览和国际版权交易。 中国区有一个展位,占了很大比例的“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套装系列。 绘本以儿童行为和情感教育为目的,具有很强的说教性和功能性,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视为“个人表达”,能够称为“创意”的绘本少之又少。 ”。

对于买书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各种品类的原创绘本似乎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让孩子看到更多贴近自己生活的故事”的阅读期待。 对于原创绘本创作者和编辑来说,仍然是“一场硬仗”。 这些“残酷的现实”也许迟早会成为历史,但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几位密切关注少儿图书市场的编辑畅谈了自己对原创绘本的思考和建议。

“原创绘本”的定义应超越“传统文化”的范畴

“原创绘本”是一个出版概念,而不是一个文化概念。 “中国原创绘本”不等于“展现传统文化的绘本”。 书目以出版社为单位,区分“原著名”和“外文书名”,这并不表明文化属性,而是版权归属。 出版社投资原创作品,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考虑销售全球版权的利益。 在童书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比如欧美、日本,几家大型童书出版社都会在“原创”类别下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创作的表达各种文化的作品。

在图画书发展史上,将美国儿童文学推向黄金时代的乌苏拉,在担任哈珀出版社童书部主编时,出版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的图画书。 加拿大的汤米·温格、波兰犹太移民莫里斯·森达克、埃兹拉·杰克·基茨……由此开始了美国图画书出版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法国快乐学校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家陈江红的绘本,以及在日本出生长大、现居巴黎的市川里美创作的以非洲国家和印度为背景的绘本,如《非洲有熊吗》《小象猛犸象》。 荣获安徒生奖、日本福音博物馆出版社出版的赤羽末吉所著的《苏河的白马》也改编自内蒙古民间故事。

这些老牌少儿图书出版社在制作原创绘本时,从不以自身文化为出发点插画与绘本设计学什么,而是遵循每个创作者的初衷和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奉献出感人至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绘本。 。

2002年,日本福音博物馆出版了蔡高根据陶渊明故事绘制的《桃花源记》,松井直译成日文。 2009年,这本书被引入中国。 童书出版商唐亚明将松井直的日文翻译成中文。 中国画家陈江洪等创作的用国画技法讲述中国传统历史背景故事的《虎王子》《神马》《小鹰》也由法国快乐学校出版社出版与法国编辑合作。 它被翻译成中文并传入中国。 近年来,《纽约时报》推荐的郭靖的《独生子》、聂军的《老街童话》……都是中国作家创作的,讲述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故事,但都“进口绘本”,非原创。 同时,如果国内出版社能够与国外作者合作出版与传统文化无关的绘本,这也是一本“原创绘本”,或许这才是出版社“原创”的真正体现。独创性”。

2019年,荣获博洛尼亚最佳童书新人奖的《珠穆朗玛峰》在书展上颇受关注。 插图由现居纽约的中国插画家 Lisk Feng 创作。 这是中国插画家的作品首次获得博洛尼亚儿童图书奖。 《珠穆朗玛峰》由英国一家小型独立出版社 Flying Eye Books 出版。 除了Lisk Feng之外,飞燕出版社还与中国插画家苗桑合作了《走开走开心情不好》《灯塔水母》等绘本。 Lisk Feng 和 Miao Sang 是在中国出生和长大、在美国和英国学习插画的年轻创作者。 Lisk Feng在《珠穆朗玛峰》获奖后接受采访时提到:

“一位美籍华裔编辑告诉我,他小时候买的书大多是黄头发蓝眼睛的孩子做着常人会做的事情,但他很少在书中看到中国孩子。这样做。我想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我们还需要做点别的。如何定义“中国风”?我的想法是:我不是古代人,而是“90后”。我是吃大白兔长大的太妃糖、大泡泡糖,这些对我来说也是传统。但很多人一提到传统插画与绘本设计学什么,就只能想到传统的民间故事和古老的神话传说。

相比之下,日本的许多儿童读物描述的是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有一本书(《第一次上街购物》),讲述了一个孩子被妈妈叫去街上买牛奶的故事。 这是她第一次去街上买东西。 这本书的画风乍一看是日本人的,但中文插图不一定是中国人画的。 有时他可能画得很欧美或40年前的中国,比如他总是画住在胡同里的人,但现在还有多少人住在胡同里? ”

明天出版社原创绘本编辑、《奔跑的熊》主编凌燕明这样描述自己创作原创绘本的初衷:“希望孩子们能看到本土文化诞生的绘本。它能体现中国精神,讲一本好的中国故事图画书。它能来自孩子的生活,启发孩子的成长。——我讲的中国故事不仅仅是传统的故事,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中国的故事。当下,适合孩子现在的生活,符合当今孩子精神面貌的中国故事。”

“原创绘本”最基本的创作单位是独立创作者。 作者不仅仅要“传承经典”、“文化输出”,更需要满足自己,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感受,与童年的自己对话,通过图画向读者讲述故事。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但正如项飚在《以自己为手段》中所期待的那样,“展现自己从来都不是目的”,期待的是行动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反思自己的过去,突破原有的固有尝试。用你自己的语言讲述你自己和你自己的故事。

年轻创作者需要童书出版商提供更多机会

国内一些出版社擅长“大项目”。 他们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撰写文字,再邀请在国外获奖的插画家绘制插画,如曹文轩与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合作的《羽毛》、梅子涵与俄罗斯插画家合作的《雪天之声》等。伊戈尔·奥莱尼科夫,还是《我用32个屁打败了世界》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彭毅、田宇合作的《沙人》投资大、“明星”多,但成为经典却很难。

与此同时,年轻创作者很难找到合作机会,或者被迫接受苛刻的合同条款,比如更低的版税、更低的首印、更长期的全球全版权代理合同。

国内不少童书编辑认为“国内插画不如国外”,但中国插画家和国外编辑出版的优秀作品显然是对这一观念最有力的反驳。 飞燕出版社主编萨姆·阿瑟曾表示:“相比中国的童书消费市场,更吸引我的是中国创作者的潜力。我相信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插画家,等待着他们。被发现了。”

这种情况近年来也有所改善。 2021年“丰子恺儿童绘本奖”获奖名单体现了年轻作家的创造力和活力。 一本书最大的卖点不应该是作者的名字。 一个好的作家不是有太多的名气和粉丝,也不是获得太多的奖项和荣誉,而是能以绘本的形式向孩子们表达最深切的情感。

少儿图书出版业需培养创作长远思维

那些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优秀作品的中国作家,很难与国内出版社合作出版高水平的作品。 这也是国内原创绘本剪辑能力不足的体现。

插画家Lisk Feng曾提到与中外出版社合作的差异:“最重要的是工作方式的差异。国内绘本市场还在发展中,还没有成熟的创作体系,这给插画师带来了压力”创作时间非常紧张,在英国、美国等国家,插画、绘本已经发展了至少一两百年,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范……有各轮的起草、审查、定稿的规则非常清晰,思路清晰。

我一直坚定地站在我最喜欢的独立出版社一边,因为我感受到的是对童书质量的高要求。 我和他们的审美高度一致。 大家都会很好地合作,相互配合,不求金钱回报。 做书。 ”

这并不是参与原创绘本工作的编辑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绘本出版的快速发展和大格局造成的。 《今天我是黄豆》编辑、原创绘本策划工作室松雀书店主编刘奔在谈到原创绘本工作面临的困难时表示:

“作为一个既是原创绘本编辑又是作者的人,我发现原创绘本出版领域一直缺乏(或许是主动放弃)一种长期思考规划的选题、培养作者、作品创作、营销推广等,几乎所有环节的要求都是缩短时长、加快节奏——即所谓的“短、平、快”,这就催生了大量的平装本市场上流行的套书甚至精装套书,同样的题材类型,绝大多数少儿出版社和非少儿出版社都在做,这样的出版状况会给创作、出版、出版带来很大的误导。原创绘本的人才培养、推广和发展——原创绘本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事实上,这样的绘本很难独立出来,与世界优秀绘本处于同一水平。

后浪出版公司原创绘本编辑肖宇的观察是:“国内插画家的绘画功底和审美水平还不错,就是缺乏讲故事的技巧。本来这部分应该由出版社来弥补。”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丰富的编辑吉祥物,但在中国浮躁的出版环境下,一个普通的编辑连职业热情都难以保持,更不用说花时间在某个领域积累长期的经验和创新了。工作。这也是我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蒲蒲兰绘本馆原创绘本编辑浩月,从《妖怪山》开始,师从日本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直至成为李星明、大悟等国内新生代青年作家信赖的编辑。 。 在十几年的原创绘本编辑工作中,她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每本书图文修改的非常具体的过程。 编辑需要统筹考虑,能够为作者提供专业的修改意见,共同努力把书做得更好,她说:

“在原创绘本的编辑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字和图片的作者是分开的。一般是文字作者先提交故事稿,我们选题会议通过后,编辑开始寻找与故事最匹配的画面。风。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找到最合适的画家。同时,要保证画家喜欢这个故事吉祥物,并且画家有一个档期。因为现在有的画师优先考虑画自己的故事,打造自己的IP。有的画师的档期会是两年后。前期找画师是最难的,但是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档期。编辑应该打开自己的“雷达”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网络或者同行,通过朋友等各种渠道认识更多的画家,翻阅该画家的所有画作,用各种风格的画作来搭配脑海中的故事,形成画面感,然后做出最敏感的选择。 这一步就像选角导演在工作时一样。 一部戏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演员是否符合故事的人物。 即使你是一名有“社交回避”倾向的编辑,你也必须成为一名“社交专家”,才能帮助故事找到最匹配的艺术家。 只要故事剧本和画师到位,对于经验丰富的剪辑师来说,事情就会自然地继续向前发展。

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作家和画家之间出现分歧,编辑最好分别与作家和画家沟通,然后将对方的意见消化成出版商的官方意见。 适合以儿童读者的视角,然后分别说服作家和画家,形成统一的意见。 切记不要让作家和画家在僵持的时候直接对峙,因为这样很容易分崩离析。 编辑是意见的缓冲区。 我们必须找到最合适的语境和语气,考虑双方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立场,努力让大家互相理解。 一切都对这本书有利。

另一种情况是文字和图片的作者是同一个人。 对于新手绘书的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了解孩子的立场,回忆童年的感受或者去孩子多的地方了解孩子的真实生活和想法,找到童趣,避免让作品站在成人的立场上。 对于成熟的绘本创作者来说,编辑往往是在旁协助和学习的角色,在创作者需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中肯建议,尽量不去干扰创作者。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故事板都应该在草图阶段就做好,在草稿阶段就可以尽可能充分地讨论,这样主稿就不需要反复修改,而且几乎只需要在细节上稍加修改,不涉及框架的修改。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因反复修改原稿而产生冲突和矛盾。 ”

引进绘本编辑和原创绘本编辑需要完全不同的专业能力。 前者是指外语能力、与译者的沟通能力、编辑过程的细致和耐心以及判断一本书好坏的能力; 后者指的是理解故事主题的能力。 对叙事的把握,对绘本叙事方式的综合驾驭,对作者的理解,判断一个作者是否“好”或者如何让一本书“更好”的能力。 年轻作者和编辑都需要在实践中成长。

绘本教育需要超越专业限制

除了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外,国内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开设了绘本创作专业,但国内绘本教育体系还比较落后。 艺术院校的学生都经过严格的艺术考试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更加注重图画表现和“艺术价值”,但绘本不仅仅是“图画艺术”,还承载着故事。 好的绘本还有“儿童文学”版块。

近年来,动画、漫画专业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创作者。 比如《奶奶的蓝色金属柜轮椅》的作者刘茂宁,就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动画导演。 动画系对影视叙事、镜头语言、故事讲述的重视或许也是绘本专业可以学习的地方。

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以“毕业设计”为终点,希望学生经过几年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后能够呈现完整的作品用于展览。 但出版社在出版作品时,更多的是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作品毕竟要面对读者。 与其等学生在毕业前夕带着即将完成的作品赶到出版社寻求出版机会,不如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与当地出版机构的联系,让学生接触到未来的作品。更早地与编辑和读者交流,通过交流增强创造力。 学习和成长。

除了专业院校外,还有32页绘本工作室等机构将剑桥艺术学院等国外绘本学院的课程和知识理念引入中国。 不少童书出版社还邀请国内外资深童书编辑、创作者,举办绘本初学者创作营,为年轻创作者普及绘本创作基本理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只是32页绘本工作室创始人董阳也表示,在国内做这样的推广工作“压力很大,效果也很小”。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