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表情包设计 > 甲骨文表情包设计理念-将甲骨文“玩”成“表情”
2023
07-04

甲骨文表情包设计理念-将甲骨文“玩”成“表情”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向记者讲述甲骨文包的创作过程(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设计师陈楠将古老与时尚融为一体甲骨文表情包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陈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在他的工作室里,他设计手稿、艺术装置、文创产品……甲骨文元素无处不在。

1999年起,陈楠开始甲骨文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创作。 近20年来,他设计并出版了大量甲骨文设计作品。 2017年甲骨文表情包设计理念吉祥物设计,第一套甲骨设计字体正式推出。 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利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并发布了6套甲骨文表情符号。 其汉字设计专着已在海外出版,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甲骨文应该走向世界表情包设计,以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让甲骨文熠熠生辉、熠熠生辉。” 陈楠说道。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方案(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方案(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绘制设计手稿(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绘制设计手稿(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展示自己设计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甲骨文贺卡(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展示的甲骨文产品(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浏览资料(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楠在清华大学工作室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方案(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