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设计 > 食品包装设计参考文献-日本包装设计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示样文
2023
09-08

食品包装设计参考文献-日本包装设计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示样文

概括:

日本包装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日本注重功能性、强调自然美、崇尚简约有趣的审美传统。 因此,日本包装设计注重包装美学的高效性和自然性。 中国包装设计可以借鉴日本包装设计的发展经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民族性、当代性、新颖性、与世界设计大趋势平行的中国设计。

关键词:

日本包装设计; 灵感; 影响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设计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加快了中国设计进步的步伐。 中国设计发展的强劲步伐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让国人看到了当代中国设计的美好未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冲击对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我国设计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模仿西方产品设计风格、加工工艺落后、包装设计等。 简单粗糙、设计门类之间缺乏沟通等。设计在社会、文化、科学、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纯地借鉴和复制别国文化并不能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 设计应该植根于自身历史文明的深层土壤。 日本在发展现代设计时最大限度地融合本国传统文化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中国现代设计发展概况

活跃的市场经济给中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课题,也为中国当代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下食品包装设计参考文献,中国当代设计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小型私营设计公司,从事广告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包装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灯光设计以及一些小家电的设计。 这些小而灵活的设计公司之所以充满活力,是因为它们适应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推动中国设计的发展。 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模仿国外当代设计形式; 只注重设计实践而不重视设计实践。 理论和经验总结; 文化选择混乱,尚未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形式。 目前,中国设计已从模仿、借鉴发展到逐渐形成独立风格,如广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的冰箱设计、深圳康佳集团工业设计部设计的高清数字电视、从这些设计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设计机构作为中国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力量,正逐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中国的产品设计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

2、日本现代设计发展概况

近代日本致力于工业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驻军,美国文化也进入了日本。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欧洲现代设计与美国现代主义、商业主义经过几年的融合,发展成为具有美国特色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代表着先进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市场导向。 这种设计风格随产品一起进入日本,给日本企业和设计界带来了新的设计风格。 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日本产品包装的设计外观基本上都是美国式的,模仿盛行。 日本产品包装上看不到日文文字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与此同时,日本制造业质量低下、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设计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日本设计界开始反思十几年的产业发展和设计发展方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在设计上采取折衷的方式来调整和应对现代西方设计文化与日本的关系。传统文化、民族习惯、经济特征和产业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日本设计的兼容性和二元性特征。 日本设计经历了这样的民族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产品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都印上了日语字符。 “日本制造”已成为美观外观和优越性能的代名词。 纵观日本设计,日本包装设计大发展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日本的包装设计服务于大众,而不仅仅是贵族。 这就要求日本设计要针对国内大众市场,同时要求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使用习惯、心理和生理需求。 这促使日本设计师不断精简,达到非常简洁、精致的水平,最终形成符合其国民审美标准的包装设计产品。 商业文化高度发展,形成大众化、都市化的艺术文化。 日本人逐渐重视和喜爱奢华的图形装饰,因此当时的日本图形包装体现了丰富的图形装饰效果。 同时,日本浮世绘对当时日本包装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日本非常重视传统设计的保护和发展。 例如,日本的传统食品包装、传统服装设计、传统平面设计、传统建筑等都有高水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从二战后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果来看,这一保护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日本传统产品的包装,如日本米酒、日本礼品、日本糕点、日本陶瓷等产品的包装具有相当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包装领域是独一无二的。 它不仅受到人们的喜爱ip形象,也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发展。 包装设计。

最后,日本包装设计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材料原有特性的推崇。 日本包装善于使用各种未经后处理和加工的原始天然材料。 例如,日本人用稻草包裹鸡蛋; 将酒装入竹筒中; 用竹篮或竹条制作篮子和小盒子。 糖果、蜜饯盛开; 纳豆用稻草包裹,这既是一个包装,也是一个发酵过程。 这些精致的产品和材料之间的互动装饰被定义为民族习惯的体现。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自然及其内涵在日本包装设计的美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冈英行说:“因为这些包装不是需要关注的产品,也不是理论,它们的形状是由多年的生活和审美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固定下来的。”

总之,日本包装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注重功能性、强调自然美、崇尚简约有趣的日本审美传统。 因此,日本注重包装美学的高效性和自然的精神意义。

三、日本包装设计发展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示

1、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在经济极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经济部门充分认识到,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需要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以艺术文化为基础的现代设计。 。 中国设计仍然存在模仿的问题。 模仿和抄袭只会造成设计的停滞,难以突破创新。 当前的经济竞争越来越倾向于创意经济的竞争,而创意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竞争。 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中国包装设计的发展也需要有利于其生长的优良环境。 如此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国家为设计发展提供优秀的平台。 中国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食品包装设计参考文献,激发设计师原创包装设计的热情,从而推动中国设计的快速发展。 设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产品的包装设计受到限制,从长远来看必然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应有意识地培养公民的设计意识,让他们了解包装设计对产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学、初中可开设相关艺术设计课程或欣赏课程,让学生从身边事物的外包装设计入手,了解设计的意义及其对自身心理的影响,从而普及设计教育和设计。设计意识。 这样,我国的设计水平就可以从基础教育开始打好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升。

2、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和构图手法相结合。 中国包装设计除了适应当前国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外,还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设计路径。 目前,国内产品制造业已经开始重视产品包装设计,试图通过设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 但国内设计市场在创意方面仍缺乏重大突破。 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学习和发展的机遇。 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本土化。 中国设计师迫切需要寻找中国文化的精髓,找到传统文化与自身个性乃至当下流行元素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 中国设计应该结合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理念,尊重和推崇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元素和构图手法,这样才能走在设计的前沿,在世界设计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3、学习日本设计的优点,并结合国内设计现状,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设计大道。 一些中国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成熟也是制约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因素之一。 保守、僵化的设计理念对设计产生负面影响。 人员和观众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设计作品受众的普遍性对于设计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设计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 当然,日本设计发展的因素和背景与我国不同。 向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思考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才符合中国设计的现状。 学习和学习日本设计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 了解和分析日本设计成功发展的本质原因,是学习和借鉴日本设计的根本目的。 当代设计一方面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是国际化的。 中国当代设计必须走向国际舞台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市场是当代设计的最大驱动力。 这是最现实的,也是最不确定的。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要想方设法占领市场,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的成果令人欣喜。 可见,中国设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这种发展现状要求他们具备综合分析现实社会发展和预见​​未来的能力,通过自身感受、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来把握设计活动的方向。 只有设计文化植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并通过设计师的个人创作,中国的设计道路才会更加宽广。

参考:

[1]谭鑫. 简单的力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0)。

[2] 刘华年.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成功融合。 美与时代(下二),2006(3)。

[3] 黄岩. 日本设计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性。 科技情报(科学教学与研究),2007(31)。

[4] 冯念军. 现代社会和设计艺术发展的新理念。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5]王占庆.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合作经济与技术ip形象,2013(17)。

作者:杨庆、刘鑫单位:陇东学院美术学院庆阳电视台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