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通形象 > 虚拟人物制作软件-虚拟宇宙东风刮起虚拟角色产业
2023
07-04

虚拟人物制作软件-虚拟宇宙东风刮起虚拟角色产业

在中国互联网圈,洛天依、刘夜曦等虚拟偶像早已退出圈子。 如今,随着虚拟宇宙概念的流行,虚拟角色行业正在迎来第二春。

过去几周,资本迅速涌入虚拟角色赛道。 数字营销服务商爱花神科技和综合虚拟服务运营商超源分别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两家公司都以打造虚拟IP和虚拟场景为主营业务,赋能各类品牌进军元宇宙。

元界概念中的基础设施NFT(Non-Fungible Token)因监管原因在国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不涉及“货币”、不接触金融的虚拟角色行业更为安全。 目前,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在虚拟人物领域做出了布局。 目前,虚拟人物已经活跃在主播、娱乐偶像、智能客服、导游等诸多“岗位”上,并开始在实际场景中发挥有效作用。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虚拟偶像带动的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将达到186.61 2022年分别为10亿元和120.8亿元。 十亿。

得益于技术创新和公众认知度的提高,虚拟角色服务场景将不断扩大。 在可以想象的场景中,虚拟数字角色有望渗透到营销、政务、银行、房地产等领域,并向规模化、社会服务化方向发展。

某虚拟角色开发公司获得持续投资

在虚拟宇宙流行之前,一些虚拟角色就已经在网络上收获了粉丝。

2012年7月12日“诞生”,内地女虚拟歌手“洛天依”是中国互联网圈最早出现的虚拟艺术家之一。 她是基于雅马哈VOCALOID3语音合成引擎的虚拟形象。 洛天依个性鲜明。 这位“女歌手”通过歌声传达出她的感性和温柔。

作为第一代虚拟偶像,洛天依完成了许多知名演出,包括亮相“2022·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大型综合文化晚会、参加202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等春晚,并登上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春晚舞台进行表演。

洛天依虚像

除了洛天依之外,网络上还有柳叶溪、乐正凌、景小依等众多虚拟艺术家。 他们性格各异、形象各异,深受二次元观众的喜爱。

到 2022 年,元宇宙将成为一个非凡的出路,与虚拟角色碰撞。

近几周,国内多家虚拟角色厂商获得投资,资本押注正在崛起的虚拟角色行业。

5月24日消息卡通人物,虚拟综合服务运营商朝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天图资本、声网参与投资。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技术执行、活动策划、内容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虚拟IP服务企业。 为以虚拟角色为主的IP提供交互、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并逐步切入IP孵化、商演及周边授权业务。

据公开信息显示,Super Dimension 已与超过 600 个虚拟 IP 合作。 连续4年为哔哩哔哩BML-VR提供技术服务,连续制作了9场哔哩哔哩全3D虚拟演出《冰与火之歌演唱会》。 此外,超维度还为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提供服务,制作了《哪吒重生》蒙面人在线互动、快手跨次元派对、微视大鹅维度新等多期节目。除夕等等。

将虚拟人物搬上银幕的不仅仅是超维家族。

近日,数字营销服务商阿凡达科技完成中科金财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公司专注于虚拟数字人和虚拟场景技术的开发和运营,基于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技术和AI技术,为品牌提供元界数字营销、私域元界、消费者元界、元界商业化等服务。

与老牌超维相比,阿凡达在品牌层面更强调了“元宇宙”的概念。 据其官网介绍,阿凡达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为品牌打造虚拟角色、提供虚拟直播服务、举办虚拟活动、打造虚拟场景以及元界游戏开发等。

截至目前虚拟人物制作软件,阿凡达科技已与百信银行、桂林山水、少林寺等知名品牌及IP达成合作。 典型的例子是,该公司为西门子量身定制了虚拟数字形象代言人“奚玉明”虚拟人物制作软件,并围绕“奚玉明”打造了西门子SBCC年会的虚拟内容产品; 并与嵩山少林寺合作,开展少林禅文化、少林武术、虚拟宇宙项目策划。

此外,虚拟内容平台服务商万象文化近一年来已获得三轮融资。 公司与摩登天空推出国内首个虚拟音乐艺人厂牌“NoProblem”,并与AYAYI、PURPLE、NADA、Pool Bands等虚拟数字人签约。

虚拟角色的使用扩展到服务业

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虚拟化身有望成为“元界”时代交互的关键媒介。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虚拟偶像带动的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将达到186.61 2022年分别为10亿元和120.8亿元。 十亿。

与因监管审查而在国内市场受到限制的NFT(Non-Fungible Token)相比,不涉及“币”的虚拟角色产业在国内市场却蓬勃发展,背后还有众多互联网巨头的支持。

据统计,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投资虚拟人物方向; 大鱼网络、下世界文化等MCN公司拓宽了虚拟形象的设计和运营; 蓝色光标等营销公司持续强化在虚拟人物领域的营销服务能力; 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也部署和吸引虚拟偶像和博主。

目前,虚拟人物产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链。 在产业链上游,微软、Houdini等公司进行IP规划,提供建模软件和光学器件等; 阿凡达开始落地各种实际场景,包括娱乐、媒体、游戏、教育、服务等。

具体来说,虚拟人物活跃在主播、娱乐偶像、智能客服、导游等多个“岗位”,扮演着与真人相媲美的角色。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移动咪咕视频以才女谷爱凌的形象打造了“遇见GU”虚拟人物。 皮肤纹理和颜色已1:1还原。 在咪咕影音工作室,《遇见GU》开展了滑雪赛事解说、转播以及场景电商虚拟互动。

以谷爱凌形象为原型的《遇见GU》头像

由智普AI、凌云光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冬奥手语转播数字人”也于2月5日在北京卫视正式开机。

此外,花西子、屈臣氏等品牌还打造了“小松鼠”、“花西子”、“曲晨曦”等虚拟形象。 他们不仅承担品牌代言的工作,还担任直播的虚拟主播。 与真实的直播主播相比,这些智能虚拟主播可以7*24小时进行直播,抢占免费流量,节省人工和培训成本。 “虚拟人物+直播”正在成为电商行业的新趋势。

艾媒咨询报告指出,得益于技术创新和公众认知度的提升,虚拟角色的服务场景将不断拓展。 未来,虚拟数字人将逐步渗透营销、政务、银行、房地产等领域,服务功能突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虚拟人物产业将向规模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借助“元宇宙”吉祥物设计,虚拟角色产业或将迎来数字经济时代的爆发。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