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设计 > 建筑设计专业大学-副教授
2023
09-08

建筑设计专业大学-副教授

职称: 副教授

职务:建筑系副系主任

单位:建筑系

专业:建筑学

教育背景:

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

200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卡通人物,获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

2009-2010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2018年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访问学者

专业简历:

2012-2016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2016年至今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2019年至今,东京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

本科教学: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空间句法理论及应用技术

研究生课程:

建筑理论概论

研究方向:

1、建筑环境空间的认知与行为;

2、城市形态;

3、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

4、建筑文化遗产VR|AR信息展示技术;

5. 虚拟现实支持设计

近期学术成果:

基金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担任国家科技支撑子项目1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1项。

专业论文:

[1] 袁思南,何北杰. 现代主义后自律与他律价值观嬗变中的建筑理论与教学——思辨与定位[J]. 建筑师,2020(02):40-47。

[2] 袁思南,张翰,何北杰,张玉坤。 基于VR实验的传统村落空间视觉认知行为研究——以闽北霞美、城村为例[J]. 新建筑,2019(06):36 -40。

[3]袁思南,张涵. 中国传统村落探索中审美感知与空间认知的相关性[C]. 第十二届空间句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北京交通大学,2019:443。

[4] 袁思南建筑设计专业大学,张翰,张毅. VR认知实验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 世界建筑导报,2018,33(01):49-51。

[5] 张翰,袁斯南. 基于VR技术的闽北鸡头村街道形态认知研究[C]. 第23届中国住宅建筑年会暨中国住宅学术年会30周年,中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336-341。

[6] 袁思南,罗俊林,唐瑞文,赵夏雨,毛胜辉,吴敬斌。 基于VR技术的闽北传统村落空间认知特征研究[A].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 数字文化——2017年全国建筑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DADA2017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7:6。

[7] 袁思南. 基于网络密度参数的城市街道空间几何特征定量分析方法[J]. 建筑与文化,2016(06):75-77。

[8] 袁斯南,胡一轲,郑洁. 基于行为研究的建筑设计教学探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二年级实验班教学实践[J]. 中国建筑教育,2015(03):64-69。

[9] 侯景轩,袁思南,盛强,何杰。 地铁线路及周边车站客流空间预测模型研究[A].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数字建造文化——2015年全国建筑数字化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5:13。

[10] 冯雷,杜梦革,常明伟,杨超,李元文,袁斯南。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认知研究——许村、南屏、西递的比较研究[10]A].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数字建造文化——2015年全国建筑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集锦[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5:6。

[11]袁思南,崔雪。 城市与建筑的实验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空间认知研究中的应用[A]. 建构文化——2015年全国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5:5。

[12]*袁斯楠,宋爽,张玉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空间认知实验研究,雅典科技与工程杂志,1(1),第19-32页,2014/3

[13] 严东,王涛,盛强,袁思南。 交流·幸福——“流体空间”:西北角分散商业优化设计[A]. .计算设计与分析——2013年全国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3:6。

[14] 盛强,袁思南,乔丹·坎特。 过程—模拟—干预—基于Processing工具的开放式设计教学实践[A]. .计算设计与分析——2013年全国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3:6。

[15]宋爽,张玉坤,袁斯南。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空间认知实验[A].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计算设计与分析——2013年全国建筑院校建筑数字化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委员会,2013:5。

[16] 周宇,张玉坤,袁斯南。 街道界面心理认知的定量研究[J]. 建筑学报建筑设计专业大学,2012(S2):126-129。

[17] 袁思南,张玉坤. 复杂城市设计理论研究[J]. 新建筑,2012(05):132-135。

[18] 袁思南,张玉坤.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街道网络空间认知实验[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28-234。

[19] 袁思南,张玉坤. 关键词: 自然增长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意大利科莫, 城市空间网络演化的“空间句法” 新建筑,2010(05):88-93。

专着教材:

“空间自组织:建筑设计的新路径”(英文)。 由尼采·阿旺、塔蒂安娜·施奈德和里米·泰尔撰写。 袁思南、盛强、崔雪、杜梦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6.1

“街道与形式”(英文)。 马歇尔撰写。 袁思南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吉祥物,北京:2011.8

科研项目:

2020.0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行八路传统村落类型谱系定量研究”,主持人:袁思南,批准号:51978441

2013.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街道网络区域特征认知研究”,主持人:袁思南,批准号:51208346

2017.05-2017.12 各部委(国家部委)《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拍摄礼乐、园林等专题节目,主持人:袁思南,批准文号:2017E1-0019

专利状况:

[1] 袁斯南,张涵. 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2.8[P]. 公认。

[2] 袁思南,张涵. 一种虚拟现实定位带及其定位系统:中国专利,2.5[P]. 公认。

[3] 袁思南,张涵. 虚拟现实定位带及其定位系统:中国专利,2.5[P]. 公认。

荣誉和奖励:

辅导学生竞赛获奖者:

2020雄安中国特色建筑设计大赛公众组三等奖、入围奖

2019希望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入围奖

2019年青年建筑师大赛提名奖

2018趣城秦皇岛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7 UA创意奖概念设计国际大赛优秀奖

2016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大赛三等奖

第三届“建筑师”天佐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教学奖: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教案及教学成果评选荣获优秀作业和优秀教案

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成果评选荣获优秀教学计划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成果评选荣获优秀作业和优秀教案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成果评选荣获优秀作业和优秀教案

邮件:,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