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比赛 > 红点设计奖含金量-“设计界奥斯卡”红点奖值得追求吗?
2023
10-23

红点设计奖含金量-“设计界奥斯卡”红点奖值得追求吗?

6月底至7月中上旬,中国社交网络上不断出现多个品牌和设计师荣获“红点奖”的消息。 6月20日,2022年红点产品设计奖获奖名单揭晓,颁奖典礼在德国埃森举行。 此后卡通人物,不少获奖品牌纷纷利用获奖新闻在微博等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涵盖汽车制造、家电、数码3C等行业。

红点奖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斯卡”。 苹果、索尼、华为、美的等世界知名品牌均曾获奖。 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获奖数量大幅增加,也有人质疑红点奖“骗了中国人的钱”。

2015年8月10日,中国工业设计师谷雷通过微信公众号“Glab Voice”发表文章《我放弃了红点奖》,质疑红点奖的评选方式; 2018年4月7日,《人文清华论坛》微信公众号发表的原创文章《中国工业设计付钱给刘冠中:红点奖是用来欺骗中国老百姓的商业机构》提到,刘冠中教授清华美院批评该奖“骗了中国人民的钱”。

很多名气不大的国产品牌都声称获得了红点奖,并且有官方的获奖证书来证明。 这些品牌将红点奖写在购物平台的产品详情页上红点设计奖含金量,并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上进行宣传。 既然是“设计界的奥斯卡”,为何如此普遍? 这段事实核查视频带您了解“红点奖”。

1. 红点奖,“设计界的奥斯卡”?

红点奖已有60多年的历史,比其他国际设计奖项设立得更早。 该奖项可以追溯到1954年7月30日成立的德国工业形式协会(Verein Industrieform)。该协会由克虏伯公关和广告部门负责人卡尔·洪德豪森教授发起,旨在促进出口和现代化德国消费品。 。 1955年,该协会主办了第一届年度设计竞赛和展览。

1990 年,该协会演变为 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 (DZNRW) 公司,该公司还获得了公司徽标:带有字母的黑色和橙色圆点。 1991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LCSID)前主席、德国工业设计师协会(VDID)主席彼得·泽克(Peter Zec)接管了DZNRW公司,重新开发了红点标志,并将其推出为1992年首次使用奖项标志。

后来,随着红点奖日益国际化,其名称也从德文“Roter Punkt”改为英文“Red Dot”。 此次评选由德国公司“红点集团”(Red Dot GmbH & Co. KG)组织,奖项标志也发生了变化。 演变成了今天的风格。

图1 现行“红点”奖标志

与其他权威官方机构举办的国际奖项(如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奥斯卡金像奖)相比ip形象,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奖更加民间化和盈利能力。

据红点官网介绍,2022年红点奖评审团由4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顾问、工业设计师和记者组成。 为了避免贿赂或徇私舞弊,评委不能选择其参与生产过程的产品。

根据现有信息,2020年红点正式收到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670件作品可供评选。 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上搜索红点奖,有​​34亿条结果。 应该说,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奖项。

图2 Google搜索结果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何仁科表示,获得红点奖意味着产品得到了权威认可,作品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和认可。 入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期刊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副主编沉天军也表示:“红点奖注重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已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设计奖项。 其中之一被视为设计潮流和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2. 红点奖、红点设计奖、红点最佳奖?

但红点奖实际上有一个复杂的奖励体系。 统称应该是“红点设计奖”,分为三大类: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品牌与传播设计(Brands & Communication Design)和概念设计(Design Concept)。 在大类下还分有不同的类别。 奖项。

其中,最容易获得、价值最低的是红点奖(Red Dot),分三大类。 红点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红点获奖者数量占参赛作品总数的16%(获得红点Best of the Best奖的仅占1%); 仅就产品设计赛道而言,红点获奖数量占该赛道参赛作品总数的25%(而红点Best of the Best奖项数量仅占1.2%),相当于每 4 个申请中就有 1 个可以获奖。

从获奖品牌来看,2021年产品设计赛道红点Best of the Best奖项共有116个,其中包括富士、苹果、索尼、华为、大疆无人机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红点奖获奖人数高达2201人,而获奖品牌的声誉却远不及前者。

而想要获得大奖赛和Luminary,难度就直线上升。 仍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大奖赛获奖者数量为7/7000,即仅0.1%,而Luminary获奖者数量为1/4170,即0.02%。

可见,获得红点奖的难度与红点最佳奖、红点一等奖和红点大师奖完全不同,但外行人可能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区别。 许多企业都宣扬自己获得了红点奖,并声称这个奖项是设计界的奥斯卡。 但事实上,他们获得的只是红点设计奖中最常见、最容易获奖的项目。 获奖难度远超其他项目。

3、国际设计奖项“赚中国人的钱”吗?

在质疑红点奖的同时,有人指出红点奖等国际设计奖项的申请费和评审费昂贵红点设计奖含金量,“从中国人身上赚钱”。 为此,我们还调查了红点奖等国际知名设计奖项的申请评审费用。

红点奖的评选流程为:选择参赛赛道、在报名网站提交信息、缴纳费用、专家评审、颁奖。 产品设计参赛作品还必须将产品邮寄到指定地址。

图3 红点奖官网产品设计赛道报名流程

从报名开始,红点奖就收取高昂的费用。 以产品设计奖为例,单件产品报名费为300至650欧元不等(折合人民币约2117-4588元)。 报名时间越晚,报名费越贵。 如果提交的产品展示空间超过3平方米,或者需要上传图片、视频、文档等描述性材料,则需额外支付150-500欧元的费用。 2022年,参赛者还可以使用同一作品报名参加“智能产品”和“创新产品”两个类别的评选,但需要缴纳两次报名费。

如果在产品设计类中获胜,参赛者将需要再次支付高额的“领奖费”。 获得普通红点奖(Red Dot)需要缴纳3,950欧元(约合人民币27,881元)的收奖费,获得红点:最佳奖则需要缴纳收奖费5995欧元(约合人民币42315元)。 获奖作品将参加红点组织的线下展览,并获得《红点设计年鉴》的额外宣传页,同样需要额外付费。

若获奖,产品设计赛道单件作品费用为3万元至7万元; 在品牌与传播赛道,单件作品成本在1.3万元至5万元之间; 在概念设计赛道上,单件作品的设计公司成本在5600元至6400元不等。

同时,红点奖不限制申请数量。 换句话说,组织可以通过多次支付注册费并提交多个产品来增加获胜的概率。 查阅红点奖官网获奖产品名单,我们发现同一家公司确实有多个获奖产品。 据官网信息显示,2021年,深圳某企业有33款产品荣获产品设计赛道红点奖。

德国IF奖与美国IDEA奖、红点奖并称为“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奖”。 从获奖比例来看,三个奖项的获奖率都比较高,IF奖甚至达到了30%以上。 几乎三分之一的参赛作品将获胜。 参与这些奖项也需要更高的费用。

4、您知道红星奖、红棉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吗?

如今,红点奖等设计奖项在国内很多产品介绍中都能看到。 虽然红点奖并不像一些评论家所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但确实存在一些奖项报名费高、获奖率高的现象。 许多国内企业热衷于参与红点奖等商业国际设计奖项的评选,因为这些奖项知名度高且容易获奖。

然而,很多标榜“红点奖得主”的产品实际上是在产品设计赛道上获得了红点奖,价值并不高,而且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该奖项背后的真实情况。 也有一些商家利用红点概念设计奖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却没有告知消费者此类奖项是在产品构思或准备阶段获得的,不能代表对现有产品的认可。

事实上,与产品设计赛道的红点奖26%的获奖率相比,国内设计奖项更是凤毛麟角。

2020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简称“红星奖”)获奖率仅为6%。 该奖项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论坛》杂志于2006年联合发起。

红棉中国设计奖(简称“红棉奖”)2021年产品设计赛道的获奖率约为3%。 该奖项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广州国际设计周联合主办。 作为广州设计周的起源项目,它于2006年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启动。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CEID)将于2020年从2500件作品中评选出前10名,获奖率低至0.4%左右。 该奖项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一个经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奖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 旨在表彰具有领先性、前瞻性设计创新的项目和单位,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参考链接:

[1]红点奖官网:

[2]IF奖官网:

[3]IDEA奖官网:

[4]美国IDSA协会官方网站:

[5]德国FIrmenwissen工商注册信息查询网站:

[6]当代好设计奖官网:

[7]天眼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9]新华网:“2020中国设计红星奖凸显科技含量”

德国之声:“从社会意识到多余:红点奖获奖设计”

[10]政协网站:《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为德国红点买单?》

[11]田军《红点奖:追寻优秀设计与创新》=ZSHI201908012&TABLEName=cjfdlast2019&nonce=C96A089F5E2842848F43CBEC55BFAA9F&uid=&TIMESTAMP=60

[12]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官网

[13]红星奖官网

[14]红棉奖官网

[15]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