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深圳ip授权展2023-19岁的文博会与深圳这座城市
2023
07-04

深圳ip授权展2023-19岁的文博会与深圳这座城市

作者丨陈思琪

编辑丨孙朝义

6月7日,舞剧《咏春拳》将“闪回”深圳。 作为B站跨年晚会上最“出圈”的演出,这部深圳原创舞剧将舞蹈与武打完美结合,全网播放量超过2亿次。

此次回到深圳,1000多张《咏春拳》演出门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人气不亚于明星演唱会。 《咏春拳》开启全国巡演后,于4月7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5场,获得“展现深圳城市特色和精神”的超高赞誉。

从《奇迹傻孩子》《青春之城》到《熊出没》系列和《流浪地球2》,这些影视作品要么讲述深圳故事,要么在深圳制作,要么得到深圳企业的支持。 后期制作。

2023年央视春晚《兔子圆圆》、《我不是肥老虎》、《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一群可爱又搞笑的深圳新兴动漫IP也走红网络,成为网上聊天必备表情符号。

深圳元素在文化市场“出圈”已不再是新鲜事。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

2004年,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办,被评选为当年“全国十大文化活动”之一。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文博会陪伴深圳19年,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这座年轻移民城市独特的文化面貌。

(文博会场地,组委会提供)

探索“市场化办展”之路

“对于深圳的文化产业,主要有两个误解。一是深圳没有文化背景,都是外地人;二是深圳人的心思是赚钱深圳ip授权展2023,而不是文化。” 一些文化观察家曾这样总结深圳的发展。 文化“短板”。

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历史名城相比,深圳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 而南山科技园高端写字楼里的灯光常夜常亮,成为深圳“娟都”称号最直观的证据。

没想到,“老外”、“赚钱”等标签在深圳却获得了另一个维度。 文化流动理论认为,文化是流动的概念,流动人群是文化流动的载体。

推而广之,深圳年轻人有强烈的文化需求,他们更加包容、接受多元文化。 同样,“仓实知礼”,发达的经济给文化产业带来更强的消费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晚风吹过,多么清爽;深圳的夜晚绚烂而明亮……”20世纪80年代,一首改编自日本歌手西条秀树的歌曲《夜色渐淡》从深圳响彻全国。 中国的包容性走在时代前列。

本世纪初,深圳文化产业有了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名城”战略目标,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为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并决定次年与文化部等国家合作。 部委联合创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如何办好“中华文化第一展”? 深圳决定将展会市场化,让参展商“争饭碗”,让展会指向交易,改变单纯的“展览”性质。

首先,政府通过“竞争性洽谈”吸引大批优质参展企业,让优秀文化产品获得更高曝光度。 同时撮合交易,让文化企业通过洽谈会达成交易,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市场化办展”开创了政府办展的先河,也让首届文博会成为年度“十大国家文化活动”的有力选择。

(历届文博会主要展馆,组委会提供)

2004年11月,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文博会成功举办,7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参加了展会。 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合计356.9亿元。

首届文博会结束后,深圳市委常委会听取了第二届文博会筹备工作汇报,明确成立“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有限公司”。 承担招商引资、展览服务、宣传推广、市场开拓等工作,不断深化广交会的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深圳荣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声誉城市”。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报告中,深圳“营商环境”位列全国第一,加速了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集聚。

依托良好的营商环境,文博会已在深圳成功举办十八届。 每年有超过10万个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和交易。 展商数量从第一届的700多家展商增加到第十八届的3402家展商。 连续十三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与此同时,文博会就像一支长枪,见证了举办地深圳200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35.3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73%, 2022年实现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增长近20倍,占全市GDP的8%。

截至目前,深圳文化企业数量已突破10万家,孕育了阅文、雅昌等一批文化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深港“强强联合”

“梦想依然在黑暗中铿锵作响,依然高声歌唱,依然期待世界为我鼓掌……”

近日,香港新生代流行乐队Supper Moment携《Endless》、《The Same》等歌曲亮相深圳南山流行音乐节。 即使是一首粤语歌曲,观众们的热情和有序的演唱依然不减,挥舞的荧光棒在春茧体育馆汇成了一片蓝海。

时间回到20世纪80、90年代,《人生想要什么》、《千山万水总是有情》等朗朗上口的香港音乐在内地流行起来。 与香港仅一江之隔的深圳,可以直接接收香港音乐、港剧、“港风穿搭”等香港流行文化的辐射,并第一时间捕捉国际流行文化趋势。

2008年,第四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港澳台及国际文化中心。 香港以政府组团形式参展,展览面积达1000平方米,是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览。 与此同时,还举行了“香港日”音乐会和3D立体电影放映。

时任香港贸易发展局服务业发展总监徐耀林表示,不少内地企业利用香港的创意服务为产品增值,并借助“香港设计”。 CEPA实施后,影视娱乐领域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更多的“合拍片”将投放市场。

自此,“港风”成为文博会舞台上的常客。 2015年“看·认识香港”、2016年“声色味·香港”、2017年“香港·生活创意·衣食住行”香港馆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荣获“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时尚和创意之都。 文化产业领域常态化交流合作可谓“强强联合”。

除文博会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港设计双年展、深港澳青年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港澳大湾区。

从2008年设立港澳台国际文化中心,到2015年首个“丝绸之路馆”,后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馆”,文博会逐步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圈”。朋友”,促进文化进出口贸易。 重要的起点。

统计显示,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年产值的1/6。 例如,在高端文化设备领域,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影石Insta360也占据全球全景相机市场40%以上的份额。

游戏领域深圳ip授权展2023,根据Sensor Tower《2023年4月全球热门手游收入前十名》显示,腾讯《王者荣耀》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2.13亿美元,位列全球手游最佳收入榜第一。 – 销售清单; 腾讯的《PUBG Mobile》(与《和平精英》的收入合并)以1.54亿美元的收入位居榜单第二位。

第十九届文博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境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超越疫情前最佳水平。 组委会还组织邀请了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展卡通人物,文博会的国际文化贸易功能将更加凸显。

文化+科技=?

今年以来,ChatGPT等AIGC的问世,在全球文化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特别是ChatGPT4支持图像输入和分析,支持更复杂的指令,更具“创意”和“想象力”。 关于“AI是否会取代艺术家”的讨论不绝于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勋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约专家王京生指出,现代文化生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科技成果、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现代文化生产的发展。 质量和水平。

从这个维度解释,与其说是技术进步“取代”艺术家,不如说是让技术赋能内容创作,提升创作质量和效率。

作为传统认知中的文化“后发城市”,深圳此时拥有科技“先发优势”。 统计显示,深圳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2.3万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全国最高。

依托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4K/8K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文化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不断提升。 深圳率先探索“文化+科技”新发展模式。

例如,不久前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原创舞剧《深爱你》,充分利用机器人、裸眼3D、高科技屏幕等科技元素,探索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情感共生; 《流浪地球2》的机器人AGV底盘由深耕企业友爱智和提供,航天员移动设备MMU、无人机干扰枪、550系列电脑等特殊道具由旭创晶灵科技负责生产。

“你可以看到,电影中的很多道具、场景,包括我们的机械装置,都是在深圳生产的。正是有了深圳智能制造能力的保障,我们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令人震惊的作品。”很短的一段时间。屏幕。” 《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在路演中说道。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尤其是近年来在文博会的舞台上。 2020年,第十六届文博会首次在“云”上举办,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线上展览新平台,开启文博会数字化元年,全年吸引参观人次1416万人次。 5天 。

(2020“云文博会”组委会提供)

去年12月第18届文博会上,华为首款智能观看眼镜HUAWEI Vision Glass亮相现场,它可以在相当于4米外的虚拟空间中投射出画面清晰、色彩鲜艳的120英寸巨屏。 ; 在前海展区,元界社交应用“邻近星球”的虚拟人“玲玲”与观众实时互动,露营、飞盘等热门虚拟场景吸引了众多关注。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指出ip形象,文化实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产业如果失去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也就是说,“文化+科技”的发展道路始终要以“文化”为基础。

将于6月7日正式开幕的第十九届文博会首次推出数字门票“舞狮小水滴”。 在设计上,《醒狮小水滴》融入了粤剧脸谱、舞狮鞋、潮汕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 在功能上,区块链技术为每一张数字门票生成唯一的身份,实现文化、创作、观看、流通、应用、注销的数字化溯源和转化,具有时间戳、可追溯、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点。便捷、绿色、环保。

《水滴醒狮》提供了“文化+科技”的巧妙样本,也为19岁的文博会开启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小水滴醒狮》电子门票。组委会供图)

证监会

本期由李雨桐、实习生谭雅涵编辑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