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胡小培老师对儿童绘画特点的总结,并指出了家长在绘画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 阿盟之前收藏的文章,我觉得都很好,再次分享给大家!
亲爱的家长们,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6岁之前儿童绘画的重要特点以及妈妈们的误区。 这里所说的6岁并不是绝对标准,也适用于中国7岁、8岁的孩子。
众所周知,工作室课程几乎没有向家长开放,而我的课程是基于5年的比较研究。 可以说走遍了欧洲、北美,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做了实验。 后来推出的原创课程。 无私、开放的原因很简单:希望从家长层面入手,让每个人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真正了解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过程和自主状态,成为他们艺术创作中的朋友。行为,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因为孩子毕竟是环境的产物,但是效果是什么呢?
有的家长已经完全理清了思路,但大多数还是一时糊涂、清醒。 长期存在的问题在于用自己的“经验”来主观判断甚至干扰孩子。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因循守旧,缺乏欣赏水平和艺术判断力,一种看似顽固、无解的体验。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的宝宝头痛,肯定会立即送去医院由专业医生检查,而他绝不敢自行乱吃药。 这是对他的身体负责,他不会被送去见庸医。 同样,在艺术创作中,孩子本来有这个缺陷没有那个缺陷,或者根本没有问题,但父母却大胆地以“专业人士”的身份来评判“指导”,难道不是要为他的思想负责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的孩子用大胆、随意的颜色,家长会说:别这么乱,你要画什么?
天空是蓝色的,你为什么要把它涂成彩色?
孩子只能强迫自己从色彩的直觉中退出,画出一幅看似清晰的作品,妈妈就会说:这多好啊!
其实除了工整、生硬之外,没有任何美感。
有的妈妈会不耐烦地说:什么时候才能画出像样的东西呢? ! 而大多数妈妈都会对孩子的作品表示谦虚,可以在孩子面前说:我觉得XXX的画确实不错,但是我们总不能这么做吧,没有天赋吧?
一位台湾朋友曾对我说:我很佩服大陆妈妈的勇气。 他们可以随意谈论他们的孩子。 不懂的话我不敢!
今天我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重要行为。 当我们不了解创造常识和各种美学原理的秘密时,如何能够进行简单的指令和干预行为呢? 当然,这并不全是父母的错。 所以,这里我一定要讲一下6岁之前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问题,让你以后还忍不住想当老师或者医生的时候有依据可以依靠。
首先是关于“形”的问题,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陷入误区的问题。 “形”是事物或物体的“形状”。 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 请注意,这里的“形”是指整形后的“形”,“形”是在物体表面之外创造或塑造出新的形状。 绘画的“形”绝不是对事物形状的简单描述。
6岁之前,孩子对“形状”极为敏感,又称“图形敏感期”。 敏感度在哪里? ——是对“形式”的变化、观察、联想,而不是表达。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图形的直观能力和发散联想能力。 比如兔子简笔画 形态,当面对一条直线时,孩子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各种长长的东西,比如蛇、纱线、电线杆等。受到启发,还大胆地与河流、音乐等联系起来。 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表达事物形式的能力。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错了!
表达“形”的能力不仅需要手、脑、眼的高度协调,还需要对事物形状的理解能力。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透视关系、明暗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领悟力还没有达到的时候,手都很难跟上,更何况是4-6-8岁的孩子呢?
让这个年纪的孩子画这样的东西,岂不是很荒唐? 所以,不要惊讶,也不要着急。
为什么小孩子会把各种长的东西画成一条直线! “形”有共性。 比如画兔子,把长耳朵画成圆耳朵,就不是兔子了。 要准确地画一只兔子,需要了解它的结构和各种特征,然后再加上观察和表达时的心、眼、笔的协调能力,才能实现,这就是画的“形”。 想要创造性地画出个性化的“形状”,就需要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夸张,甚至动态表达! 可想而知,其难度以及所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完全超出了6岁孩子的能力范围。
因此,如果现阶段你要求孩子画出你认为准确的“形”、“形”,那就是无知,不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于是,简单的、有图案的“形”就出现了,比如简笔画。 大人先画出一个概念化的统一形状,然后让孩子模仿。 这也叫画画吗? 您画出了孩子观察到的形状吗? 错误的!
这个阶段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孩子是否能凭自我意图画出“形状”。 “意”可以理解为意识和方向。 自我意向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凝结出对事物的朦胧认识,将内心与外界联系起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意识。
如果不加干扰,每个孩子都会自然地形成这些意识,这些意识也会表现在绘画中,并且会出现富有想象力、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形”,这些“形”与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息息相关。 “他们用童心创造和喜爱,比如玩偶、跳舞的人物、汽车、恐龙,甚至鱼、轮船、火车和树木。 他们会在这个图形敏感时期“形”不厌其烦地画出这些,但每一个都有细节的变化和奇妙。 这些不是通过被动模拟绘制的“虚假形状”,而是通过体现他们最印象深刻的童年经历和偏好而自发完善的“真实形状”。 ”,是非常有价值的“原创”。
在我的比较研究中,当比较中国乡村的孩子和德国的孩子时,无一例外都会出现这样的“形状”,但它会被打上种族和环境的烙印。
强加的、模拟的“伪形状”是什么? 所有孩子画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比如太阳、房子、小花、小鸟等等,但中国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却画出了完全相同的“形状”。 表面上看,孩子们可以画很多东西,但实际上,无论孩子们对“形状”的理解能力如何,共同的“形状”压制了孩子们千差万别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对“形状”的发散思维能力受到影响。被囚禁在单一不变的模式中。 直接损害孩子的右脑卡通人物,甚至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很多孩子不敢画出心中的“形状”,不敢面对新的事物形态,或者否定自己对形状的想象,追求一致性。与他人合作,无法独立创造。
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机构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抵制不顾孩子阶段特征过早教授“图形”的行为。 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甚至不提倡在8岁之前给孩子输入固定图形,这次学术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面对一幅名画并讨论了如何教育8岁以上的孩子。 亚洲的代表主要是要求学生临摹这幅作品,要看水平和形状的掌握程度,而欧美的代表则让学生看作品,几分钟后就把画移开,看是谁画的。能否结合自己的生活、情感、色彩直觉,将其改得面目全非? 结果是每幅作品都如此吸引我们,充满魔力和创新,但也保留了他认为原画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多么不同啊! 过早地关注孩子画的“形状”,并认为这是他们是否取得了进步,是否学到了新的东西,我认为这不应该成为画室妈妈理解儿童画的标准。 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进步。 应该更清楚了。
另外,孩子们带着自我意图利用这些“形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如果自我的“形式”被父母的无知所阻挡,那么故事就会丢失。 所以,能画出千篇一律的“假形”的孩子,他们的画里没有好故事可讲。 这是极其可悲的,事实上他们已经失去了想象力。
说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又担心了:我的孩子没有画出这样的自画像图形吧! 请注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常活跃的孩子,几乎从来没有静下心来画一幅完整的作品表情包设计,另一种是受到严重干扰的孩子,图形总是被否定,同时他的心理也受到影响。也感到不安。 表达上有障碍。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孩子的台词充满了符合自己性格和实力的节奏。 如果孩子喜欢画直线,他的右脑的发散性思维特点一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受伤、画画是孩子的行为之一。 这种行为也是由大脑控制的。 它必须符合科学的特点。 线条的移动和变化是正常的,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
可以说,画画不怕“乱”,就怕“不乱”。 我的课程设置是严格遵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敢违背与儿童天性自然契合的艺术创作规律。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开放和保护他们的创造力是最重要的。 只有打开时才能关闭。 “开”是开放的,没有规则,“合”是封闭的,有归属。 “打开”很难,但先“打开”,充分体验和感受后“结合”才是独立的、完美的。 在孩子的创造力和感知能力被激活之前,不要用规则来“打开”孩子。 闭嘴”。这对你的孩子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画室里的一些孩子就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我们积极启发,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家长的焦急干涉。 最后只能采用过期淘汰的方法。
也许有些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有天赋的,却没有意识到,如果天赋和才能得不到正确的保护,他们就像花蕾没有阳光一样,还没绽放就会枯萎。
所以,当你不假思索地说:孩子,你为什么总是画这些? 老了还没有变吗? 真着急啊! 可以看到xxx可以画xxx! 你必须意识到这是极其可怕的伤害性语言。 经常听到妈妈们在一起讨论:我的孩子画了这么久才画小人呢! 我的也是,好像没有什么进展。 请仔细思考我上面的解释几遍。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你可以再问我一次,就一次!
此外,对颜色的直觉和视觉的敏锐度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色彩的多样性以及和谐后的无穷变化,符合孩子忽隐忽现、跳跃、发散的形象思维特点。 因此,加强对颜色的体验和探索,挖掘每个孩子不同的颜色直觉,经过反复的启发和引导,形成自己的颜色意识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
但如何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获得自主经验呢? 还必须有一种尊重他们的身心特征、尊重艺术规律的引导方法。 因此,我的很多课程都为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条件,科学地、艺术地引导他们对颜色之间的关系形成基本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积极地引导孩子们形成对颜色之间关系的基本认识。激发和调动他们对颜色的不同感受。 不要先入为主地告诉孩子1+1=2、蓝+红=紫等死板教条。 他已经具备了探索的能力以及更加细微和敏感的辨别颜色的能力。
美术除了被称为造型艺术外,今天也被称为“视觉艺术”,与视觉体验密切相关。 6岁之前,包括8岁之前,是视觉对颜色敏感的阶段,但6岁之前的直觉比8岁之前的孩子要强。如果调动直觉形成对色彩的一个自我认识,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建模能力大有裨益。 他们在表达形式的同时可以自由地运用色彩,形成与别人不同的风格。 过早强调“形”也会阻碍孩子对色彩的感知,使色彩禁锢在“形”的框架之内,使孩子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色彩融合、变化等特征在他们接触之前就被挡住了。还年轻。 无法理解只能机械模拟的“形状”。
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大的误区。
此外,还有一些严重的错误:
1、淡化过程,注重单一的绘画结果,将艺术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学习”。
2、盲目攀比,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个性,不知道如何创作艺术首先体现孩子的行为特征。
3.认为孩子没有天赋或特殊兴趣就无法创作艺术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艺术”首先是身心融为一体的动态行为。 每个孩子都有通过艺术协调身心、创造性表达、锻炼心智、获得新感受和审美体验的愿望和权利。 只有天才儿童才会表现出非凡的兴趣兔子简笔画 形态,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童年的艺术绝对不是天才的教育。
目前,工作室课程将按照既定的设计和原则逐步推进。 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前一阶段的成果是显着的。 他们不同程度地调动了自己的直觉和发散能力。 形象思维的特点,对色彩的理解,色彩变化与和谐的特点,有的能运用自如,在创作中能自由表达。 这些都会成为他们的宝贵经验并嵌入到他们的意识中,并逐渐成为一种表达能力。 几个刚开学的不同学校的孩子自豪地说:我是班里画得最好的,老师说我的颜色很好! 我发现他们在学校完成的都是教条式的着色,但即使这样也表现出了不寻常的色彩感和使用能力。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我们的课程将逐渐过渡到对形状的理解,这将进一步调动他们观察、想象和理解“形状”的能力。 希望家长们避免误会,多尊重孩子的自然特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en.nuanque.com/jixiangwu/1020.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wen 于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 发表
- 文章或作品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资源共享、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