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观设计 > 景观设计论文摘要-论坛三:流域景观
2023
07-24

景观设计论文摘要-论坛三:流域景观

2017一江四城建筑学院青年学者论坛

论坛三

分水岭景观

主持人:刘松教授

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15:30—17:30

东南大学礼堂春晖厅

本次论坛重点探讨长江流域特色历史地理景观及其近现代变迁。 五份报告涵盖了长江上游人类精神交通的崖墓建设、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城市景观与私家园林的现代转型、当代景观规划中作为城市活性纤维的绿道系统、通过定量分析和测量模型研究城市开放空间的方法和路径。

报告3.1:门套——西南悬崖建筑的新探索

冯迪,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 2010年获建筑史与理论博士学位,2014年访问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主要从事区域建筑历史和建筑遗产保护研究表情包设计,尤其关注中国西南地区的崖墓、石窟寺、崖楼等崖壁建筑,以及与印度、新疆、北美等地的印度崖民居的比较。 发表论文《西南石窟寺石刻所反映的建筑类型特征研究》、《巴蜀汉代商店略论》、《整合与凸显:新疆石窟寺壁画建筑形象述评》、《略论印度石窟寺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美洲印第安人摩崖民居及其保护思想研究》、《摩崖营造——在不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南彝”的西南民间建筑、民族记忆书写、多元文化来源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摘要】:西南地区多山。 从汉唐到明清,摩崖建筑一直是西南地区人们维系人与神沟通的方式。 悬崖民居、崖墓、石窟寺、崖佛寺广泛分布在陡坡上。 其中,盛行于东汉时期的崖墓被认为是具有特殊能力的空间。 崖墓流行之时,恰逢中原向西南部、毗邻印度的迅速殖民化。 因此,崖墓被视为汉代西南彝文化、中原文化、印度文化特殊交流时期的一个剖面缩影。 中国建筑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抗战时期的西南崖墓进行了广泛的考察,重点对彭山崖墓进行了发掘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崖墓空间的测绘和图像学的解读。 由此看来,崖墓最初的建设设想了怎样的空间原型? 生者、祖先、神灵如何沟通? 您及时得到了哪些技术支持?

报告3.2:“沙湖记录”的重新解读——武昌东湖景观建设的现代视野

万茜,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1975年出生,1993-1998年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1998-2001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2002-2005年博士

摘要:清末民初,任同修撰写《沙湖志》,进行沁园建设。 在《沙湖志》中,任同表达了他对武昌东湖景观系统的规划和设想。 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沙湖志》中历史地理信息的价值较低。 然而,通过对任同《沙湖志》中相关《沙湖风景区综合图》的研究,结合对1900年以来武昌城市形态变迁历史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到对任同基于景观环境的整体文化景观建设的武昌东湖构想的另一种解读,对理解当今武汉的城市景观设计有所帮助。

报告3.3:武汉“山林地”私家园林的现代化改造

赵继军,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风景园林系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园林史。

摘要:《原野》第一章《相地》将“山林地”排在第一位,认为“园地是最美的山林”。 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素有“一城河半城山”之称,为“山林地”园艺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武汉传统的“山林地”私家园林不仅具有传统“山林地”造园的一些共性,如登高、达远,而且还表现出许多与当地人文历史相关的特征,如“吸纳江河”的主题、表达“英雄”的情怀(如艾园)。 但这些园林要么在近代之前就倒塌了,要么在近代之初就被淹没了景观设计论文摘要,未能在现代政治社会背景下改变和创造新的园林。 在近代的武汉,也出现了以“山林地”为基础的私家园林。 与造园传统相比,仍具有晚晴时期的山水意蕴; 民国时期,“山林地”园林数量锐减,“近宅地”园林数量激增(如杨森园)。 如伊洛迦山、东湖附近的曹家花园)。 武汉“山林”私家园林的现代改造具有浓厚的务实倾向。

报告3.4: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的测量与行为研究

翟宇佳吉祥物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与农学学士,城市规划工程硕士(景观方向),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博士(景观方向)。 研究方向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建成环境与健康行为、居民日常游憩行为、空间句法理论(Space Syntax Theory)、GIS、沉浸式虚拟环境系统(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的分析与测量。 在《风景园林》、《中国园林》、《城市林业与城市绿化》、《景观与城市规划》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摘要: 分析和测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特征是定量认识城市环境和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 本研究引入了多种定量模型来分析和衡量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和城市景观领域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 包括建成环境的“3D”和“5D”模型、空间句法理论、与步行行为相关的城市设计质量模型、建成环境特征分析模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公共游憩空间评价体系、步道评价体系等。对这些模型涵盖的维度和指标项、应用规模和领域进行分析,为模型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提供指导。 同时,利用一些量化指标对城市公园使用者的空间和行为分布进行分析,探索受使用者欢迎的城市公园的设计特征,以及能够促进使用者身体活动的公园设计特征,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报告3.5:活跃城市绿色纤维——基于服务绩效导向的建筑环境绿道规划设计

周聪慧,博士景观设计论文摘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系讲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国际会员。 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棕地恢复机制及景观重建策略。 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 博士阶段赴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设计系联合培养,并为罗马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完成景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10余项。 撰写学术专着1部,参编国外学术专着2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学和学术成果多次获得部、省级奖励。

摘要: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问题的加剧,限制城市空间扩张、盘活和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已成为当前规划热点。 建成环境中绿道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重要载体,还可以为连接城市空间、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创造一系列机遇。 然而,由于建成环境中的约束条件众多、作用方式复杂,在绿道选线布局和设计过程中,实现服务性能最大化并不容易。 报告人通过介绍近年来主持的垂直科研项目的成果以及在三个不同规模的绿道规划设计实践项目中的应用,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90周年纪念专辑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