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教程 > 排版设计教程-说说教材的布局——以一年级数学单元《理解与6到10的加减法》为例
2024
02-17

排版设计教程-说说教材的布局——以一年级数学单元《理解与6到10的加减法》为例

课本俗称教材,但实际上是学习材料。 有时我们简称它们为教科书。 数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统一教材。 它们是学生获得数学“四基础、四种能力”和“三会十一个核心”的重要载体。 它们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媒介。

教材编排是指将文字、图片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排版设计教程,有序地放置在版面上,使所组成的版面主次分明、协调、美观、易读、实用。

自2022年插画风波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减少了大量插画,版面细节也越来越用心。 虽然可能很快就会面临更换全部教材的新局面,但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事的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他们也希望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受益,即使这只是一个会话。 比如我之前在班级群里分享过一段小学数学23版和22版对“10”理解的一小段教材的对比。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发现其中的差异。

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本实际上就是一本练习册。 我想大多数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在使用课本时直接在课本上书写。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的编排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理念就是将教材的核心价值转移到学生的教用上。教材,即:将教材更多地定位为“学习材料”,从而赋予教材更多的价值、功能和意义。

现在,我们就以一年级数学单元教材《从6到10的理解与加减法》的编排为例,探讨一些改进建议,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10的分解和组合排列从6的“从大到小”顺序过渡到7的“交换位置”顺序。8、9、10如何继续使用“交换位置”,这是什么课本上说“看到”对于每种除法,你能想到其他的除法吗?”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合并结果与合并顺序无关,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但无论是教还是学,我们不仅要“想”,还要“写”。因此,建议教材的布局应刻意留白,以便于操作。要么重新排列一组空白,要么重新排列一组空白。让学生自己写,或者直接按原作文写。下面留两个方框,体现“学习”的过程。同时,对于“几种”的问题,要么把“几种”改成括号“( )”,或者故意在题后将“()种”留空,这样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

这类题在本单元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它用于巩固组合和添加。 学生喜欢这类问题吉祥物设计,但是如何实施呢? 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不只是要求学生说话。 显然,教材的指导也需要写。 虽然课本标题旁边的空白足够写作,但它不像排版时的空白那么正式表情包设计,而且如果课本留白,孩子也会更加注意,写得更好。

如果这个问题用得深入排版设计教程,“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够半节课了。 如果拓展到“被减数不变”的情况,估计这题就可以成为一类了。 当然,如果只是随口说说,很快就过去了。 此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如何表达“发现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需要思考和时间。 学完之后,如果没有在学生的课本上留下痕迹,那就有点遗憾了。 毕竟“亲眼看一遍,胜过亲眼目睹一千遍”。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画箭头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而且写得也比较少。 还清晰可见,排版时只需稍微加大行距和两组题之间的间距,就能方便学生的学习。

10年加减法教材的编排由原来的“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再次体现“加法的结果与数无关”。添加顺序。” 然而,格式化教材的老师可能没有想到,这道题会有大量的学生出问题。 如果学生把1和9写在上面,他们只需交换位置,在下面写9和1即可。 如何避免陷入陷阱? 方法一:添加虚线将它们分开; 方法二:将两题的上下布局改为左右布局。 如下:

另外,我们对比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师大两个版本的版式:

第一名:整理10的减法练习。

为了防止学生动脑子直接按顺序写数字,两版教材一致采用了打乱减法顺序的方法。 但人教版是“真乱”,北师版是“假乱”。 后者有利于深度。 探索课本中隐藏的思想,北师版确实整理得很好,包含了两个与0相关的计算。

第二部分:整理加减运算。 哪个版本的教材更有利于实际发生的学习? 我已经完成了 132 张算术卡,但是我应该在何时何地对它们进行排序呢? 用卡片整理需要多长时间? 完成后还需要做什么? 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需要考虑。 看来,北师大教材的编排更贴近教与学,更具可行性。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