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7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统计数据汇编》显示,全国有近2.5万家单位提交了年报数据。 通过对这些单位2017年勘察设计收入指标进行排名,评选出《2017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勘察设计收入50强排行榜》。上榜前10名企业按行业划分,其中铁路公司4家市级企业2家,建筑、电力、通信、核工业各1家,其中,拥有工程设计、勘察双重综合甲级资质的企业7家;北京市注册企业数量最多,数量高达3个,湖北、四川、天津、陕西、上海、广东、浙江各有1个。那么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看看这些大佬们的风采吧!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四院)始建于1953年建筑设计院全国排名,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是国家大型综合勘察设计研究咨询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为世界500强企业。 ,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国铁建集团公司国有全资子公司。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设计、勘察双重综合甲级资质。 铁四院积极投身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承担了新中国铁路建设三分之一的设计任务。 是我国铁路勘察设计龙头企业,创建并创立了高速铁路、现代火车站、水下隧道、城际铁路、城市铁路、磁浮轨道交通等“六大核心品牌”; 拥有路网规划、铁路枢纽、复杂山地铁路、重载铁路、铁路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四电一体化等“六大核心品牌”、“八项成套技术”。建立了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监理咨询、海外工程、资本运营、房地产、高端制造等七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人才队伍:现有员工46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0余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国家监理大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其中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专家60余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9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0余人,各类注册专业1000余人资格。
科技实力:铁四院始终坚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水下隧道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铁路轨道安全服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人事部批准实验室。 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
所获荣誉: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软件奖、优秀标准设计奖600余项,拥有有效技术专利600余项。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直属设计企业,是中国移动四大研发机构之一的“网络规划设计优化研发中心”。 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历经邮电部北京设计院、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中国邮电设计院、北京邮政局2001年,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计院、北京移动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正式划转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业务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国家A级咨询勘察设计单位,具有承担各类规模信息通信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与评估、通信信息网络集成、通信办公建筑及民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资质; 具有电子通信广播电视行业(通信工程)甲级资质、电子系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 具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一级资质; 具有承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投资咨询评估资格; 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可承接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人才团队:公司现有员工40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0%以上。 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200余人。 公司成立以来,拥有一批信息通信行业知名专家,其中国家设计大师5人,获得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
科技实力:逐步向全面“数字化”设计演进。 先后完成了大量国家通信骨干网项目和新技术首个项目的设计任务,主要包括TD-SCDMA项目、TD-LTE项目、NB-IoT项目、2008年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点项目项目。 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发布国家标准20余项、通信行业标准160余项。
荣誉:荣获国家优秀设计奖和优秀咨询奖100余项,各类部级优秀奖600余项,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局评为北京市首批科技咨询“公信力”委员会及北京科学技术咨询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等
3、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前身为铁路第二勘察设计院(简称铁二院),成立于1952年,总部设在成都。 中铁二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之一,两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
业务发展:2017年设计营业收入57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约8亿元。 作为国内首批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八家企业之一,可承担中国工程设计行业分类表中全部21个行业的相关业务,同时还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 2009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评估咨询机构。 是国内铁路行业勘察设计企业中首家获得建设部颁发的公路勘察设计“四甲”资质证书的企业。 成立60年来,中铁二院从一家勘察设计公司发展成为集勘察设计、总承包、海外工程、工程监理、工程咨询、投融资、房地产、国际教育培训、产品产业化。 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企业集团。
人才团队:公司现有员工6000余人,其中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省部级以上各行业知名专家200余人等教授级高级职称270余人。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700余人卡通人物,中级职称人员2000余人,各类注册职业资格人员600余人。
科技实力:2006年5月,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成立。 共招收博士后10名,其中6名博士后顺利完成科研任务离站。 在站期间,博士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篇,其中EI检索12篇,获得国家专利13项。 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在中铁二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是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核心业务部门。
组织架构:中铁二院拥有19个设计研究院、23个全资子公司、9个合资企业、20个国内运营机构、29个境外运营机构、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研发中心和1个国际教育与科研中心培训中心。
4、中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CRCC,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唯一的勘察设计公司。 主要从事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咨询、监理、项目管理等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具有工程综合设计资质甲级证书,是国家发改委认可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评估咨询机构之一。
业务发展:2017年设计营业收入45亿元吉祥物,工程总承包收入约30亿元。 具有工程设计、勘察综合甲级资质。 累计勘察设计铁路里程超过4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一。 勘察设计高铁里程7500公里,设计大型综合交通枢纽18个。 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参与了35个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和预研工作。 承担了15个城市47条线路的勘察设计总承包和总体设计总承包任务。 先后承担了200多项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铁路“走出去”政策的实施,公司国际业务取得长足发展。
人才队伍:员工46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0余人,国家勘察设计大师6人,省勘察设计大师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政府特殊专家8人省部级以上专家10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7人,高级工程师1544人,各类注册执业资格600余人。
科技实力:主编《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24项,拥有有效专利382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 ,注册软件著作权158项。 在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监测检测、综合勘探、航测遥感、三维(BIM)技术、无碴轨道、优质桥梁、沉降变形控制、振动与振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降噪、勘察设计方法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京沪高速公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京津城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项目41项,工程咨询成果23项。
5、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一院)成立于1953年,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大型综合铁路勘察设计单位。 全资子公司。 企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百强行列。 铁道一院坚持立技所、创新强院。 研究院成立以来,已设计建造以西部铁路网为代表的铁路4万多公里,承建高铁6000多公里,成为高铁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设计 。
业务发展:铁道一院业务范围涵盖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房地产、资本运营、综合物业开发等全流程、全产业链20余家拥有多项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甲级资质证书。 铁一院城市轨道综合设计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承担了全国3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业务,涵盖地铁、轻轨、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磁悬浮; 已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了20余项旅游轨道交通研究设计项目,成为“交通+旅游+N”模式的引领者。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在周边40多个国家承担了2000余公里铁路、公路、地铁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和监理任务走向世界,逐步向国际高端咨询领域转型升级。
人才团队:铁一院现有员工4000余人,其中有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理事会。 省部级人才110余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1750余人,注册工程师1200人。
科技实力:研究所成立以来,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900余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9项。 拥有专利技术5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440多项,荣获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奖项10余项。
所获荣誉: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业争先先进党组织、全国厂务公开先进集体、全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合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拥有全国十佳自主技术创新企业、全国工程勘察、岩土行业诚信单位等数百项荣誉称号。 积极履行中央企业责任,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抗震救灾的通知》 荣获陕西省“A级纳税人”、“陕西省诚信纳税百强企业”、“陕西省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陕西省“扶贫优秀单位”。 目前正朝着建设一流强院、一流国际工程公司的宏伟目标迈进。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市政总院)成立于1954年,从事规划、工程设计咨询、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 2008年获得首批国家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 2010年完成公司制和集团化改革。 2012年,总院资产整体注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市。
业务发展:2017年设计营业收入32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41亿元。 具有工程设计、勘察综合甲级资质。 坚持“全国化、全流程”战略,聚焦重点,优化“1+4+10”市场布局,先后在上海以外设立26家分支机构,实现重点城市实体分支机构全覆盖,来自上海以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大力发展EPC总承包业务,将核心技术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懂设计、懂管理的EPC团队优势,用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打造EPC总承包品牌具有市级综合医院的特色。 EPC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 积极走出去,先后承接了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喀麦隆、安哥拉、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的项目。
人才团队:上海市政总院现有员工4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上海市领军人才9人、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9人、4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待遇。 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0余人,上海晨星1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高级总工程师林元培被授予小行星永久名称。 下设管理部门9个,设计(研究)机构17个,投资子公司21个。 设有院士工作室、大师工作室。 博士后工作站具有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是上海市科技星计划C类资助依托企业。
科技实力:坚持科技创新,历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9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17项。 1000余项勘察、设计、咨询、规划项目荣获各类奖项,申请专利1600余项,已授权专利800余项。 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勘察设计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在现代大型桥梁、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道路设计、水处理技术集成、水资源综合利用、大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高速磁浮工程等方面形成了22项核心技术,并已投入工程实践。 拥有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总院技术中心建筑设计院全国排名,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0余项,为国家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所获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突出贡献”金杯企业、上海市企业创新文化“十佳”品牌、上海市员工最满意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企业诚信建设奖等荣誉称号。
7、广东博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博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精英建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前身为广东省顺德市碧桂园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建筑设计院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设计机构碧桂园集团旗下的业务合作伙伴。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力求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建筑产品来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设计方针实施“发展高新技术,争创名优设计”的名牌战略。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设计与施工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园林绿化工程乙级资质、市政行业道路工程乙级资质、工程勘察、岩土工程乙级资质等。完成国内外大型项目设计200余项。 特别是近年来,年均完成设计任务和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规划面积超过3万亩。 近年来的主要设计作品有:广州凤凰城规划及其全部建筑设计项目、广东乡村花城规划及其全部建筑设计项目、广东假日半岛规划及其全部建筑设计项目、长沙威尼斯小镇规划及全部建筑设计项目、广州碧桂园规划及全部建筑设计项目、华南碧桂园规划及全部建筑设计项目等,规划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且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人才队伍:目前研究所设计人员约86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95%。 现有国家注册建筑师13人,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30人,注册城市规划师12人。 、注册设备工程师18人。
所获荣誉:2018年新晋“RCC中国十强民营建筑设计企业”。 公司是全国建筑行业综合实力强、技术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设计公司。 科研型企业。
组织架构:专业配置齐全,主要包括产品研发中心、规划院、建筑设计综合一、二、三、四所、供热空调工程设计室、装饰设计院,同时,为了配合碧桂园集团区域项目的发展,还成立了沉阳设计分公司、安徽设计分公司、长沙设计分公司、武汉设计分公司。
8、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华东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院”)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电建集团特级企业。 华东研究院总部设在杭州,在四川、重庆、云南、福建、安徽、江西、西藏、深圳、舟山、山东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在亚太、欧亚大陆、东非和南非、中西非、美洲、中东和北非设有分支机构。 有六个地区总部。
业务发展:2017年设计营业收入31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107亿元。 具有工程设计、勘察综合甲级资质。 华东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勘察设计院之一。 是国家大型综合甲级勘察设计研究单位。 业务范围包括水电、水利、风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筑与园林工程、交通与市政工程、环境与生态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务、海洋与生态工程等领域。水利,我们努力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工程公司,能够为项目全过程提供智能化服务。
人才队伍:华东院现有员工3700余人,其中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持有各类国家注册职业资格证书1800余人。
科技实力:华东院注重用信息化驱动技术和管理创新,拥有国际一流的工程数字化业务能力。 自2004年率先开展三维数字化设计研究与应用以来,研发出国内首个“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 2013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全国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截至目前,华东院已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00余项,拥有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300余项。
获得荣誉:中国工程设计企业20强、中国承包商80强、中国综合勘察设计单位100强。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流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浙江省首批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称号。 企业、浙江省一带一路示范企业、浙江省国际工程示范企业等
9.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各兄弟单位的全力配合下,依托原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第五研究院的主营业务和骨干力量核工业设计院、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was reorganized and restructured in December 2007 with technical backbones engaged in nuclear power work and related majors. The company is one of the key military protection units identifi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It is the only engineering company in my country with R&D and design capabilities in nuclear power, nuclear chemicals and nuclear fuel, and the most complete professional equipment. Relying on the company's rich engineering experience and strong technical force accumulated in the field of my country's nuclear industry over the past sixty years, the company will take nuclear military industry, nuclear power, nuclear chemical industry and nuclear fuel R&D and design as the leader, with general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as the core, and strive to make the company Build a first-class engineering company with strong R&D and design capabilities, stro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stro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strong lea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strong business efficiency creation capabilities, and strive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engineering company by 2020 and a world-class one by 2030 of nuclear energy engineering companies.
Business development: It has the only comprehensive Grade A qualification in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covering all 21 fields). The company's business scope covers nuclear power preliminary planning, feasibility studies, project consult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engineering design, equipment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mmissioning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services, bidding agency, personnel training, etc. The company has successively undertaken nuclear power projects such as 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Project, Qinshan Nuclear Power Expansion Project (Fangjiashan Nuclear Power Project), Hainan Changjiang Nuclear Power Project, Jiangsu Tianwan Nuclear Power Project, Liaoning Xudabao Nuclear Power Project, Hunan Taohuajiang Nuclear Power Project and 821 General contracting work for the plant's radioactive waste treatment project. At the same time,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liminary demonstration work of all nuclear power site selection and proposed projects within the group; he is responsi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sign work including spent fuel reprocessing, radioactive waste treatment, and decommissioning of nuclear facilities; he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nuclear reactor fuel element production line, nuclear materials and nuclear facilities of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design of component production lines, nuclear equipment integration and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lent team: There are more than 5,300 employees. Among them, there are 2 academicians, 2 national and design masters, 3 nuclear survey and design masters, 337 researcher-level senior engineers, and 1,209 senior engineers. There are more than 700 people registered with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18 people enjoy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Currently,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ccount for 91.3% of the company's total number of employees, covering more than 70 major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company is the earliest unit engaged in nuclear power research and design in my country. From technical support to introduction/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dependent design to independent knowledge brand, the company has gradually realized the "fourth level jump"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million-kilowatt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my country. ". At present, the company's simultaneous R&D and design tasks include the R&D and design of the third-generatio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Hualong One (HPR1000) and ACP100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AP1000 third-generation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and the R&D and design of the fourth-generation fast reactor , as well as research on key topics of fission-fusion hybrid reactors.
Honors received: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07, the company has successively won the "Top Te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survey and design industry for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82 National Advanced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Enterprises by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Advanced Collective of Central Enterprises" by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Title" and other honorary titles. At present, it has won a total of 2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at th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or above, including 1 special prize, 25 first prizes, 67 second prizes, and 118 third prizes. A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nuclear power, nuclear chemistry and nuclear fuel have won national and group compa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New technologies, new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sealing" won the second prize of the 2010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Independent design and technology of million-kilowatt nuclear power plants" A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cluding "Innovation" won the first prize for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10.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01599.HK) is a technology-based engineering company that provides professional services for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mpany was formerly known as th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58 to provide design and survey services for Beijing Subway Line 1, the first subway in China. In October 2013, it changed its name to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and was successfully lis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on July 8, 2014.
Business Development: Possesses dual comprehensive Grade A qual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urvey. The business scope covers urban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s,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s,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bridges, roads and other fields, providing customers with pre-project consulting, planning,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general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system integration, project evaluation, economic analysi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and high-quality whole-process services. The company's business covers more than 60 cities in China, with branches in more than 50 cities, and extends to overseas markets such as Angola, Vietnam, Russia, Pakistan, Kazakhstan, Mozambique, Ethiopia, and the Maldives.
Talent team: There are more than 4,600 employees, including 1 academicia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nationa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master, 8 experts enjoying special allowance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10 Beijing millionaires, and more than 800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 more than 500 registered personnel of various types, and nearly 3,500 personnel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or abo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t has the first academician expert studio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led by Shi Zhongheng,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joined by many academicians. It took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three maj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the Beijing Rail Transit Structure Center, and the Rail Transit Energy Saving Center, to create a first-class domestic new technology innovation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latform. The main formulation unit of national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design specifications, chief editor of "Subway Design Specifications",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ndards",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s", "Urban Rail Transi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Specifications", "Urban Rail Transi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Specifications", "Urban Rail Transit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Code", "Light Rail Transit Design Code", "Shield Tunnel Engineering Design Code" and other 12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it has more than 100 patented technologies and has obtained major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awards. More than 300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en.nuanque.com/jianzhu/12137.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wen 于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 发表
- 文章或作品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资源共享、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