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计比赛 > 大学生米兰设计比赛-竞赛| 2023年第七届米兰设计周
2023
11-05

大学生米兰设计比赛-竞赛| 2023年第七届米兰设计周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16年至2019年联合发起并主办,旨在借力每年举办的国际知名设计行业盛会米兰设计周和米兰国际家具展的契机在意大利米兰。 搭建国际交流学习平台,展示全国高校设计师生水平。

本次活动面向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征集作品。 该展览每年举办一次。 截至目前,已有1200余件优秀作品在米兰设计周上成功展出。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主题竞赛活动连续入选《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名单》作为竞赛项目。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以以赛促展、以展促教、以赛展联教学的指导思想。 旨在促进我国设计学科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提供国内优秀人才。 为设计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国际化、高标准的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从而促进我国设计教育的交流和进步。

一、竞赛目的:

促进国内外高校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发展,为全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2. 参加者:

(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以及在校并毕业五年以内的硕士生、本科生和进修生。

(二)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在校并毕业五年内的本专科学生。

(3)高校教师群体:高校在职教师及聘任的行业导师、兼职教师等。

(4)专业设计人员。

(注: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组分别进行评审

3.参赛类别:

(一)特邀地点:

组委会特邀业内知名专业设计师和学术界双师型教师参加邀请展单元。

(2) 命题竞技场:

①红色文化创意; ②乡村振兴; ③城市形象; ④ 国际教育; ⑤ 主题形象等

组委会每年都会发布赛场限定主题大学生米兰设计比赛,接受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设计命题,并按照命题要求进行设计创作。

(三)非命题比赛场地:

任何不受主题限制的个人设计和创意作品都可以接受。

4、作品类别:

(一)作品创作类别:

(一)作品创作类别

①视觉传达类

② 产品设计类

③环境空间类别

④ 服装设计类

⑤数字媒体类

⑥ 工艺品

⑦ 传统艺术类

⑧ UI设计班

⑨ 虚拟IP设计课

⑩数码摄影

(二)学术论文:

① 设计理论研究

② 设计教育实践

③ 探索设计前沿

五、大赛亮点

1. 国际化

依托米兰设计周国际平台卡通人物,对接国际高水平展览,持续推荐具有东方设计美学的中国大学设计师生的优秀作品登上国际舞台。 旨在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展示优秀作品,推动中国设计行业创新发展。

2. 学术

大赛注重学术交流和互动。 牵头评选学术论文,积极推荐高水平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持续策划学术论坛,搭建交流平台,设计新领域的新理念、新交流。

3、专业性

以大赛为平台,联动行业知名设计师、高校设计学科师生、知名企业品牌大学生米兰设计比赛,开辟特邀竞赛场地,形成融学术界的交流平台和工业。

4、公益事业

大赛开辟了红色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城市形象等公益主题赛道,关注社会发展。

六、赛程及赛制

一、活动日程

(一)比赛开始

2022年9月:学校管理员注册、参赛者注册

(二)网上报名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巡回演讲、提交参赛作品、命题竞赛评审

(三)省级竞赛评审

2023年4月-5月:省赛评审、省赛获奖信息发布及系列活动

(四)全国竞赛评审

2023年5月-6月:全国大赛回顾及系列活动

(五)系列活动

2023年7月-8月:全国大赛获奖信息发布、大赛系列活动

(注:命题曲目的截止时间有所不同,详情请参见官网要求)

2、评审规则

分级评审形式:校赛、省赛、全国赛三级评审。

(一)学校竞赛评审(提交作品的学校集中,通过校级评选评选出作品,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二)省赛评审:组委会选派评审专家进行跨地区交叉评审,评选出省一、二、三等奖。 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各省赛区参赛作品总数的35%(一、二、三等奖原则为(6%、12%、17%)。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省赛二等奖推荐进入全国赛,部分三等奖将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进入全国赛,各分赛区根据当年提交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提交一份申请创意作品类优秀奖比例,报大赛组委会审核确定。

(三)全国赛评审:组委会选派全国知名专家对参加全国赛的创意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全国大赛获得等级奖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全国大赛入围作品总数的10%(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3%、5%)。 全国比赛不设优秀奖。 组委会为省赛颁发电子证书卡通形象,为全国赛颁发纸质证书。

三、评价标准

各类别参赛作品将由评审专家按照创意30%、技术30%、美观30%、标准10%等指标进行评审,并根据各(系列)作品的最终得分颁发相应奖项。

4、作品宣传

(一)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米兰设计周大学生设计展)进行公示。 公示期为5天。

(二)公示期间接受公众监督和举报,并实名提供可信的举报证据,否则不予认可。

(三)组委会收到报告后,将及时进行核实。 如经查实作品确实存在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将取消获奖资格。

(*组委会受理举报专用邮箱:)

七、参赛须知

(一)作品内容:不得含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含有与性别、宗教有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由此产生的相关法律后果由参赛者个人(团队)自行承担。 ); 严禁抄袭。 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获奖资格,并收回获奖证书(奖金); 如因作品产生版权纠纷,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团队)承担。

(2)提交必要文件:作品信息表(在线填写准确信息、自动生成的承诺书和版权声明协议等)、作品创作文件(参赛作品)、作品展示海报(进入“下载区”下载海报模板和作品说明、平面图、效果图等排列在一起)。

(3)作品上不得出现学校名称、作者名称及其他竞赛标识。 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影响作品的评分。

(4)组委会将不予退还参赛作品,请妥善保存。

(5)同一作品允许以设计内容与呈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竞赛的多个类别,每个参赛类别只需分别提交作品和报名费。

(6)作品提交后,作者、指导老师等信息不得修改。 提交前请仔细核对信息。

(七)作者人数:创作作品作者不得超过3人(动态视频作品作者不得超过5人),学术论文作者不得超过3人。 指导教师人数不得超过2人。 (参赛作品及获奖信息将按照系统上传顺序生成证书,获奖信息原则上不予调整。)

8. 注册费

(一)命题赛:免收报名费。

(二)非命题赛:录像作品报名费为每件(系列)150元;

其他作品报名费为每件(系列)人民币100元。

学术论文参会费为每篇200元人民币。

(*报名费一般由参赛者所在单位承担。报名费将用于活动组织、组织审核、系统维护、云空间租赁、证书制作、活动推广、策展运营等)

九、组织架构

(一)指导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二)赞助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

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

国家产业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

(三)主办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湾区开放设计大学

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四)支持单位:

动画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建学科技有限公司

文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十、参赛流程 1、个人提交作品参赛方式:

1、在校师生: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个人参赛作品→上传作品→网上付费完成报名(命题类别无需付费)

2、设计师:在线注册→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作品→在线支付完成注册(命题型无需支付)

点击进入作品提交系统

2、单位(学校)如何集中提交参赛作品:

学校负责教师报名→组委会审核资质→师生个人报名上传作品→学校审核作品→学校提交作品→缴纳报名费完成报名

*学校负责老师进入大赛官网“学校报名”门户。 输入相关信息后,下载学校负责老师申请表,打印、填写、签字盖章、扫描,然后上传至“学校报名”系统。 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学校管理权限。

点击进入学校报名系统

注:报名费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学校)承担。 参赛个人(单位)在竞赛截止时间前提交参赛作品并缴纳参赛费,即表示报名成功,以免影响作品顺利评审。

大赛官方网站: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