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授权 > 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 观众-着火了! 中国文化产业首展为何如此“有看头”?
2023
07-04

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 观众-着火了! 中国文化产业首展为何如此“有看头”?

淄博传承了数千年的玻璃技艺,闪耀着历史文化的魅力。

郑州场馆利用裸眼3D技术,生动展示了以高浮雕拓片为代表的郑州文化,以及以少林寺、观星台、中岳庙、黄帝故里等为代表的古郑州,让观众身临其境在中原地区。 美丽的河流和山脉。

火爆全网的郑州IP《唐宫夜宴》也将在这里带来一场古色古香的精彩演出。 届时,您可以在深圳“梦回大唐”,沉浸在中原盛唐盛世之中。

此外,还有台湾主题馆,再现了台湾人露天摆桌的场景,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江苏展区数据库汇聚数千册图书文献,一键了解千年脉络; 云南展区将火爆电视剧《到一个有风的地方》的同一个场景,南国海岸吹起了悠闲的风。

海外展商带来的产品也让人眼花缭乱:

具有百年历史的捷克传统水晶品牌LUXERY GOLD带来的奢华黄金水晶制品、来自泰国的精美手工雕刻珠宝、来自土耳其展商的多彩原色玻璃灯、来自巴基斯坦的简约玉石摆件、来自泰国的创意啤酒杯德国……一切都是本土的。

泰国珠宝(左)和捷克水晶(右)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ip形象深圳文博会名副其实,势不可挡。

勇敢站在最前沿,文博会的“进化论”

事实上,深圳的文化产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流的。

然而,这座城市最擅长的是“无中生有”。 它不仅一亮相就惊艳世人,而且还在不断闪耀、不断进化。

例如,深圳高交会由荔枝节改制而成,创造了无数后世所熟知的科技创新传奇:腾讯获得首笔风险投资220万美元,朗科邓国顺被称为“科技创新之都”。 U盘之父,也参展成名。

深圳文博会创造了一个展览的传奇。

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名城”战略,举办了大型文化展览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 观众,即文博会。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文化部领导的肯定。 为此,它两次打破常规,采取特殊措施。

文化部首次提出担任主办方。 第二次,面对深圳的请示,文化部领导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召集相关负责人开会,立即对文博会进行了第二次升级。

此次备受瞩目的展会开创了市场化运作的先河。 由于人气太旺,提前一个月就被抢购一空,组委会不得不相互协调已售出的展区。

短短5天时间,近50万人次参加博览会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 观众,让深圳市文化局不得不花5万元购买门票,送给各省市文化厅(局)参观团。

深圳文博会诞生之初就是顶级盛会,之后不断攀登高峰。

此后,这个年轻的展览几乎每年都会取得新的成就,其演变速度令人惊叹:

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成为我国首个获得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

2007年,第三届文博会参加人数突破百万;

2010年,第六届文博会首次实现政府主办的“满座”,并延续至今,总成交额突破千亿;

2017年,第十三届文博会海外采购商突破2万人次;

2021年,第十七届文博会将写入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23年,即本届文博会,基于云的文博会平台参展商总数将超过6000家。

凭借文化产业这一强大引擎,2003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表情包设计,占全市GDP总量的4.73%。 到2022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600亿元,增长近20倍,占全市GDP总量的4.73%。 GDP达到8%。

用当时文博会组委会一位成员的话说,文化与科技、“高交会”、“文博会”,必将成为深圳在21世纪腾飞的翅膀。

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孵化文化明星企业,激发城市活力

借助文博会,深圳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灵魂”。 原本贫瘠的土地上,长出了一片高耸的文化雨林。

海纳百川,这是深圳最独特的城市气质。

这座城市自建立以来,就如同一个原子裂变场,形成了超强的辐射扩散能力。

对内,深圳以整个城市为展览馆,不断裂变成各个分场馆。

从首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唯一的分会场,到今年64个场馆齐飞,深圳整个城市已成为一座大型文化展览馆。

2004年首届文博会上,大芬油画村数千名画家在作画

未来几天,在深圳的任何一个街区甚至某个角落,你都可能迎面遭遇一场艺术盛宴。

比如观澜古墟作为今年新增的分会场,打造了全新的场景。 文博会展览期间,将上演绚丽的灯光秀。 “夜间购物、夜间娱乐”与文创、艺术、艺术展览、数字体验相结合,体现了古墟之美。

此外,还有大芬油画村,正在发展成为集商业、旅游、娱乐于一体的艺术街区,正在上演一场人工智能与原创作品的神奇较量; UTCP大学城创意园汇聚中澳文化创意节; “俄罗斯印象”主题艺术展在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学分会场举行……

对外,深圳文博会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裂变”反应。 很多城市早年都去深造,办起了文博会,遍地开花:

北京文博会、西部文博会、山东文博会、合肥文博会、义乌文博会等

不少城市以深圳为师,打造了一场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宴。

2009年,湖南某地市副书记在视察深圳文博会后发表了《一树花香满园》的文章,充满敬佩之情。 “自然资源匮乏的深圳,文化资源也比较贫乏。然而,缺乏‘硬资源’的深圳却敏锐地发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和创造力‘软资源’。”

厦门文改办检查后也强调了学习深圳文博会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努力解放思想。 借鉴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发展经验,对乌石铺油画村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油画城。

正如一位媒体人士所言,享誉全国的深圳文博会,其标杆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博会和文贸本身。

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凸显引擎作用

对于深圳来说,文博会不仅是展示国家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平台上,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交织,资源在这里优化组合,孕育了众多优质企业。

例如,丝路视觉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视觉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公司之一。 自2013年起参加国际文化博览会。

今年,丝路视界带来了联合字节跳动基于PICO互动技术的VR互动游戏《古书巡游》。 这是国内首款再现古代文献四大发现的沉浸式体验游戏。

借助国际文博会,丝路视界2013年营收2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亿元,年增长率20%-30%。

同样,大芬油画村、水贝珠宝产业基地也受益于进博会。 前者已是年产值45亿元的“中国油画第一村”,后者则聚集了2000多家黄金珠宝企业。 ,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基地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历史上,文博会多次发挥了突破经济低迷、提振消费的作用。

2009年金融危机下,深圳国际文博会人气上升,成交额接近900亿元,成为全国经济阴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2年,在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同比增长25%。

我相信今年也不例外。

2023年已过半,全国人民都期盼经济能有突破,以缓解消费低迷的压力。 深圳文博会就发挥着这样的关键作用。

当你看到文博会熙熙攘攘的人群时,你或许会对经济的提振更有信心。

结语

第十九届文博会首次推出数字门票“舞狮小水滴”。

通过区块链技术,该票证实现数字化溯源、转换、创建、查看、流通、应用、验证。 具有时间戳、可追溯、不可篡改、安全、便捷、环保等特点。

这种独特的做法只是深圳文博会“文化+科技”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

想让一滴水不干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流入大河。

深圳文博会是一条由数以万计闪亮的小水滴汇聚而成的大河。 这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未来还将继续流向世界,让世界惊叹,激发源源不断的活力。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