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祥物 > 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怎样购买-《2023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正式亮相,6200万年前的小可爱
2023
11-21

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怎样购买-《2023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正式亮相,6200万年前的小可爱

2023年央视春晚吉祥物为“兔圆圆”。央视供图

鼠兔头骨化石。照片由Ancient Spine提供

模型鼠兔修复图。图片由Ancient Spine提供

(神秘地球)据中国科学报(胡敏琪)报道:毛绒绒的外表、活泼治愈的可爱、层次分明的大眼睛、“万物皆有灵”的东方表情……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兔子圆圆”正式亮相。 这也是春晚40年历史上第一个融合了无数观众喜好,通过系统细致的大数据研究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

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可爱的小可爱,那就低估它了。 “兔子圆圆”真正的门道隐藏在它标志性的四颗门牙里。

它们取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科学家发现的“安徽模式鼠兔”化石的生态修复图像,是一个典型例子大约 6200 万年前的“兔子祖先”。 这些特征还暗示了过去 300 年来兔类研究中一个经典科学问题的重要线索。

属兔和属鼠是同一家族的吗

生活中,每当我们看到兔子的时候,它们总是一副忙碌的样子,一直在咀嚼食物。 这是因为兔子的门牙会继续生长。 如果牙齿不能完全磨牙,门牙就会迅速向外生长。 门牙过长会使兔子的嘴唇无法闭合,使其无法正常进食,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对于兔子来说,他们一生都在磨牙。 对于科学家来说,这对于门牙来说也非常重要。 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谦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是兔子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标志性特征。

然而,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兔子和老鼠之外,兔子和老鼠的门牙是一生都在生长的。 因此,兔子和老鼠一直被认为是密切相关的。 李谦提到,早在1735年,现代分类学创始人、博物学家林奈就将兔子和老鼠并列为啮齿类动物。

“直到200年后,一些科学家才开始指出兔子和老鼠门牙形状的差异。而且,兔类动物的上颌大门牙后面隐藏着一对小门牙,这显然比啮齿动物要复杂。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两者之间更多的差异,并得出了兔子和老鼠没有亲缘关系的结论。

这场争论持续了近100年,也引发了兔类动物研究史上的一个经典科学问题:在生命进化史上,兔子在哺乳动物家谱中处于什么位置?

“寻根问祖”是古生物学家的专长。 如果你想知道兔形目动物是如何起源的,以及它们是否与啮齿类动物有关,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化石中寻找线索。

模型鼠、兔子和东方鼠生来同“根”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在华南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红层”考察,在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亚洲特有的哺乳动物类群。 这也提供了探索啮齿动物和兔类动物起源的机会。 。

20世纪70年代,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在安徽潜山同层(古新世早期,距今约6200万年前)发现了多处重要的头骨化石,其中含有大型门牙。 。 经中国古生物学家、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奎先生研究,将它们命名为安徽模式鼠兔和东方鼠鼠。

第一次看到安徽模型鼠兔标本时,“眼睛火热”的李先生幽默地自言自语:“兔子?兔妈妈?” 后来,经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李老师发现安徽模式鼠兔的特征与兔子非常相似,推测它可能是兔形目动物的祖先。 东方鼠可能已经具备啮齿类动物特有的“啃咬”功能,接近啮齿类动物的祖先类型。

“更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互交织的特征。兔子和老鼠的祖先类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谦补充道。

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兔类和啮齿动物的起源都在安徽潜山找到了各自的“根源”。 有人戏称,这确实说明了“鼠兔和兔子都是一家人”:连最古老的化石都保存在一起。

1980年,李先生带着他对模型鼠兔、兔子、鼠鼠的研究成果参加了在美国匹兹堡卡内基博物馆举办的“啮齿动物起源国际学术会议”。 当时他提出“鼠兔与兔子同源”的观点,引起轰动。 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之前,古生物学家主要从化石的形态特征来判断生物类群的亲缘关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证据越来越丰富。

2005 年,阿舍尔等人。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他们将化石和现存兔形目动物的形态特征数据与分子生物学数据相结合,发现在新生代早期,兔形目动物的祖先类型正是与啮齿类动物一样,它们与其他胎盘动物有所分歧。 这项研究也得到了2013年大数据矩阵分析结果的支持。兔类和啮齿类的祖先群体直到新生代初期才以姐妹的身份分开,各自走上了独立的进化道路。

至此,“鼠与兔同源”的结论已经得出,关于兔子起源的争论也终于落下帷幕。

《兔圆圆》=中国科普故事+中国传统文化

李传奎先生在帮助兔子寻找祖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安徽模式鼠兔外,1965年,他研究了我国北方始新世兔类化石,其中包括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兔类——漯河鲁氏兔(距今约4600年)-4300万年前); 2007年,他和团队在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了远古道森​​兔(距今约5300万年)。 兔类中的兔子打破了漯河兔的年龄记录,被授予“天下第一兔”的称号……

正是因为李先生和其他老一辈古生物学家带领的研究团队几十年来奔波在祖国的大山和戈壁滩上,一步步填补了空白,才使得我国拥有近乎完整的化石。兔子进化的证据。

不得不说,2023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寓意和美好,也让中国科学家的杰出科研成果和顽强的科学精神熠熠生辉。 (原标题:6200万年前的“小可爱”要上春晚了)

相关:“兔圆圆”过年! 2023年总站春晚标志及吉祥物官方公布

(神秘地球)据央视新闻报道:猫门紫气诞生,兔年喜迎新春。 12月22日,以“盛世中华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发布官方标识及吉祥物形象“兔圆圆” 。

你心目中的兔年春晚吉祥物是什么样的? 在收集了无数观众的喜好,并进行系统细致的大数据研究后,可爱又柔软的“兔子圆圆”诞生了! 活泼可爱、明亮的大眼睛、“万物皆有灵”的东方表情……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互联网大佬完成原创配方的春晚吉祥物IP数据分析。

提到“兔子圆圆”,我就想到了2023年春晚的主视觉标志。 从“兔圆圆”向上跳跃的姿势定格,也是书法草书“卯”字的奇幻变异。 整体设计充满奋发新征程的气势和精神优雅的力量。 凸显了汉字既是文字又是绘画的独特美感,诠释了“兔年向上”的寓意与希望,寓意无限。

寓意“安徽模型鼠兔”

《兔圆圆》=中国科普故事+中国传统文化

吉祥物“兔圆圆”不仅体现了基于大数据研究的整个互联网受众的喜好和期望,还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寓意和美好。 还创造性地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安徽模型鼠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兔类动物。 它生活在62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早期。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创奎先生发现并命名的。 该化石现藏于中国古生物博物馆。 李传奎等老一辈古生物学家几十年来带领科研团队深入祖国的深山戈壁,一步步填补空白,使我国拥有了近乎完整的兔子进化化石证据。 “兔圆圆”标志性的四门牙取自“安徽模型鼠兔”化石生态修复形象的典型特征。 专家表示,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兔子,也是体现中国科学家探索精神的中国白兔“始祖”。

寻找传统色彩

草书既是书又是画,吉祥兔变身书法字“毛”

《兔子圆圆》不仅充满了广大观众的喜好和期待,也充满了艺术家的创新创意。

吉祥物“兔圆圆”的设计由关山月美术馆首席设计师、馆长陈祥波先生与春晚视觉设计团队共同打磨,历时四个月完成。 整体形象以中国白兔的基本特征为基础,融入中国传统工笔美学风格,采用3D建模技术完成。 竖起的耳朵、微扬的头、挺起的胸膛,无一不展现出奋发进取的精神。

一片吉祥红,吉祥兔化作草书。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和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标志设计者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怎样购买,2023年春晚标志总设计师顾永江结合吉祥物“兔子圆圆”的姿势,定格了腾空而起的瞬间。 从中国书法艺术的草书形象中,一个新的“毛”字在静止中幻化为一个动人的人物——“毛”字形如门形,兔形向上跳跃,兔跳开迎春门,新的一年里轰轰烈烈、轰轰烈烈的工作新气象跃然纸上。

在吉祥物、春晚标志等主要视觉符号的色彩选择方面,2023年春晚的色彩体系和配色标准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军构建艺、春晚视觉设计团队。 中国人历来喜欢“取之自然”。 古人认为,只有从大自然中提取的原料才能制成的青、红、黄、白、黑等颜色才是纯粹的颜色。 俗话说“颜色不超过五种,五种颜色的变化是难以形容的”。 2023年春晚的色彩理念以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为基础,以主色为经,辅色为纬。 追求传统文化中柔和、淡雅、丰富的色调,编织春晚色彩体系的传承与创新之美。

随着吉祥物形象和春晚标志的正式发布,春晚的脚步也逐渐临近。 承载历史信息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兔圆圆”将在中央广播电视台《2023癸卯兔年春晚》的舞台上迎接除夕之夜!

相关:春晚吉祥物“兔圆圆”寓意“安徽模范鼠兔”。 这种化石有何意义?

(神秘地球)据新京报报道:12月22日,央视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子圆圆”正式公布。 “兔圆圆”标志性的四门牙取自“安徽模型鼠兔”化石生态修复图像的典型特征。 “安徽模式鼠兔”化石有何意义?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谦。

和现代兔子一样,“安徽模型鼠兔”有四颗上门牙

“安徽模型鼠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兔类动物。 它生活在古新世早期,距今约 6200 万年前。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李创奎先生研究并命名。

据李谦介绍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怎样购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开展大规模地质矿产调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负责我国南方红层调查。 这些大大小小的陆相盆地中蕴藏着广泛的古新世地层矿床,也蕴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 “安徽模式鼠兔”化石是在此次华南红层考察中发现的。 它发现于安徽省潜山盆地,于1977年首次研究和报道。

“安徽模式鼠兔”化石目前收藏于中国古生物博物馆。 这些化石包括部分头骨和左右下颌骨,保留了门牙和颊齿。

“它的上颌有前后两对门牙,前一对较大,并且一生都在生长。从嘴唇的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门牙中间有一个凹槽,上面有一个凹槽。后面紧接着有一对小门牙卡通人物,这些特征与现代兔子是一致的。“所以‘兔圆圆’的形象保留了两颗大两小四颗上门牙,就是源于这个特征。”她进一步解释说,模型鼠兔兔子和现代兔子的上门牙和下门牙一生都会生长,因此兔子需要不断地磨牙,防止门牙长得太快,影响正常进食。

“安徽模型鼠兔”是“鼠兔同源”的化石证据

兔是兔形目的统称,而老鼠是啮齿目中最大的科。 然而,在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提出了啮齿动物的概念,包括老鼠、兔子、鼩鼱等动物。 当时,大家都认为兔子和老鼠有亲缘关系。 然而进入20世纪,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兔子和小鼠不仅在上门牙的数量和形状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其他解剖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因此,有人提出兔子和大鼠没有亲缘关系。 正是因为没有关键的化石证据,这场争论持续了近100年,成为当时生物界的热门话题。

20世纪70年代,在安徽潜山盆地不仅发现了“安徽模式鼠兔”化石,还发现了“东方小鼠”化石。 “安徽模式鼠兔”更像是兔类,而“东方鼠兔”则具有很多啮齿动物的特征。 从化石来看表情包设计,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互交织的特征。 基于这些证据,1984年,李传奎提出了老鼠和兔子同源的观点。 后来,他还提出东亚是啮齿动物和兔类动物的起源。

我国拥有近乎完整的兔子进化化石证据

李传奎等老一辈古生物学家几十年来带领科研团队在祖国大地上一步步填补空白,使我国拥有了几乎完整的兔子进化化石证据。

李谦说,“安徽模式鼠兔”是整个兔类动物的祖先群体。 2007年,中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兔类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古道森兔”,道森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300万年前。 “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原始的兔类化石。在北美和欧洲,兔类化石的出现比5300万年前要晚得多。” 她说,“古道森兔”是介于“安徽模式鼠兔”和现代兔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当于这些链接完整兔类动物进化的化石证据。

因此,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生肖兔,更是体现中国科学家探索精神的中国白兔“始祖”。

最后编辑:
作者:nuanquewen
吉祥物设计/卡通ip设计/卡通人物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